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

关于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关于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

"

论文摘要: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旨在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功能,切实服务高职实践教学,从而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职旅游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车间”。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建立实训基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用不上、社会不满意等矛盾日益突出在旅游行业也不例外。因此,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实训室不仅要有,而且要切实“有用”。为此,拟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准确定位、统筹规划,建立符合校情的校内实训室近年来,许多旅游类高职院校重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诸如导游、餐厅、客房甚至吧台等实训室,服务于实践教学,环境一流,设施高档。但同时对部分实训室的建设没有全盘考虑,盲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大批设备引进后或实训场所建成后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的实训室设备及场所使用率低,闲置浪费,成为摆设。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准确定位。所谓准确定位,就是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办学规模、重点专业以及今后办学方向等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其次,实训室的建设还应具有前瞻性,考虑先进性,注重实用性,并结合高职教育办学水平评估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再次,根据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实训室的建设和设备的完善还应该做到有步骤、分批次、有重点。当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与旅游企业共建实训室也是很好的实训室建设途径。

根据旅游专业特点,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室旅游专业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相关企业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经常与人打交道,对客服务较多,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正是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这样的特点,旅游专业的高职教育只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仅把实训室作为技能训练的场所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培养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面对陌生的旅游、酒店工作环境以及对客服务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束手无策。事实证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已经成为旅游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与企业接近,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真正适应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要营造实训室的企业氛围。实训室的建设应具有仿真性,即实训设备的配备、实训场地的布置要做到与真实企业相一致或者接近真实企业,要让学生进入实训室后有置身企业的感受。还应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融入实训室的环境建设之中,建立良好的企业氛围。比如,旅行社追求“品质第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服务上乘”,星级酒店重视“服务一流,微笑待客,宾至如归”等。诸如此类的企业文化与服务理念,都应让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进入实训室后立即有所感受。因此,实训项目、实训流程、实训操作规范应全部“上墙”,让学生谨记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水平,追求服务质量;微笑的面容,一流的服务水平,以及“宾至如归”、“顾客就是上帝”等服务理念应以图片、标语的形式展示在实训室内,让学生耳濡目染感知企业文化,在实训室内受到浓郁的职业氛围熏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服务水平的热情。

2.管理制度要与企业接轨。为了使实训室与旅游企业“零距离”,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借鉴旅游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模拟旅游企业的管理运行模式进行严格管理。比如,实训室的钥匙管理由值日学生按照企业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实训室的学生守则完全参考旅行社或酒店的员工守则制定,甚至就采用旅游企业的员工守则。采取这样的方式,学生能较早熟悉并认可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从而缩短学生在企业实习、就业的适应期。管理制度与企业接轨之后,学校将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标准严格要求学生,进入实训室,学生就要把自己视为企业职员,并自觉遵守企业的上下班制度及工作要求。在这种遵章守纪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认真、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此外,实训室的设备、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也应与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厅等部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服务操作规范结合起来,在使学生熟悉和理解企业管理制度的同时,实现实训室的正常运转。

3.要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开设实训项目。实训项目的开设也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即在开设实训项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这一重要因素。就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是简单地增强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实训项目的开设不仅要增强学生的服务技能,还应考虑综合性、设计性的因素,开发综合训练能力强的实训项目,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比如,中餐零点服务在学生熟悉零点服务基本程序及规范以后,可以开设综合性较强的实训项目,并不断变化客人类型、变换服务情境,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的服务场景。甚至可将不同的突发状况引入实训项目,诸如弄脏客人衣服、菜品质量出现问题等等,加强学生应急能力的训练和突发状况处理能力的训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围绕职业岗位真实环境开展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职业岗位的素质、知识与能力。为了培养和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高职旅游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开展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真实环境,始终贯彻与企业“零距离”结合的精神,尽可能地模拟真实职业场景或真实的服务现场。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服务社会、参与企业化运作的形式,开展全真的实践教学。比如,创建旅行社,开展旅游业务,使旅行社的运营、营销、导游服务等工作与学生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融于一体,或者将部分实训室直接建设成学生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企业实体,让学生在真实企业中得到锻炼。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企业经营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以利用实训室开展仿真性实践教学,比如,让学生在实训室里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实践教学尽量模拟真实的企业状况或职业场景,采用角色扮演、模拟现场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直接感受现场气氛,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

拓展实训室功能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还应走实用性、社会化的道路,即不仅要让实训室成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场所,还要发挥实训室的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比如,具备职业资格鉴定功能的院校应充分利用实训室与社会接轨,向社会开放,不仅让本校旅游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而且应面向旅游行业的社会人员开展职业资格鉴定,为旅游企业员工的提升、再就业培训等职业需求提供方便。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以实训室为纽带,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扩大实训室的功效,把从企业、社会中获取的信息及时注入学校教育之中,加强实训室的建设。

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训室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师应该具有行业背景或相当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获取行业资格证书,并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实践、锻炼,熟悉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地聘请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一线员工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及时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总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体现高职旅游专业特色,建立实用、仿真的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功能,更合理、更科学地利用实训室为实践教学服务,是真正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自行车
秋姑娘来了
我的校园
第一次包饺子
秋天到
秋天的景色
春风
假如我是一朵白云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第一次自己回家
喂鸽子
雨中
梅花
月饼
找秋天
试论技校体育教学中羽毛球基本功训练
试论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
关于高等院校“兴趣体育和专项体育”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学生矛盾心理研究
关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念在职校插花花艺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探析
试析校企合作对职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于中职文化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关于中职学生操作技能形成规律及指导对策
关于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
试析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职《反假货币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试论工作过程的《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教学设计
试论高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李大钊:从“效法洪秀全”到“再造中华”
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
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英勇献身
谁是逮捕李大钊的真凶
李大钊:从关心青年到领导“五·四”运动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关于比喻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谁为李大钊办丧事
李大钊就义
浅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的比喻说理
关于五四运动
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经过
李大钊政论的风格
李大钊“少年中国”主义的形成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