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关键能力”对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

关于“关键能力”对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2

关于“关键能力”对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

"

论文摘要:“关键能力”是一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关键能力”的提出是基于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后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列举了由关键能力而引发的对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与设计及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评价的四方面启示。

论文关键词:关键能力;职业教育;启示

尽管精确论证能力与收入的关系并不是很容易,但是能力和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已为许多学者所揭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而且在专业技术占主导的科技社会更是如此。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工作领域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关注的目标。“关键能力”正是基于社会经济转型及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等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而提出的。

一、对“关键能力”的理解

综合国内外关于关键能力的研究并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该涵盖以下几种具体的能力:1.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一个团队中和谐工作,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和帮助团队组织实现整体最优的能力。2.交流沟通能力,善于倾听、乐于沟通、能够有效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并以此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3.持续学习的能力,乐于学习、自主学习、能够自己分析和决策、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学习获取更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4.责任心等心理能力,对个人、企业和社会有责任心,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调节心理压力承受的能力。

虽然能力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关键能力的内涵与外延也是随时空而变化的,但是有两点核心描述基本能够得到共识:一是关键能力是相对专业能力而言的更广泛而基础的能力;二是关键能力是适应变化的调整与迁移能力。目前一般认为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两方面,与专业能力共同构成综合职业能力。

二、“关键能力”对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院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社会分工的复杂化和企业管理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看学生的学历和技术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的关键能力,希望他们未来的员工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在企业中获得发展同时也促进企业的发展。“关键能力”的提出及相关探讨对职业教育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一)对职业教育理念的解读

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然而很多时候却被误解为“以专业技能为本位,以就业率为导向,以为企业服务为宗旨”。诚然,求得一技之长,以技能求特色是职业教育的优势与特长所在,然而单纯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是职业培训的主要功能,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学校教育除了培训功能外还应有教育功能。职业培训更适合在职培训、转岗培训、成人教育等形式,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专业性与实效性。而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关键时期,需要“爱”的精神培育与人文关怀,需要学会体验与追求生活幸福的能力,需要逐渐适应在社会生活中与人协作及交流,需要独立面对各种选择与变化并作出相应抉择与调整。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两方面能力均是就业所需,过于强调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另一方面的缺失。目前职业学校教育不仅面临“高技能”的质疑,还面临着学校对育人功能缺失的拷问,因为受教育者不仅要成为职业人同时还是社会公民。单纯功利地追求就业率只能是低层次、无发展、少幸福感的就业,而过份追随企业需求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永远赶不上经济社会的节奏,同时失去了对受教育者需求的满足。关键能力的提出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树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服务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发展为宗旨”的理念。

(二)对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功能的理解

教育不应该是终结性的,尤其是在强调终身教育、学习型组织的现代社会。“一技在手,终身无忧”越来越成为不现实的奢望,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不断进行的多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能力、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可迁移能力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职业教育也不意味着要成为忠实的“螺丝钉”,固守在某一岗位成为生产线上的一环,更何况这可能还是一条随时可能被更换的生产线。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和谐功能和人的精神培育,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实现“软能力”与“硬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因而,职业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包括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在特定领域专长之外具备一定的转换与发展能力。

(三)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启示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关键词之一,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必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以来自工作领域的要求作为参考方面之一,还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阶段、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及作为社会公民的方面,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可为之处与可为的程度。作为关键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与人沟通协作能力、制定计划设计方案能力等均需在“做中学”,这点可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这与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行动导向教学”正相契合。而读写能力、计算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等在学科体系的课程中有较高的效率,这也是近代以来旧师徒制被大规模的职业学校教育取代的重要原因。因而关键能力可以采取融入与单设课程两种途径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要的前提之一是要进行能力分析,从探讨“需求的能力”到确定“教育可以培养的能力”,根据受教育者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将工作领域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开发及相应的教学设计。从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区分来看,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有必要学科系统与项目教学双系统并行,兼顾学科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迁移性作用与项目教学的专业性、灵活性、针对性特点。而学科课程也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科学体系,按照综合职业能力需求组建适度够用的内容。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设计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培养和测定的项目,把帮助学生提高“软能力”放在一个与“硬技能”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这一战略目标。

(四)对人才评价的思考

根据我们的经验与观察可能发现下面的问题:为什么持有同等级数控车床证书或是电工证书的毕业生工作表现有很大差异?为什么有时候在一些技术性要求不是非常高的部门高中毕业生比中职毕业生更有优势?这可能是因为广义的职业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体系,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系统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质量监控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地认识人的工作能力,进而全面考虑人的包括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点无论对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的人才评价及培养均有借鉴意义。在职业生涯中,专业能力是必要的入职资格,关键能力是人发展的潜力。专业能力决定了谁有资格进入某一工作领域,而关键能力决定了谁能胜任工作并有所发展。专业能力可能被技术进步取代,而关键能力是人独有的资本。专业能力是及格线,而关键能力是区分人能力高下、办事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专业能力表现相对显性,比较容易测评,关键能力表现相对隐性,只有在历经工作过程之后才能有所展现。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这些不同特点要求对人综合职业能力测评需要改变传统的测评方式,在职业资格测评之外,还要有适合于隐性能力测评的评价方式,以全面考核人的才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电子手机
未来的教室
蚂蚁王国的旅程
2020年的新科技
未来的世界
未来的衣服
五十年以后的房子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未来的学校
未来的巧克力房子
小虎游语文国
奇思妙想
游戏王国奇遇记
五十年后的我
机器保姆
试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初探
试论中庸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刍议
论打造高职特色教育 培养汽车高技能人才
试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大学生逃课原因及矫治策略研究
试析高校基层团支部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试析风电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试析教学学术型教师的价值实现研究
试论地方性院校贫困生就业困境分析与思考
试析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析非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结合方式的思考
简论《概论》课中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关系
试论发挥大学生党员旗帜作用
试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试论工程教育指导下的动画专业“二位一体”化发展研究
试论优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践与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半跪”跪出的价值──《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以大观小 以小窥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解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杂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