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特色的实现途径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特色的实现途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5

试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特色的实现途径研究

"

论文摘要:在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中彰显特色是农林类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应从着力人才培养、着实应用研究、着眼经济发展等途径探讨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及产学研合作方式,从而凸显其服务社会的特色。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特色;实现途径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为教学服务型,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体现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主导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农林类高职院校更应将服务“三农”作为立足区域经济办出特色的出发点,必须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方向定位,将行业办学的特点转化并发展为学院办学的特色与优势,并在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使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着力“三农”人才培养,彰显职业教育育人功能 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成长成才的立交桥。教育部强调从事职业教育的各类院校要学会“三条腿”走路,即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面向在岗职工和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三者并重,协调发展。中共湖南省委明确要求支持涉农高等院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明确“一主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以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方面,我院举办的继续教育层次与形式包括研究生教育(合作培养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本科教育(合作开办函授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专科教育(独立开办函授教育、合作开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职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高职教育体系,构筑高等教育立交桥,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着实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打造职业教育产学研模式

农林类高职院校体现服务社会的职能更直接的方式表现在科研上,但应与本科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与重点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发展之路。

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行业性与针对性较强,政府及职能部门进行统筹指导与协调仍是主要方式,也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好方法;也可以通过联系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寻求合作伙伴,拓展合作形式;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友企业及校友资源开展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工作网络。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首先,要建设、利用好学校自己的平台,学校自身的专业群建设、实验实训、应用技术推广等均应建设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平台,要以项目驱动、辐射带动、培训联动等形式进行平台建设。其次,要积极参与社会平台建设,特别是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业集团构建的平台,辐射影响面较宽,高职院校应主动参与、融入其中。 "

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农林类高职院校要在政府及职能部门搭建的产学研平台上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要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将应用成果进行推广,将科研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要努力探索新型社会化体系中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联合、共建、共管农林行业的教育培训机构,承揽政府培训职能;要更好更快地培养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紧缺的技能型人才,构建满足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教育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打造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模式的过程中,要携手区域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与咨询、科技研发与推广、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技术培训及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院市合作、院县合作、院局合作等途径全面开展科技战略合作,以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攻关、对口帮扶、一村一品、转移就业、技术咨询、技能鉴定等为载体,探索技术服务型、项目带动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户型、培训就业型等服务新途径。要在政府职能部门的项目驱动下,全面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及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构建以点带面、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的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模式。

着眼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凸现职业教育服务特色

高等教育肩负着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职能,其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高职教育也不例外,不仅要与“富民强省”目标相适应,而且要与新型工业化、“两型社会”建设相对接,如嵌合到位、融入较深,可使高职教育发挥旺盛的生命力,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而服务与特色是实现其价值的核心指标。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后又可反哺高职教育,这也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因与理想选择,据此可以形成新的办学增长极,凝练服务特色,实现由外延型(规模、数量)发展向内涵型(质量、特色)建设的转变。高职院校探索的“立足行业办学,围绕专业办产业,产业发展促专业”的办学模式已得到行业及市场的普遍认同。将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起来,立足行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为“三农”服务,为行业经济、区域经济服务,形成“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可以使学校成为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及科技推广示范中心。

以专业建设为契合点,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使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具有更强、更广的产业适应能力,应主动寻求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建设的契合点,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和专业层面,丰富专业内涵,形成适应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我院现已形成以园林技术为代表的环境美化特色专业群、以畜牧兽医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三农”特色专业群、以森林生态旅游技术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服务特色专业群、以生物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生物产品开发特色专业群、以室内设计技术为代表的优化人居环境特色专业群和以护理技术为代表的社区护卫特色专业群等6大专业群,支撑了学院为建设“生态湖南”而构筑的32个优势专业的发展。

以成熟技术为突破口,引领产业发展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科技资源,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和应用成果,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担负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化服务的重任。我院近年来立项的一百三十多个课题中,90%以上是衡阳市和湖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应用型横向课题,11个省、市科技进步获奖项目均为农林技术类研究成果。我院在湖南(衡山)现代科技示范园建成了湖南油茶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基地,其成果已辐射、推广到周边3个市、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但要求高职院校与有关产业界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办学关系,而且要求高职院校密切关注地方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时发现和培育高职教育新的生长点,使职教发展链与产业发展链实现“无缝对接”,并不断延伸。

以集团化办学为纽带,统筹区域内职教资源为整合职教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由我院牵头,联合衡阳市四十多个农林类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涉农龙头化产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组建了集教学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于一体的规模化连锁化的农林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员之间在信息、师资、技术、教学资源、实验实训设备、实习就业等方面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创了我省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构建了以高职发展带动中职办学,以重点项目辐射全面发展,以高职为龙头,以中职为骨干,以乡镇农校、县级职教中心、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民教育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网络体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模型玩具小汽车
去白水洋冲浪
中秋之夜
爸爸,我想对你说
难忘的运动会
中秋节失去亲人之痛
快乐的中秋节
我的玩具熊
和哥哥去放风筝
难忘第一次坐飞机
好玩的滑板
难忘的中秋团圆节
今天去爬山
我给家乡做导游
我和鱼合影
银行营业所营业所柜员先进个人材料
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班主任个人事迹材料
交通安全宣传工程先进个人事迹
大学生超市实习社会实践报告
十佳青年的事迹材料范文
消防中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11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医学院赴农九师医疗社会实践服务团活动总结
2011年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工厂打工的社会实践报告
电力领域先进班组的事迹材料
农业普查大工程中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11年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浅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1)
企业审计在危机预警中的应用分析(1)
论审计目的与组织目标(1)
音乐智能与英语听说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浅论桑恒昌诗歌的文本意义
汉学的内涵和外延(1)
对汉学论著规范的探讨(1)
如何科学审视和运用企业营销审计(1)
浅谈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苔丝》中的表现(1)
大陆与香港中学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比较(1)
文化的与诗学的(1)
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特征(1)
投资体制变革与审计应对(1)
周朴园在《雷雨》中的一般形象评说
《雷雨》的表里结构和爱恨情仇
谈鲁侍萍的性格悖论
沉默的鲁侍萍
关于《雷雨》人物语言
《雷雨》人物解读
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刻划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
周朴园何错之有──《雷雨》感悟
爱一个人好难──重新解读《雷雨》中的周朴园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
繁漪形象的悲剧美
品味周朴园──《雷雨》主题再探讨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谈谈《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