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

浅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3

浅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

"

论文关键词:高校 美术教育 创新意识

论文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任务。高校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在创新教育的开拓中更是责无旁贷,高校美术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并创新发展,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科学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中普遍开设艺术院系,可见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高等美术教育是培养具有美术创作能力和从事美术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实施培养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它的功能首先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与其它教育有着明显的共性。然而,它又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大体上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能够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感知发展、素质培养、情感塑造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二,能够作为一种纽带,使个体与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达到完美的统一;第三,能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所有教育学科都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但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是其它教育学科无法代替的。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人类精神能力最高体现的创造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感性和理性,直觉和思维,肉体和精神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靠理性方面的教育,还需要美术教育这种感性方面的教育。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高于对形象思维的关注和培养,其结果是逻辑思维的发展往往是以忽视甚至抑制形象思维为代价的。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情意、审美、伦理等的发展。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的关注点是学生而不是书本。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情景和日常生活中构建知识。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注重引导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探究性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设计关注更多的不是设计教师如何教,而是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美术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实行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美术的教学是探究性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应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对于美术教学的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要努力突破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形成的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地、多层次地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四、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教育同时又是整体化的教育,需要对教学过程、课程体系、评价手段、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深刻的变革,在整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于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基本途径,每位教师应该自觉地以创新教育的理论为基础,根据教育目标、任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形成有价值、高效率的教育思路、方法、步骤,通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体现着教师对知识资源的使用,对学生思想空间的关注。由于时代不同,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主题已经转变,要经常更新教材,从教学传统化、考试统一化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研究行为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觉学习,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兼顾好选修课的学习,并不断深化、完善学习理念和方法。实际上,美术教师不仅仅是技能技法的传授者,更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现代的艺术教育教法已扩展到氛围教育、情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教育模式,这对创新教育重视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2] 宋春雨.浅谈高校美术教育创新之“道”[J]. 美术大观,2006,

(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白雪公主的故事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小伙伴
老鼠兄弟的故事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我的小伙伴9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自由写作实践
我的小伙伴10
我的小伙伴2
从《乌塔》想到……
灰姑娘的故事
一只猪的故事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两件宝》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