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初探

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6

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初探

"

论文摘要:本文从自身的精读授课经历和经验出发,分析和探讨高职英语精读课的现状,以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并最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精读课现状;原因;改变

从毕业至今,一直在一线英语教学岗位上努力工作着,教授精读课,不断成长,不断思索,怎样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精读课。在所有英语专业学生眼里,精读是一门主课,是一门投入精力最多的课。因为在英语教学中,精读是一门综合课程,既包括了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的英语技能的学习,也包括了文化、历史、政治等这些深层次知识的渗透。 作为教授此课的教师,更是慎之又慎,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心得。

一、精读课现状

在高职学校教授英语,面对的是一群学习参差不齐,英语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随着他们的成长,以及对学校的了解和上课的经历,逐渐在不少学生眼里,精读课已成为乏味枯燥的代名词。课堂沉闷安静,教学方法呆板单

一、千篇一律,精读课变成了“学生烦,老师难”的这样一个状态。记得课下,偶尔听到学生抱怨,精读课没有意思,学不进去,文章没有新意;而老师抱怨,精读课让人痛心疾首,自己讲的声嘶力竭、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无聊难耐。课堂上的提问和互动,也演变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自问自答。久而久之,精读老师对于这门课越来越犯难和头疼,学生对于这门课也越来越失去兴趣和信心。老师辛苦备课换来的是学生的冷漠,而学生对这门课的辛苦投入换来的却是收获甚微的结果。这种不同的心态,使得老师和学生对这门课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失望。

二、造成现状的原因

1.第一个原因来自己于学生本身。记得,去年我同时接两个班的精读课,一个是本部的普通班学生,一个是来自于外地分校区的学生,两个班的英语学习水平相差很多,一年之后,两个班分别暴露出了一些精读课的问题,自己也感触很深。本部普通班的学生,英语成绩在入学时会差一些,所以在听课过程中,有很多难题。一方面,他们本身的基础弱,随着文章的加深,觉得有点吃力,跟不上老师教的内容;另一方面,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很难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有一方面,是学生的矛盾心理:他们深知精读是门主课,又不想从心里彻底放弃这门课;三方面加在一起,就出现了“课上学生都在,却听众少、无人配合老师的一种混日子”的现象。而分校区的学生,遇到的却是另一个显著问题,分校区的学生之前都是由老师来抓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很高,学习热情都来源于老师的鼓励和督促;而来到本部后,接受的是大学学习模式,即,自主学习。环境变了,老师变了,这就难住了很多学生,他们一下子变得盲目和慌乱,渐渐地,学习成绩大不如以前,进而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结果,两个班的学生都会觉得精读课索然无味,分校的学生一味凭借已有的英语老本在应付,而本部普通班的学生,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2.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教师本身。一方面,大多数教师在讲精读时仍受着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即,教师讲解单词、短语和语法,分析翻译课文中的句子,最后完成课后练习题。这种教学模式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弄懂了语言难点,但还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课文,也不能证明学生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精读课上,教师会受到英语专四专八,英语四六级这些英语考级的影响,在课堂上反复让学生做大量语法、辨析词汇等练习,而顾此失彼,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原汁原味文章的精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两方面的作用,加重了教师每一节精读课的备课量,可是教学效果却甚微。一篇精读文章,本是打算让学生慢慢去品味其中的文化,背景,优美的词藻,以及作者的立意;但因为教师还加入了更多的语法练习和词汇,使得学生一瞬间对这篇文章的重点产生了迷惑:是非常透彻的把文章理解到位呢还是把所有练习题攻克呢?结果,文章也是一知半解,做题也做得一塌糊涂。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没有达到共赢的目的,即,教师顺利传达知识,学生成功接收知识。最终,这样的模式,导致教师对所教精读课的热情度和满意度大减,精读课也变成了教师心中出力不讨好的一门课。 "

3.第三个原因来自于精读课本。高职学校所选用的精读教材,比较陈旧、缺乏新意,有不少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或者离现实生活太远,还有不少内容比较抽象,不够实用,学生也提不起兴趣。他们希望教材要更有实用价值一些,多一些生活题材,多一些经贸英语、商务英语、新闻英语、旅游英语、时事政治英语等等。书本里的很多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内容相对偏少,而且更新速度也比较慢,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可是,面对一本陈旧的精读教材,很难想象学生对精读课能保持多久的兴趣度。

三、改变精读课现状的途径

1.发挥精读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怎样把精读课 “一言堂”变成“群言堂”,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精读课的综合教学任务,这对精读教师是一个严峻挑战。要想做到这两点,教师就得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课上精讲多练,通过多提问、多讨论、多延伸、多分析来确保学生对每一课难重点的理解,总而达到很好的师生互动。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入多种教学方法。精读课每天都在学一篇篇的文章,怎样把语篇学习和单一的语法词汇讲解联系到一起,这是值得考虑的。首先要做到点面结合,即,把语言点和整篇文章的理解放到一起,通过对词,句子的理解来分析全篇文章的含义、结构及作者的立意;其次,对于词语的讲解,可像“树根到树枝-----直线性扩展的模式”,讲一个单词时可进行延伸或者联想,让学生全面的更好的掌握这个词的意思;第三,精读课在选取例句时,一定要精、要新颖,精在于让学生容易理解,新颖在于让学生容易记忆。这些就要求精读教师在备课时,不打无准备之仗;最后,通过精读课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英语能力,比如:课前的听力,课上的口语表达和翻译,课后的写作,这些都要在精读课上一一体现。

3.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教材的缺陷。本人深有感触,身为精读教师,跟学生较亲密一些,而且说的话会显得权威可信一些,所以精读教师可给学生一些真诚的建议,比如:大量阅读21st Century、 China Daily等一些英语报刊或杂志来积累更多的词汇以及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弥补教材的不足。

4.提高精读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精读教师自身的全面与否,跟这门课是息息相关的。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学习上会稍逊一些,但活跃、热情、充满好奇心、才艺出众而富有朝气,他们会希望拥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与智慧兼备,时尚现代,全面的优秀的精读教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教学相长”等等这些话语,都在告诉每一位教师,尤其是英语专业课的精读教师,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是必须的。

四、结语

每一节精读课都是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作为教师,要随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时解决和完善,发挥好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带动好学生,达到双赢的课堂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令我愧疚的一件事
那年,我8岁
蜘蛛、蚕、老桑树
妈妈笑了
我希望有一天......
我最敬爱的人
逝灭的旅途
打蟑螂
妈妈为我织毛衣
小鸡洗澡
令我敬佩的“万事通”
一场纷争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
爷爷家的八哥
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1)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双刃”功能解析(1)论文
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对策(1)论文
调整我国外贸战略的对策(1)论文
我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动因分析(1)论文
探讨县市级国际贸易发展问题(1)论文
WTO条件下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1)论文
基于信息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策略研究(1)论文
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应用策略(1)论文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探析(1)论文
欧盟新规制对中国化学品贸易的影响(1)论文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1)论文
中日贸易的基本特点以及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1)论文
研究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1)论文
《惊弓之鸟》教学案例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案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案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