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试析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

论文摘要:“软能力”作为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学习和以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有关“软能力”研究的现状,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对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软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认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和养成的。

论文关键词:“软能力”;适应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配置能力

一、职业院校学生“硬能力”与“软能力”

明确“软能力”的基本内涵,必须明确能力这个概念。能力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领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与定位,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们在完成某种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活动的结果与质量,因此能力是人们综合素质的一种根本体现,能力也是人满足自我需求、实现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管理学认为能力是能够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特定活动与目标展现出个性和心理特征。由此可见,能力可以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的概念。本文对能力的界定,是从个体出发的。

通过对能力的界定,不难发现,能力包括了软硬两种能力。所谓“硬能力“(具体到个体可以称为硬素质)是先天具备的外在条件或者可以进行具体量化的一些指标,比如就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硬能力”(或硬素质)就表现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天赋、通过学习和考试获得的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乃至他们的身高和长相都可以成为学生“硬能力”的代表。由此不难发现,“硬能力”通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显性化、程序化与量化等特点。当然这不意味着“硬能力”可以随便获得和拥有,它也需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和支持。那么什么是“软能力”呢?“软能力”与“硬能力”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们是能力的两个方面,“软能力”大都是人后天形成的能力,它具有内隐性、不易量化和程序化的特点,“软能力”与人的性格特征与心理调试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软能力”也可以通过人的天赋来进行展现,比如一个人天生就具有非常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我们对“软能力”与“硬能力”的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是“软能力”与“硬能力”分别是从个体的不同角度来划分的,联系是两者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同时两者是互相促进和辨证统一的。“软能力”与“硬能力”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共同构成个体能力的两个方面,推动个体的进步。

二、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包含的基本内容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人的特征和学生的特征。本文认为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培养,具有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其中“软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从而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服务社会。因此“软能力”的讨论,离不开学生个体学习的环境,也离不开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这个大背景。结合以上分析,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与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应该具有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和E化学习(即电子化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自身“软能力”的一种表现。因为学习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活动,更是学生进行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展示的一个内化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学生可以具有更多的“软能力”,而需要指出的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自主管理式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软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也是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重要内容,心理调试能力具体表现是受挫性承受力、化解内心矛盾与冲突的能力、进行内心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能力。

(二)就业的“软能力”

当前就业是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就业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就业“软能力”。具体来说就业“软能力”就是一种配置能力,配置能力是一种“软能力”的具体体现。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配置能力是在非均衡状态下的一种能力,在经济社会当中人们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生产的安排,从而使社会处于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配置能力就是学生在这个千变万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其本身必须具备的足够的弹性、应变能力和具有自身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从而找到实现自身均衡的最佳状态,获得回报和补偿。按照经济学与教育理论的观点,学生的配置能力比学生的技能与知识更早发挥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把自身的能力和才华得以施展,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学生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生产力的劳动力资源,既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也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只有正确科学的“使用自己”,才能在就业中获得和自己匹配的价值回报,才能让这个匹配的过程充满快乐与激励。

(三)职业“软能力”

职业“软能力”是指职业的选择与职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具体来说职业“软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在团队学习与合作中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并具有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社交能力,职业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努力地工作,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和指标,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交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对实现职业目标,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主管理和激励的能力,职业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生必须自主管理和激励,必须能够通过不断的工作和学习,来发现自己在职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激励自我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工作的创新和促进职业目标的实现:接受管理与管理别人的能力,职业的选择或者职业目标的实现,将是每一个学生大都要经历的过程,一般来说初入职场,学生都是被管理的角色,这时候如何与上司进行充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当好被管理者这个角色十分重要,而到了职场中期和后期,学生可能成为管理者,此时如何管理好别人又将是需要思考的课题。 "

(四)社会适应的“软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规划选择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来说社会适应的“软能力”主要包括获取信息能力、认知记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学会独立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必要技能和良好习惯,养成理智地怀疑一切的精神观念与思维习惯,养成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技能,以便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有效地改造自己面对的客观世界,职业院校学生还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包含的内容可以做个总结,即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正确“使用自己”的就业配置能力、完成职业选择和职业目标的能力、比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软能力”培养观念

“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职业院校领导的重视,没有“软能力”培养的观念,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就将成为空谈。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领导,对何为“软能力”认识不够清楚,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更是不了解。甚至有些职业院校的教师由于上课工作比较忙,理论学习不够,对“软能力”这个概念在认识上也有所欠缺。例如很多职业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学生只要掌握了技能,有了一技之长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还有的职业院校干脆就把技能培养当作“软能力”的培养,可见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培养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观念问题、思想问题。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把学生“软能力”的培养问题分割开来看待和处理,比如很多职业院校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当做“软能力”的培养,诚然,就业能力是职业院校“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必须树立整体培养的观念。即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来处理和看待学生“软能力”培养的问题,把对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贯穿这些内容,并对“软能力”培养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

(二)完善职业教育教学,加强学生“软能力”培养

“软能力”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内容的开展,因此我们必须从专业设置、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一些科学的安排和制度设计,从而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结合职业教育规律与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职业院校的各专业。市场导向是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准确把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科学设置专业,就可以增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与发展性。在专业的设置上应该具有市场意识,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市场,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职业院校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也失去了发展动力。因此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情况做出调查和预测以及分析,并对人才的需求做出科学的定位,通过这些来开展对学生“软能力”的培育。其次专业的设置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开设专业应该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利用科学发展观,掌握未来职业的变化和趋势,进行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学生“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进行专业设置,才能达到学生“软能力”的培育的目的。再次可以采用加强学校社团交流,来培养学生的“软能力”,学校有学生会及各种各样的社团,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虽然职业院校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一些团体发展不像大学那样红红火火,但实际上职业院校的学生团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社团活动可以实现多元价值观的整合,另外通过社团活动可以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是通过社团活动可以实现其成员之间的相互提高,尤其校际之间社团合作交流可以有效扩充职业院校学生活动范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总之,职业院校应该通过目的性的安排,来提升学生的“软能力”。

(三)增加人文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将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关键。人文素质包括人的知识构成、观念、以及情感多种因素。人文素质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气质,它是一个人外化和内化的统一,也是现代人接受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人文素质与“软能力”直接相关,因为人文素质所包含的观念与情感,品质与气质与“软能力”所具有的内隐性紧密相关。同时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软能力”不可或缺的。

课堂人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上,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职业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内容的人文意义,要把学生的人文教育与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和谐功能和人的精神培育,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更是要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实现“软能力”与“硬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四)加强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心理调试的培养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许多职业院校学生出现思想困惑或混乱,在就业中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因此,在推进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职业院校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职业院校要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要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合理的价值取向,把个人愿望、国家需要与就业现实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职业院校学生应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自卑也不自负,面对客观现实,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磨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身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时,吸取教训,及时调整心态,积极乐观,拼搏向上。

总之,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软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职业院校对学生“软能力”培养不但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人生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使我敬佩的清洁工
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心灵最美丽
老爸的功夫
我的读书生活
她……
爱,是不会让你辛苦
母亲节
爱心“教主”
一次最快乐的旅游
打针
我家有个懒婆娘
哦!我的精华!
这就是我
小型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热点调查报告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高中生寒假调查报告
社会道德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法学法律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环保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酒店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表
关于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
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
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试论如何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
论析基于“四种融合”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突出诊断学的实践教学提言同子
浅谈社会发展视野中的职业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适应性、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谈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警察院校学生职业认知与职业价值观分析
专升本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
职业决策理论的线索与趋势
浅谈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浅论学校体育学习评价发展方向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论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
在校高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4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8
蜀道难
蜀道难
杜甫律诗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
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