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职业化之路

浅析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职业化之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1

浅析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职业化之路

"

论文关键词:高职 师范 教育类课程 职业化

论文摘要: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走职业化之路有利于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其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程团队、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的职业化使传统师范教育类课程更贴近教师职业的岗位需求,使课程向良性态势发展。

高职师范教育兼有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走职业化之路有利于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使传统师范教育类课程更贴近教师职业的岗位需求,从而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引导教育类课程向良性态势发展。

一、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理念的职业化

与普通师范教育类课程相比,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应凸显职业化的特色:

1.课程关注职业性。课程注重对教师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紧密结合教师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关注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改变过去为了学科的系统性而要求教学面面俱到的做法,突出职业岗位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置身于教育行业的准教师岗位,独立思考、大胆而又谨慎地处理问题,充分体现其职业性。

2.课程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关注点放在设计课堂模拟训练,以及到相关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实训部分的授课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加强实践指导,注重结合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见习和顶岗实习模式,使课程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课程体现开放性。课程重视把所有教学资源向学生全面开放,要求课程资源实现网络化,包括电子课件、案例、练习题、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学生作业、在线答疑、拓展资源等,让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下学会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同时,注意试题及其答案的开放性,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多出一些综合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引导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二、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建设的职业化

1.课程注重合作共建。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建设倡导校企合作共建,旨在打破传统师范课程过分理论化的倾向,根据完成教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由专业授课教师与行业专家、一线教师多次讨论后确定课程内容主线,以教师班级工作的真实管理情境和典型案例为载体,基于教师实际的工作过程,通过教学模块的有机结合系统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基于教师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切合职业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岗位的具体教学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关注实训建设。职业化的高职师范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在课程中创设工作情境,选用典型的案例和任务为载体,通过情境导入、案例讨论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加大实践实操的分量,除已经普遍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课程的网络平台,结合顶岗实训,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团队的职业化

1.课程关注团队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首先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意识,有服务学生的意识,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其次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教师团队中要有专家型的专业带头人,实干型的骨干教师,做事内行,知识丰富,技能过硬,具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再次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教师团队要热衷于所做的事业,而并非单纯地仅仅为了生活和名利,把工作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和使命,要竭尽全力地去做好它,使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充实感和满足感。

2.课程关注团队的专兼职结合。按照“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配备师资队伍,邀请来自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参与授课和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兼职教师要每年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课题指导、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工作,以有力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专兼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有计划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调研等项目,促成专兼职师资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教学的职业化

1.课程倡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任务,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课程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突出学习任务的职业情境,实现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将理论知识分散到各个单元学习中,将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起来,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分工协作完成工作任务,既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又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合作能力。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根据初步工作方案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和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进一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办法,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课程鼓励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课堂模拟操作训练,或者把课堂带进见习实习基地,从而很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使学生由原来的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在直观环境里面实践、验证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直观生动,也极大地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课堂模拟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可以依托校外见习实习基地的资源,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到就近的见习实习基地,由授课教师或校外兼职实训教师进行现场实地教学,也可以利用集中见习和实习,在兼职的实训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过程能充分体现课堂与实习基地融为一体的特点,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五、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评价的职业化

1.课程实施多元化的主体评价模式。课程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表现、学生作品、小组讨论、模拟实训、真实任务及期终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启动技能性的辅助评价方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结合相关师范生基本能力项目测评工作,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与师范生技能评价体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考核促进学生师范教育专业技能向常规化发展,相关的技能考核也可以成为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将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奖情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师范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自主性,自我展现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形成“以赛促学,以评促能”的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特殊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 [2] 江涛,邓辉.新办高职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探索[J].教育探索,2008,

(1):5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我家乡
野生动物园
弟弟的生日
台风
仙人掌
大树和小鸟
夏令营日记
自我介绍
看星星
观猴
君子兰
蚂蚁搬家
我的姐姐
我的洋娃娃
给胖猪娃添尾巴
对科研单位化解经济责任审计矛盾的思考
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内容、机构和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应当把握好的环节
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比分析
浅谈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审计的对策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整合研究
制度环境、外部审计、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述评
从内部审计的三大发展趋势浅谈其增值功能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审计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研究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
我国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关于运用审计方案有效控制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法修辞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同步达纲练习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比较阅读训练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课时训练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寓言四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补遗
《寓言四则》基础知识训练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法指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