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石

试析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石

"

[论文摘要]教育的问题说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般理念,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合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型人才,这使得培养职业技艺成为职教的重点,这种理解的导向性作用使思想道德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逐步边缘化。事实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其内涵重点在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于点燃高职学生心灵,这对提升我国技术工人的职业精神和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重视道德教育将把我国高职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完成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基本道德观的专业技能人才的使命。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修养 道德生态

2009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珠海技工学校的时候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总书记讲话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不仅指出一流产品与一流技工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一流员工和一流产品”的内涵,按照现代产品理论,一流的产品不仅仅包含其独特的产品功能,还凝结着劳动者的敬业精神和对诚信的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掌握所谓“高水平技能”的员工是不可能持续地制造出“一流产品”的,他们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精神。所以,如何培养出“一流技工”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高职学院道德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市场化改革紧密联系,其定位与培养目标是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其特色是培养高素质的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准确理解这一定位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及课程改革的重点问题。但是,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人才的理解,无论是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高职教育都应该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即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遗憾的是,我们在高职教学实践中没有处理好道德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表现在:

1.望文生义,艺重于德。高职教育既然属于职业技术教育,那么培养目标似乎自然简单明了。于是,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中,很多学院将技能教育和提高学生岗位能力要求摆在了首位,重艺高于重德,这不仅仅表现在不断压缩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数且多采用合班授课等方式,更加重要的是在基础课师资培训及课改专项投入方面远逊于专业技能课的投入。即便在多种场合我们都会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软实力”难有硬性和实时的考核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流于走过场。如此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现实潜移默化地向教师和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即职业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在未来的岗位上能够胜任工作。错误的信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忽视政治理论课学习,由此引发了诚信与责任感缺失。“两课”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似乎也不能“理直气壮”。

2.片面强调就业,偏离职教目标。一般认为,高职教育的诉求是“一切为了就业”,这似乎并没有错。但是简单地解释“就业导向”则错在认识上,以为掌握了一门技术就足以就业,忽视了学生的再次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此认识导致高职追求“够用即可”的人才培养的“快餐模式”,一切努力旨在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熟练掌握技能的工具,信仰、理想、尊严、责任和道德教育几乎成为高职学生的奢侈品。而在真实世界里,人格欠缺者极难生存,学生们到了社会上,要么是不能适应社会现实,感情过于脆弱,压力商较低而无法承受竞争的挑战;要么是在工作中不知道如何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面对权威或不合理的规定而唯唯诺诺,以为服从、听话就可以有工作,其结果是无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同样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学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活的技能,还要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如果在认识上有误区,制度安排上就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远离职教培养目标。比如,片面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而忽视对人生基本常识的教育,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结果是基础理论课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被逐步边缘化,进一步地在包括在教师培训投入方面和教学资源的配置方面远远无法与专业系部相提并论。在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结果是,在学生建构其一生的事业大厦中,基础没有打牢,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财富创造的意义,当他们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适应性,被培训成为一个简单的工具时,这恰恰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相悖。

3.把掌握岗位技能与道德教育简单地对立。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对掌握技术的诉求胜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的倾向。教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当教师们在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设法深入详解时,往往会遇到学生的质疑,有些学生干脆直接提出:请教师别再说教了,您就告诉我们怎么干能够挣钱就行,掌握做好人的道理能当饭吃吗?坦率地说,这是一个令人尴尬和令人失望的局面。一方面是社会“赢者通吃”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倡导高尚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的乏力。人们对道德的缺失越来越麻木,在高职教育中强调树立职业精神显然失去了基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这个“道”完全被曲解为掌握技术或精于权谋。

“重术甚于重道”直接削弱了高职教育在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作为高职学院的“两课”教师,我们的共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

二、基本分析

导致高职教育重术而疏于道德理想教育和心灵启迪的原因显然十分复杂,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社会道德生态系统的影响。高职学校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它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三十多个年头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信仰塑造和道德重建方面则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学校的道德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道德生态系统的影响。古语有训:上有所好,下必随之。如果社会环境缺少提倡高尚价值取向和追求良好道德风范的示范及导向,那么在高职教育中将直接增加道德建设的成本,所以,坚持真善美绝不是一个仅仅涉及个人品质的问题,它涉及一个社会诚信系统的健康。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刻,身体力行,担当优化社会道德生态系统的责任。

