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职英语教材的真实性

试论高职英语教材的真实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高职英语教材的真实性

"

论文关键词 高职 英语教材 真实性

论文摘要 英语教材的真实性问题是近年来英语教材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真实性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贯彻真实性原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教学的实质,开发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英语教材。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交际法将“真实”视为核心,教材使用自然、地道、真实的原文,从各种书籍与报刊杂志节选文章或电影、电视和电台报道片段,推崇真实的情景设计,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真实性材料”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和专家学者认同。但是对于“真实性”这一概念研究者却有不同的意见,引发了很多争辩和讨论。

1 真实性的涵义

“真实”一般针对语篇材料而言。真实的材料一般指那些为本族语人编写的语言材料,它们并非专为教学目的而编写,如报纸、时刻表、录音和录像片段、新闻报道等。这样的材料应该是未曾“剪辑”或“编辑”的,因而是“原汁原味”的。

关于材料的真实性,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各不相同。其中一派被称为“绝对真实派”,其代表人物是Wilkins和Grellet,他们都认为在使用原版材料时必须要绝对忠实于原材料的真实性,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改动。Wilkins(1976)认为,真实材料不是专门给外国学生编写或录制的材料,而是原来就是给讲本国语的人的材料;他认为在编写教材时,不应该把原文中语言方面的难点去掉,也无需对原文进行任何形式的编辑加工。Grellet(1981)认为:“报纸的文章应该按照文章在报纸上首次出现的形式呈观给学生,用同样的字体,同样的标题空间,同样伴有图片”。如果在教材的编写中改变了报纸文中的字体.省去了原文中的图片,就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会从某种程度上增加学习的难度。Candlin也反对使用经过教师加工、改写或简化过的材料,并称之为歪曲的材料(distorted material)。

但也有人反对这种绝对的“真实性”概念。Widdowson(1990)就认为,“信手拈来不加改写的材料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材料,教材编写者把原材料中某些个人的写作特点加以剔除,这并不损害材料的真实性,相反,更有利于读者掌握某类文章的一般修辞规范。”他还提出了自己对真实性的独到见解:“我们不以真实性为起点,而以真实性作为学习者最终达到的目标。” Maley和Swan也分别表述了他们对真实性的不同见解。Maley(1980)认为,真实性具有两大含义:一是语言的真实性;二是学生反应的真实性,而其中他更强调后者。他认为:“语言的真实性和学生对语言的反应须加以区分。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必须是与他们自己有关、对他们有意义的材料。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而不是费力地把课堂外的真实材料放到课堂里去用。”不难看出,Maley对真实性的理解侧重于学生反应的真实和学习环境的真实。Swan(1985)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Maley的观点相一致。他认为:“为了特殊目的而创造的特殊文章并不是一无是处,而用于讲解、分析、说明语言的形式和用法正是特殊目的之一。”“既然人们为少年儿童写的书要用简单的语言,那么有什么理由为外国学生学英语提供的材料就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呢?”可见,Swan也注重学生反应的真实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实的语言材料”与“对谁而言的真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应该寻找某种抽象的真实性概念,而应寻求针对具体学习目标的实际合适性。成功的英语教学材料,应具备材料真实和学习者真实的特点,并且不囿于语篇材料的绝对真实。

2 真实性的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2.1 基于学习者教学材料的“真实性”

“学习者真实性”是指学习者对特定的课文、一系列的材料或学习活动的意识和接受。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真实材料能激发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实用性强且不会引起文化休克。根据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 “i+1”:i指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状态;“i+1”指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助于激活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进而促进语言习得。因此,在注重材料真实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只有学习者对材料作出正面反应,学习者真实性才能实现。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对于英语学习本身就有畏难情绪。假如真实材料的使用产生了词汇、句法及篇章理解上的困难,学生不仅不会做出有意义的回应,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受到挫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彻底破坏我们最初使用真实材料的良好动机。

其次,在设计编写或选择使用教材之前,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需求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高职生毕业后大多会在一线从事基础性工作。企业引进的大型进口设备、仪器的安装说明、操作指令等都以英文写成,因而要求操作、维护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技能和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这些工作用到的英语大多数都是如“技术规范”、说明书等应用型很强的英语。如果教师通过调查,对学生的兴趣点、语言技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那么所选的材料就将与工作岗位更具关联性,更实用,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充分地调动先前知识的参与,在此基础上,便能够很好地刺激真实的交际。"

2.2 基于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特点的“真实性”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工作过程知识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内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学生今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原则。在教材开发时应选取典型工作场景和真实的语言材料呈现工作任务。在加强学生语言的基础上,将英语教学内容具体到工作业务内容上,引出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对学生作需求分析之外,还需要与相关企业人士和相关专业教师座谈,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需求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3 设计“真实性”的教学任务 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共识,高职英语教材在编排上应该不仅仅强调如何将体现工作真实场景与学习者真实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更要提供训练英语交流技能的任务型或项目型练习实践材料。这样的教材不再是知识的系统归纳,而是提供任务背景资料、下达任务指令、说明操作规范和指导进程的“任务指导书”。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完成各项任务,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3 结语

高职英语教材建设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改革过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与专业技术能力有机地融合,教材的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的设计编写是一项综合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学材料的合理选材和真实性的把握,会涉及到很多因素,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如果在设计编写或选用英语教学材料时灵活地考虑上述因素,以学习者真实性为指导思想,就有可能使教材的使用真正帮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技能,更加贴近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2]Griellet, F.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Maley, A. Materials for Learner. ELT Journ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Swan, M. A Critical Look a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ELTJourn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5]Wilkins, D. A. National Syllabuses: A Taxonomy andIts Relevance to Foreign LanguageCurricultt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76.

[6]Guariento, G and Morley, J. Text and task authenticity in the EFL classroom[J]. ELT Journal, 2001

(10):79-84.

[7]全建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6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试卷啊试卷
当我胜利时——乐
猜成语
“旱鸭子”下水
日记两则
做个励志少年——读《鹏程万里》有感
第一次演讲
今天我做饭
这一天,真是.......
乡村之行
有意义的班会
日记三则
孙老师,我向你推荐一个人
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记可爱的同桌
苦练出天才
关于优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简析网络话语方式中的文化意识觉醒和文化信心重建
关于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关于提高林业高等院校研究生质量的实践与经验
论跨文化交际与高级英语教学
浅谈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试论《材料力学》多媒体与双语组合教学的研究
浅谈《英美概况》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培养文化意识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困扰与出路
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
给我舞台 还你精彩——《两只鸟蛋》教学案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走在美丽的小路上——《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段与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四
高兴与忧虑--《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片断
《小蝌蚪找妈妈》素质教育新学案
地球日--《美丽的小路》相关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路--《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长春版《快乐地玩》及《村居》教学建议
感受春天的美 感受识字的趣──《识字1》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