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提问策略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探析提问策略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探析提问策略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策略 口语教学

【论文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策略应引起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提问策略不失为一种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英语并达到预期交际目的的有效方法。

一、引入

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与语法教学为重点,以考试为导向,是我院传统英语教学的重要特征,长久以来其结果导致教师因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而困惑不已,毕业生难以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学生听力与口语能力,一场英语教学改革本学期在我院拉开帷幕,这次改革,我们选择了十五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为教材。在学期初,我们首先对这十五个实验班进行了语言基本技能的综合考察,并依综合成绩优劣将其划分A,B,C和D四个等级。本课程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室,课时安排为每周六课时,其中前两个课时为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充分预习阶段。

认知心理语言学认为,外语学习者使用该外语的能力与其语言接受(听力,口语)和语言生成(口语,写作)两方面的综合能力直接相关。由于语言习得过程实则为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的辩证过程,在理论上语言各项能力可以出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接受与生成能力,课堂环境下提问设疑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正如Montague 所述,“设疑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输出的机会,同时,这种‘被迫的输出’可以有效激活、重组学习者的内在语言,不同的设疑可以发挥不同的教学功能。”

二、教学分析

1.学生背景

尽管本人负责的三个实验班为B类学生,但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处于被动心理状态,他们习惯于知识灌输型的课堂教学,课下极少有练习口语的机会,这种背景造成他们在使用英语时表现出语法混乱、与文化相关的交际习惯等知识极为匮乏的特点。

2.现存问题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拥有两个课时对所教单元的充分预习时间,因此,在后期的师生交流、小组活动时,按照预期他们应当非常熟悉课文内容,但常常出现学生预习时对课文的熟悉过程仍主要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方法上。教师应时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的语言自如地运用于日常交际吗?我们经常进行的小组互动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面带困惑,除了简单的问及诸如“May I know your name, please?”,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等问题之后便无话可说。由此看来,语言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层面上,语言仅仅成为了“被存储的信息”,在真正的交际活动中不能被激活和有效地运用。

三、设疑练习

1.重要性

交谈是口语表达的重要形式,设疑在交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①在交谈中,设疑可以引起对方的注意,激发和保持听者的兴趣;

②交谈是谈话双方的一个交互过程,说者与听者的地位始终应处于不断地交换的过程中,设疑可以促进进行一次较有成效的交流;

③设疑可促使第三方加入交流,可以扩大交际范围。

2.活动形式

①教师参与

在语言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练习新的词汇和结构,此时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充分吸收以便后期的灵活运用。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纠错的作用。

在对话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常常出现基本的语法错误,或该问题完全不符合西方文化习惯。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倾听者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西方文化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常识,很容易无意识地提出西方文化难以接受的问题。因此,教师进行纠错可以有效帮组学生掌握符合西方文化的正确语言形式。

②小组活动

以上活动完成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使学生逐步适应并提高面对面对话的沟通与协商能力,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小组成员交流期间,学生获得回顾已学正确语言形式的机会,通过彼此交流,较差的成员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优秀的成员通过提供帮助和交流思想深化了相关话题的理解。此时,教师需要做到的是适时地参与小组活动与其交流,帮助解决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

1.指挥者

正如前文所述,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发挥指导、组织和交流的作用,这正如一个乐队的指挥者一样,要努力确保整个乐队成员和谐有序。

2.参与者

通过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困惑的预期,有时教师有必要参与课堂练习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地道的语言,提高或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

五、结论

课堂提问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策略。教师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旧知识的激活、新知识的语言输入。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及其采用的提问策略直接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并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养成善于思考与主动参与人际交流的习惯与能力。

【参考文献】 [2]王笃勤,尹 静,王振河.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调研[ J ] .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

(3):50-5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赚钱
学炒菜
我的家
第一次
感动
六岭山
一双惹麻烦的溜冰鞋
观荷
农夫和熊
美丽的秋天
会浮在水面上的针
夏夜多美
摩尔庄园
教师节的祝福
洗手绢
德治:推动民族法学发展的新动力法学理论论文(1)
事实的法律追问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2)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校园赔偿案件处理的思考(2)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法学理论论文(1)
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思考(2)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及改进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2)法学理论论文(1)
税收执法主体及执法权限问题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国企改制中法律问题初探(5)法学理论论文(1)
“新官”能否理“旧账”?
试论消费者的知情权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思考(2)法学理论论文(1)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二
《动手做做看》练习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一
《动手做做看》A案1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设计说明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B案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