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

关于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

"

论文摘要: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中职教师职业角色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目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维护措施。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维护措施;影响因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可以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普及化和市场化。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对中职教师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少中职教师对这一转变难以适应,从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对中职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很大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维护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水平。《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持续的过程。它协调内外,使个体能适应环境并得到发展。

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标准既要遵循一般人所必备的心理健康品质,又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而中职教师又是教师这个群体的特殊群众,他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个特殊的群体,因此,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具备如下标准:有效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和谐、自我意识正确、适应能力良好等。

影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来自社会的压力教师被社会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中职教师面对的基本全是未成年的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中职教师对学生要始终保持微笑和心平气和的态度。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不能发泄内心的不满,长时间的压抑必然会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困惑。作家毕淑敏说过:一个人伪装得有多像,付出的代价就会有多大。教师这个职业面对学生,很多时候需要“伪装”,“取悦”学生而苦了自己的心理。

来自工作的压力学生的教育难度增加是导致中职教师工作压力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高热”已经影响到中职生源的质量。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而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文化基础比较差、厌学、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易冲动、不良行为习惯多等特点。中职教师不仅要进行专业技术的教学,还要全方位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品行教育和日常管理。有些时候教师的付出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使很多教师的成就感受到挫伤,出现工作倦怠等反应。另外,中职学校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而且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教学任务过重。

来自自身发展的压力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快速发展,社会及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双师型”教师、名牌教师、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工作之余进行学历提高和职称晋升等。目前,职业技能大赛已被提到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位置,教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如不能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竞赛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技能大赛的目的,必将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惑。

来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近几年高校扩招和普高热的升温,对中职学校的生源造成了很大影响,中职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急剧下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负担着学校的招生宣传任务,须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一些实力差、缺少竞争力的中职学校开始出现生存困难,规模缩小,甚至合并和资源重组,出现教师过剩现象。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等管理制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

来自就业市场的压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就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技术工人不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文化基础,还须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中职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大,不仅要教学生做人,还要教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繁重的任务势必造成中职教师心理压力大增。 "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

把握自我意识,完善内心和谐作为中职教师,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职业的要求。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以及共情能力。只有正确把握自我意识,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完整的个性,具备健全的心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自身的意识与行为,也受人与人之间关系影响。中职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等应有适当客观的评价;善于弥补自身的缺陷,发展自身潜能;尊重他人,承认他人与自己不同。中职教师的价值在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须深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热爱教师职业,关爱学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中职教师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面对如此繁重的付出,很多教师会有不平衡感,受到经济利益的冲击,感觉教师这个职业的经济回报不足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会产生职业倦怠。此时此刻,教师要找到自身的支撑点和平衡点,找到从事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产生高度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调整期望值,提高自信心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博学的、高尚的、无私的、智慧的,这些“高帽”给中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中职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希望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完好,随时随地接受着监督。其实,教师也是平凡人。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对中职教育的成果期望很高,但由于受到经济的限制和生源质量的影响,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对自己所培养的对象设定的目标如达到了,自信心会增强,一旦达不到,就会受挫,容易失去工作热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学会适时调整期望值或延迟期望的实现,对没有实现的目标、没有教育好的学生要分析原因,不要急于求成。通过进一步的尝试,或许就会收获成功的自信。

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广泛的兴趣对中职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工作的核心,工作是人生的主要内容,但是要记住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自己个性的培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评价,不能人云亦云。个性上的弱点往往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职教师要学会扬长避短,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要在工作之余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能够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这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热情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会建设性地宣泄和排解不良情绪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中职教师来自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很大,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不良情绪长时间积累将会影响中职教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职教师要学会适当宣泄和排解不良情绪。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身体方面,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靠自然的力量来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情,开阔心境。二是从心理上放松,找朋友聊聊天,倾诉衷肠,必要的时候甚至可大哭出来,或用日记宣泄一些不良情绪,或听听音乐等,让自己从工作的压力中走出来。换一个视角看世界,会发现别样的风景。

获得组织和社会的支持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和认同感还不够成熟,不善理解教师的教导和付出,叛逆感强烈。每天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中职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此时,中职教师更需要组织的理解和鼓励,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需要家人的关心和体谅。社会要重视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领导要全面认可教师的劳动和付出,给教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让教师感受到成就感。教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拓宽自己的生活接触面,丰富自己的生活。

总之,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个特殊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是目前中职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关心和重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醒悟了
回忆暑假的味道
我在练毛笔字
我梦想做飞行员
传情的贺卡
秋来终于来了
假如风有颜色
小蚂蚁搬家
第一次玩电脑
一件让我感动的小事
快乐的一天
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做过一件好事
多彩的课余生活
小闹钟
大学生超市实习社会实践报告
农业普查大工程中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电力领域先进班组的事迹材料
大学医学院赴农九师医疗社会实践服务团活动总结
消防中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11年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班主任个人事迹材料
2011年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银行营业所营业所柜员先进个人材料
十佳青年的事迹材料范文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交通安全宣传工程先进个人事迹
工厂打工的社会实践报告
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先进事迹材料
音乐智能与英语听说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
文化的与诗学的(1)
浅谈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苔丝》中的表现(1)
企业审计在危机预警中的应用分析(1)
浅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1)
如何科学审视和运用企业营销审计(1)
汉学的内涵和外延(1)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特征(1)
浅论桑恒昌诗歌的文本意义
大陆与香港中学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比较(1)
投资体制变革与审计应对(1)
对汉学论著规范的探讨(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论审计目的与组织目标(1)
《雷雨》的表里结构和爱恨情仇
关于《雷雨》人物语言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
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谈鲁侍萍的性格悖论
周朴园在《雷雨》中的一般形象评说
《雷雨》人物解读
沉默的鲁侍萍
爱一个人好难──重新解读《雷雨》中的周朴园
繁漪形象的悲剧美
谈谈《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周朴园何错之有──《雷雨》感悟
刻划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
品味周朴园──《雷雨》主题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