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问题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问题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4

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问题探讨

"

摘要: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致使很多求职者和在岗职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就业。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加强心理教育,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转。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心理教育 就业

一、心理教育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同时具有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确保经济稳步增长多种功能,而且职业培训本身也成为一个吸引就业的新行业。

经过30年来的努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走上工作岗位。

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和培训更注重培养人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往往忽视对人们的心理教育。事实上,心理教育也应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对于职业教育中的在校学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岗的职工还是下岗的需要再就业的人员,心理教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未从业人员和下岗人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以及在岗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困境等等,如果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没有过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懂得变通和缓解压力的话势必造成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不但不利于就业,还会给他们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富士康职工跳楼自杀案例以及时有耳闻的大学毕业生自杀现象就是很好的佐证。众多的案例证明,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心理教育缺失不利于促进就业。

二、心理教育缺失不利于就业

随着我国的高校扩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而面对这样的现状,无论对于求职者还是竞争中的在岗职工心理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太多,相应岗位太少,“人才高消费”难以避免。岗位过少的资源之难,与“岗位含金量过低”的选择之难相互交织,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心理压力,确实是空前的。本来是“天之骄子”,却可能成为“迷失的一代”,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抱怨,对前途失去信心。就业挫折容易使大学生精神焦虑,“焦虑症还可以派生出罪恶感和无用感”,将挫折迁怒于人,对他人耿耿于怀,同时对自己缺乏信心,常常陷入深深的自卑、自责之中,影响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确态度的确立。抑郁、怯弱、自卑等心理疾病和问题接踵而来,堕落、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则是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导致的最坏的结果。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而产生心理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职人员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机械的高强度的劳动、“工厂——宿舍”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窘困生活的压力等原因也导致了很多职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富士康多名职工跳楼自杀案例就深刻地说明了某些在岗职工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很多企业的密集型工作和缺乏心灵关怀的企业文化使得很多员工心理压力极大,而员工又缺乏相应的心理知识,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富士康事件值得人们深思,这样的案例透露出的问题只是众多企业存在同样问题的一个缩影。心理教育不重视,在岗职工的心理问题就会不断萌生,这势必对就业市场造成沉重的打击。 "

三、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心理教育以促进就业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求职人员还是在岗职工都可能由于遭受挫折或面临各种压力而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而最终的结果无论是自杀、自暴自弃、犯罪还是一些其他消极行为等都不利于劳动者就业,也给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追究造成劳动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原因(如就业压力、激烈竞争),也有劳动者自身的主观原因(如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对3000名求职者调查后,有32.7%的求职者在遇到挫折时喜欢与同学或者朋友倾诉,19.1%的求职者会选择与自己的恋人倾诉,而30.8%的人选择对谁都不说。

如何预防这些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重视心理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者在遇到挫折和面临压力时如何寻求变通,是否懂得变通。著名的“跳蚤实验”无疑能给我们劳动者很多的启示。这个实验有很多解读,但之于求职中和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劳动者应该学习跳蚤的“懂得变通”的优点,勇敢地面对挫折。让劳动者懂得变通,勇于面对挫折,这正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应特别重视心理教育。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为应届毕业生和其他求职者提供更加多元的就业渠道。同时,应该配套出台一系列的确保求职公平、公正的政策,规范就业市场,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与法制的轨道,保证就业市场中的合理有效的竞争性,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法律保障之外还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督监管机制,规范就业市场中的行为与秩序,杜绝不良的就业风气,形成一个杜绝不正之风、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市场,促进求职者充分就业。

其次,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完善职业自我。对于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和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的求职者(包括应届大学生)都应实施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对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心理、职业个性、职业潜能和职业规范等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行业和职业,在准确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确立与自己的心理和能力特点相匹配的职业目标,并按照社会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而使其强化职业意识,明确职业理想,提高职业能力,适应职业角色。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我是面对人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找工作亦不例外。劳动者了解了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后,才能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教育劳动者正确对待挫折。教育劳动者遇到挫折后要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或失败的原因,调整好目标,选择新的突破点,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最后,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要指导求职者和在岗职工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就业观。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尤其是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适当降低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从最基本的做起,从再学习做起。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努力。我国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职业教育和培训把心理教育重视起来,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促进就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跆拳道段位考试
今天是教师节
有趣的贴鼻子的游戏
文具是我的好朋友
夏天的星空
我和弟弟玩飞机轮斗士
我想要的生日庆祝会
美丽的潮州
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难忘的拔牙
小鸟给人类的一封信
口哨与小狗
音乐之家
跳绳比赛真有趣
我有新电脑了
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事迹材料
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事迹
乡镇工会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分析
社会活动三下乡之心得体会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分队社会实践心得
工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材料
推选优秀团员的事迹材料
2011年“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
三下乡总结:爱,让梦飞起来
社会实践义修个人心得体会
大学生支教总结
2011年个人社会实践心得
高金英老师的事迹材料报告
大学生村干部典型事迹报告
论经济责任审计执行主体的选择(1)
运用系统审计 提高审计质量(1)
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体现(1)
浅谈审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1)
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
我国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
如何重塑CPA审计信誉(1)
汉语方言中的指示叹词(1)
浅论顾城诗歌中的苍凉和悲哀情调(1)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与风险防范(1)
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研究(1)
浅谈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对策研究(1)
内部审计如何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1)
审计合谋的成因及治理防范(1)
浅析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从“羊大为美”说起(1)
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试析《雷雨》的主题
《雷雨》学习目标
《雷雨》导读
《雷雨》“窗”意象的文化解读
《雷雨》人物形象
《雷雨》艺术特点
《雷雨》艺术特色
《雷雨》结构分析
《雷雨》中生存的悲剧
《雷雨》中心意思
《雷雨》重点难点讲解
《雷雨》写作背景
《雷雨》语法修辞
《雷雨》学习提示
《雷雨》文题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