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关于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

论文摘要:本着“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需求、农民受益”的原则指导,以“三个营造、四个建立”为措施,构建科学的建筑农民工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与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论文关键词: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构建

目前,建筑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全国建筑用工中90%的一线工人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建筑农民工中有90%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90%以上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在现行的建筑生产(支模板、绑钢筋、浇筑混凝土、砌筑结构、水电安装)模式下,农民工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一、建筑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那些不足建筑农民工10%的人所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多也只是临时的、短期的岗前培训。从目前现状看,全国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十分薄弱。虽然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日益重视,但基本还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和有效的实施方案。由于已经实施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培训和输出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量建筑农民工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面临很大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企业实行管理层和劳务层两层分离的企业组织模式。总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一般不带劳务队伍,企业农民工培训的责任难以落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面临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是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建筑企业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没有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总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不愿支付农民工培训资金,农民工自身支付培训费用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而现行的培训鉴定收费标准过高,严重超出了企业和农民工的承受能力。建设部预计,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转移每年仍将保持相当规模。当前技能培训环节的不适应,不仅减弱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建筑业的能力,也影响到建筑业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构建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社会要求

农民工的素质不仅决定建筑质量和安全生产,而且决定建筑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建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不仅对农民工的系统化、有序化管理提供对策,而且为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促进并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另外,加强建筑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的需要,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他们的文化、技术、综合素质也直接关涉所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出台、“阳光工程”的全面启动,使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全线铺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此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探讨,探索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建构,对于促进就业、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三、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

建筑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校、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而构建以“三营四建”为结构支撑的培训体系,将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农民工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并协调起来,通过可靠的保障和有效的机制与措施提高建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是指,在国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一必然趋势下,本着“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需求、农民受益”的原则指导,以“三个营造、四个建立”为措施,构建科学的建筑农民工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与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建筑农民工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实现。 “四个建立”:

(1)建立完整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农民工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必须进行务工常识、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将农民工培训管理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交给各级建设教育协会,将具体的培训工作交给具备相应条件和资格的学校及企业,建设和教育行政主管机构要强化政策研究,突出培训质量管理。

(2)建立全方位的知识培训体系。建筑知识、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法律知识及人文素质的全方位知识培训,不仅仅意味着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高,还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指导企业还可根据生产实际,采取农民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等现代科技,逐步建立起信息网络培训体系。探索建立建筑业关键工种就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将企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与企业考核、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工地创建、工程评优等挂起钩来;将输出地与输入地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培训时间统筹利用起来,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4)建立灵活的培训鉴定管理体系。以“放开入口,卡住出口”的方式,严格考核技能操作能力,并根据农民工工作的时间特点实施弹性教学。在培训鉴定上,采取基地鉴定与现场鉴定相结合、以现场鉴定为主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鉴定。还可以通过组织修订建筑业关键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提倡依托施工现场开展技能鉴定。对已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水平的农民工技术骨干,通过综合业绩评价方式认定职业资格等级。最终通过制定农民工培训、鉴定、上岗、待遇相结合的配套政策,制定农民工技能等级工资指导标准,调动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四、完善培训机制的保障措施

以“一个引导、两个定点、三个服务”为措施,将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农民工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并协调起来,通过可靠的保障和有效的机制与措施,提高建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一个引导”是以政府为引导,加强政府统筹、政策组合的力度,建立建筑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两个定点”是以社会培训中心和职业技术学校为定点单位,以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各类培训中心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建筑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具体途径有三个:一是与县校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校企合作,既可节省设备投资又能争取时间,还有利于培训后的就业;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以及利用外出打工的本地科技人员回乡兴教创业或执教兴业。总之,要以新思路办培训,走开放合作、整合资源办培训之路。“三个服务”是采用“订单式”培训服务、“菜单式”教学服务、“定向式”输出服务,即根据用工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下单企业培训教师进行“菜单式”教学,培训考试合格后实行“定向式”输出,从而形成完善的培训与输出机制,健全服务系统,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与素质。在农民工集中工作生活的施工现场建立农民工学校,集农民工生产、生活、培训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建筑业农民工管理和服务问题,综合效益明显,受到农民工、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欢迎。总之,用新思路、新举措,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能人的哥哥
我的爸爸
调皮王
妈妈
我的姥姥
“辣妹”
老爸
哥哥
小时候的我
钟哥哥
老师
我的同桌
我的表弟
这就是我
实习老师
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应用磁梯度法检测桩基础钢筋笼长度
超薄玻璃生产中悬挂式全自动拉边机的应用
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的意义思考
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视角下学生职业需求能力培养
我国农村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生态文明背景下强化环保智库支撑功能的若干构想
基于模糊理论的宣钢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土渠防渗衬砌技术初探
玻璃成型过程中硫的形态变化及扩散机理研究
关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的探究
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措施探究
丰田卡罗拉轿车加速不良故障分析与排除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无轨胶车维修策略决策分析
钻井工程中影响钻井机械速度的因素及措施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
人有两个宝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阳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江南
我叫神舟号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