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以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尝试

试析以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尝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2

试析以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尝试

"

论文摘要:机械制图是汽车、机械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实践证明,以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实践,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中职生多元智能发展,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多元智能;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在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甚至更多的智能。这八种智能包括:体现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的逻辑数理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偏重于技能方面的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还有就是体现心智方面的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以不同的方式在每个人身上不同程度地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点。由于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而每种智能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明,是否成功。姜大源教授也说过:人才观的问题,涉及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的问题;人的智力类型的不同,其成才的目标、方式及途径也不同。必须承认,中职学生在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方面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差异。中职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动,却不善于抽象思维;不善于系统性逻辑性强的理论学习,却善于实际操作。所以,用普通高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中职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科学的。认真分析中职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某些智能方面中职生特别具有优势。比如,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在有些智能方面并不亚于普高学生,比如,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中职生只是在逻辑数理智能方面较弱。作为中职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发现中职生究竟在哪些智能方面有优势,给他们找到正确的智能定位,并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并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未来所从事行业的专业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中职教师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使他们将来具有更强的立足于社会的竞争力。

机械制图课程特点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图是汽车、机械等工科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彻始终,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思能力、画图以及识图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普高课程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所区别。学好机械制图,对读懂专业制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

学好机械制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对于基础较差,没有一点实践经验的中职生来说,很容易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这也是我多年教学感到十分头痛的事情。因此,必须改革制图课的教学。教学实践证明,要激发学生学习制图的潜能,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中职生自身具有优势的某些多元智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拟就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培训学生的其中四种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展开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观察视图用橡皮泥切制实物模型,训练和培养身体动觉智能身体动觉智能是指控制自身的肢体,运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动手的能力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制图课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动作以及触摸等方式将所获得的综合信息进行内化处理,左右大脑协同地进行工作,并长久地保持信息。科学与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不但不会使学生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还能激发学生进行连续性的学习。例如,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萝卜根据视图切制实物模型。在训练时,首先,教师将视图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事先准备好橡皮泥、小刀等材料,然后,让学生观察视图想象物体的实际形状,边观察,边动手切割橡皮泥,并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动手能力的训练,这种形式的训练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并适时进行对形体分析的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这种反复进行切割模型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手与脑的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

通过以实物绘制三视图训练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而机械制图的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二维视图和三维空间立体之间互相转化的思维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在机械制图课程上的体现就是将二维视图想象成三维的空间立体形状;二维视图想象成三维的空间立体形状的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将三维立体绘制成二维视图的训练来培养。比如,在讲解三视图的形成时,当课程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拿出事先要求他们准备好的三个全等的正方形硬纸片,用透明胶粘连,做成三面投影体系,每两个人一组分到一个小木模型,让他们绘制小木模型的二维视图,在绘图过程中,强调重点需要注意的细节:首先,要使学生运用正投影方式按比例绘制;其次,要务必遵守三个视图的“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原则;再次,要让学生熟悉和正确摆放三个视图的位置以及视图中所体现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通过采用这样的直观手段反复训练比较,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及绘制视图,逐步培养他们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地组织自己的知觉,形成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训练人际交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人交往合作、察觉、体验以及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及意图,并能据此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可以训练中职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例如,在学习零件图这一部分时,由于有的泵体类零件结构较复杂,依靠中职生的个人学习,可能会掌握不够全面。所以,科学的方法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不同结构的零件分发给各个小组,通过各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共同绘制一张零件图。然后,各小组间交换零件再进行这样的活动,这样操作的结果是全班学生都可以参与同一个零件的讨论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合作学习,提高绘图技能,也提高人际交往智能。因此,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共同讨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人人参与,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学生之间彼此进行充分的交流,特别是当自己的想象出现偏差、经别的同学点拨和集体讨论,很快纠正过来时,学习兴趣既跟着提高,又形成了积极的人际关系。

通过训练观察技能,培养自然观察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在制图课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培养自然观察智能。如在三维投影体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分析简单物体的投影,观察其投影效果,通过各种不同的、简单立体的投影,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思考其规律,反复演示立体物体放在投影中的投影过程,使学生直接观察到由三维立体向二维转化的过程,弄清转化的本质和原理,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空间概念。还可以通过对装配图的学习,来实现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在装配图中,零件多,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也多,而机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各个零件的结构功能及各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来表达,所以,要通过仔细观察,并运用所学过的机械制图知识来分析,搞清装配图中主要表达部件或机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读懂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并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情况、装配连接关系以及密封与润滑等情况。通过训练逐步增强学生对物体的自然观察能力。

经过这样的尝试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多元智能,可谓“双赢”。所以,运用多元智能人才观指导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不但可以有效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机械制图课程,为学好后续课程,逐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打下良好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飞机模型
睡莲
第一次做饭
电脑真好玩
左轮手枪
秋天到了
游云冈石窟
我最爱吃的水果
假如
照生日纪念相
去涠洲游记
月饼
听课
秋天的图画
传染病医院综合治理事迹材料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移动公司营业员事迹材料
中学优秀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2012年县政府办公室文秘工作总结
社会实践个人心得800字
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样本
五一劳动奖章事迹材料
2010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关于创优争先的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总结
诉讼和解制度与审计诚信危机(1)
语素“儿”的性质之我见(1)
绩效审计体系构建(1)
浅谈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①(1)
译者的能动性研究(1)
以上帝的名义—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1)
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1)
论现代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协调整合(1)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
经学与汉代语言文字学的发展(1)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思潮(1)
审计关系的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1)
论实质性测试中的发现性审计程序(1)
环境审计的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
《雷雨》问题探究
《雷雨》教学杂谈
《雷雨》教学实录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词义辨析
《雷雨》字词解释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雷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