2.来自就业的直接压力。毋庸置疑,高职教育必须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上岗的素质和能力绝不仅仅是掌握所谓专业技术,它还包括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但是,学生在技能展示上可以直接地得到肯定和回报,在坚持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方面的投入则缺少激励,远不如掌握技能来得实惠。所以,“就业的功利主义”也是导致学生忽视道德修养的直接原因。

3.来自现行高职教学体制的挑战。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学制为在校学习“3年或5年制模式”,其中包括理论学时结合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的创新。但是,在办学主体单一和缺乏外部竞争的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基本上是在“规定动作下”的“教改”,难以走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和中职教育之“发面饼”的怪圈。在理论上,我们似乎已经解决了认识高职教育的性质、定位和特点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在坚持市场化导向、企业需求导向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向下发展高职教育,确实受到现行高职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挑战。问题的形成是历史上的复杂原因使然,解题当然需要采用系统论的方法,调动社会、企业、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首先就是要形成一个以评价人格和道德为首要标准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模式。

<>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高职学校加强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启迪学生的智慧,纯净学生的心灵乃是高职教育的要义。为此我们大可作为:

1.尊重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亦即教师首先要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塑造独立的人格,理直气壮的宣讲: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石。其次则是教授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强调“传道”在先。尽管高职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要修建“知识的大厦”,但是即便是盖一座“平房”也应该打好地基!具体讲,就是无论在认识上和制度安排上,把基础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会做人和善于做事之间达到均衡,从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对企业来说,接纳的不仅仅是有一技之长的操作型人员,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的道德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人才。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有上千万,其中就有数百万高职大学生,这些人力资源都需要就业岗位。解决的办法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发展速度,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劳动者,不仅让他们因为有技术而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更要让他们因为有理想和高尚的价值观而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要求。

2.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石,师德建设是道德教育的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教师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毫无疑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社会道德生态系统的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对发展高职院校的支持、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等等。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首先要强调教师的师德建设,然后才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传道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质量,并从学生的活动中反馈出来。在师德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才能杜绝“有道无德”的危险品的出现。

3.发挥网络的作用,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可适当使用网络授课。应该鼓励更多的教改和创新,在教学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完全不必囿于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冲突,可通过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完成“两课”教学。

4.思想道德的考核具有“一票否决”的功能。在有可能出现“重艺轻德”倾向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学生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自然由社会和企业来检验,而现实的道德素质则应该由学院把关,高职院校完全有理由在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尝试实行“道德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方式加以弥补,向全社会宣告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追求。

我们已经有所作为,选修课“学会做事”,旨在使师生通过了解现实,探索原因,调整行为,通过教授学生学会做事,达到要求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目的。比如启发学生认识“低碳”的生活方式,不在于我们是否支付得起人民币,而是在于我们作为人对自然、对历史、对未来的态度。思考与讨论的结果使我们明白了一个常识性的道理,即人类一切活动背后的实质都包含有一个道德问题。今天,当社会面临在讲究诚信、善良和责任的价值观受到挑战的时刻,我们必须强调加强道德教育并付诸行动,使学生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做事”,职业教育的本质同样是学习去做一个真诚的、对自己、对社会、对历史和未来负责任的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的爱
夏令营日记
明明的梦
我们自己的节日
梦一场
我的画写板
拍照片
我家的小猫
小时候的趣事
抢馒头
聪明的小青蛙
有人敲门怎么办
我的快乐
有趣的游戏
2009年实业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工作总结
立足岗位 无私奉献——记一个普通党员
2009年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基层供电职工抗冰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大三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听高金英老师事迹报告有感
人力资源部安环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2011年初中班主任的师德事迹报告
药店人力资源部2009年度工作总结
大学生云溪区鸡场实践报告
局长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大学生社会支教实践报告
大学生肯德基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运输物流实践报告
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有感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比较研究(1)
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内部审计浅析(1)
重新审视“声符”(1)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1)
高校内部审计中的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1)
内部审计外部化理论的几点思考(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上)(1)
关于对内部财务审计及对策的研究(1)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1)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的运用(1)
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1)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杰知多少──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生平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定风波》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词两首》有关资料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雨霖铃》教学实录
《雨霖铃》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个案分析──《雨霖铃》教学中创新理念的体现
渡尽劫波,参悟人生──苏轼《定风波》赏析
名人点评苏轼
痛并快乐着:苏轼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