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议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议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市场 经济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新的世纪我国科技、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毕竟办学底子薄、时间段、经验少,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取得了很骄人的成绩,在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由原来的小专业一跃成为学院的重点专业,但是艺术设计专业毕竟办学底子薄、时间短、经验少。所以有机遇就有挑战,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都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在新的时期,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教学改革的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下面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项措施。

一、开设什么课程让市场、企业“拍板”

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以满各类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急需。

在教学中我们开设什么课程,哪些课程能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我们就及时调整自己的课程设置,让我们的课程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学生能学以致用让市场需求知道我们的课程设置,让我们的课程设置适应市场的要求。同时加强课程的整合力度,把一些可以合并的课程合并,实用性差的课程砍掉,把一些能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开设起来,同时还把所开课程分成若干模块,加强各个模块的联系,注意每门课程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再上这门课程时既能学习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又能加强与前续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联系。这样可以克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的弊病,让他们感觉所学知识都是一体的,并不是一门课程结束就万事大吉啦。加强学与用的联系,努力做到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将实际案例带入课堂练习、带入课后作业,让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打造“出则技师、入则导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在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但拥有艺术设计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能应用于教学中去,而且还要更加熟悉设计、生产、施工一线的技术革新、设计一线实践经验和随即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校是“讲师”,下企业就是“技师”。我国高职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高职院校的教师人数相对不足,师生比偏高,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学历层次偏底,低于普通本科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更低于国外同类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实践动手能力差,行业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完整、科学的培训体系;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企业有经验的兼职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优化教师年龄,职称,学历,加强学科带头人科学、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师资队伍规划和管理政策,政策要切实可行,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到企业行业一线去锻炼,到国内外经验比较成熟的知名院校去学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一手拿得起“书本”一手掂得起“刷子”;同时加大兼职教师建设的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兼职教师聘请和管理政策,聘用兼职教师一方面在于承担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便于专职教师和在行业一线有经验的专家交流学习。"

三、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是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转型组建的,很多时候仍沿用中专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且我国正式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艺术设计专业也是由以前的工艺美术专业转变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市场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课堂式“教”与“学”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不能提供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特长与个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推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根据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我们可以把传统的课堂模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以教师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探索个性化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发现转变。依靠现代先进的教学设施,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施课题教学法:教师提供一些优秀的课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然后对学生的作业,集中讨论、评讲、总结,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实践渗透法:让学生把基础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手脑并用,边讲边练,生动直观达到教学目的。顶岗实习法:使毕业顶岗实习的课题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设计工作中实际问题,使课题的实践性落到实处,使毕业顶岗实习成为从学校到企业的快速通道,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快速有效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四、走“市场化”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表现,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普通高校更倾向于研究性学术型人才,可见高职高专院校一定要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同时用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来指导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力争使实验实训建设能与市场进行无缝对接,使实验实训的建设体系更加的科学系统化,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可分为两方面校内和校外。在校内,可以建设手绘设计工作室、电脑设计工作室、模拟设计公司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实验实训场所。把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放在相对应工作室进行。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仿真情景教学,采用讲、练结合,在练习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在校外,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联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企业设计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尤其是对于环境艺术和广告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可直接深入到设计、制作、施工的整个工作流程中做辅助工作,做到“实题实做”,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通过这种科学系统的校内外实验实训的训练,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由此不难看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经历着一场全新变革,在企业的参与下,在市场的影响下,在现代技术的保障支撑下,课程设置更具针对化;师资建设更具全面化;教学改革更具创新化;实验实训更具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孙恒志,齐天.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新探.山东师大学报,1999,

(6)

2、王树庭、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5,

(2)

3、吴兴伟,高峰、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法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3,

(1)

4、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装饰,2003,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玩溜溜球
日记一则
自制不倒翁
校园的一天
秋天的小河
我是哆啦A梦
我喜爱的玩具
我家的小猫
蝴蝶与蚂蚁
日记一则
第一次撒谎
我是露水
蜜蜂和蝴蝶
第一次缝纽扣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详细内容
高考作文点滴谈
我大学法学教育与网络的互动性
《踏歌》的舞蹈形态和意象体会详细内容
数字化舞蹈详细内容
动作是智慧的根源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舞蹈因科技更富有魅力
舞种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双向认可详细内容
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习形态与教材观念
论侗族大歌生态详细内容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舞蹈创作详细内容
舞蹈的特质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详细内容
阅读教学在走极端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背景知识
娓娓道来 余韵悠扬─—《林黛玉进贾府》人物与情节的艺术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段落评点
音乐欣赏与语言审美──《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想
《林黛玉进贾府》词语修饰
《林黛玉进贾府》结构分析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外貌描写
“摔”出来的个性──读“《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有感
寓深厚于平淡 似无心而有意──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题目简说
腾挪跌宕,异彩纷呈──《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林黛玉进贾府中两首西江月词的作用
《林黛玉进贾府》写作背景
浅析《林黛玉进贾府》“空”的世界
聪明灵慧 气韵非凡──林黛玉形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