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试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1

试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

[论文摘要]当今“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与黄炎培先生基于“民本思想”所倡导的职业教育平民化原则一脉相承;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的基础要“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的主张,对今天推进职业教育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黄炎培先生注重培养学生“实行能力”的思想和实践,为今天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论文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黄炎培先生,在倡导和推进职业教育的艰苦求索中,创建了中国化的职业教育理论。今天,当我们走进黄炎培博大丰富的思想宝库时,就会发现,许多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在这里,仅从三个方面分析黄炎培对当今职业教育理念的奠基性贡献。

一、从“平民化”到“面向人人”

“一分精神全为国,一寸光阴全为民。”爱国情操和民本思想,是黄炎培伟大人格的两大闪光点。正是着眼于解决民生疾苦,黄炎培先生将“平民化”确定为推行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方针和原则。他反复强调,职业教育必须“从平民社会入手”“办职业教育,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如果“不知着眼于大多数平民身上,他的教育,无有是处,办职业教育,亦无是处”。由黄炎培先生提出并由他及中华职业教育社始终坚持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就深刻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平民性。黄炎培先生率领中华职业教育社先辈们,在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恶劣环境里,创设职业学校,举办补习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无不是面向广大民众,尤其是贫苦百姓及子女。

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要解决民众有业、乐业的民生大计问题是不可能的。经过在黑暗中的艰苦奋斗,黄炎培先生最终认识到,“职业教育只有在民族解放、民权平等、民生幸福的社会里,才能实现他的造福人群的理想。”

今天,黄炎培先生不懈追求的让“职业教育造福人群”的理想,已经有了现实基础。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战略,一个着眼于保障人民享有教育平等权利的国民教育体系正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而职业教育更是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领域。温家宝总理对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在引用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名言后,饱含深情地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关注人人成为可能。”

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能伴随人的终身。由于职业教育对推动民众的充分就业,对就业者的善业乐业,对民生质量的改进完善,都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功能,建立“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体系必然地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选择。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经建立职业教育资助体系。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并实施的面向弱势群体进行职业培训的“温暖工程”,也堪称是践行“面向人人”职业教育理念的典范。

二、从“社会化”到“需求导向”

以“需求为导向”,是当今世界所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普遍提倡和遵循的理念。事实上,黄炎培先生在中国首推职业教育之时,就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确定“适需”举办职业教育的观念。他说“职业教育从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并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的生命”,把“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作为“职业学校的基础”。在指导办学过程中,他还就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学生实训、教师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他说:“职业学校的程度、年限可根据社会的需要灵活设置,实行弹性学制”“设什么科,要着眼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当代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所推崇的“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理念,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黄炎培先生所认知和实行。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界都存在着黄炎培先生指出的“关了门干”和“在书本里讨生活”的现象。我国职业教育不仅发展滞后,而且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具有比较明显的“供给导向型”特征。能否从“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无疑成为检验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一大急迫问题。 "

我国的职业院校多数转型于普通学校,其普教化倾向较为突出。对此,教育界有识之士提出“职业教育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即脱普教之胎,换职教之骨”。不能不说这是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需求导向”可以说就是职业教育之“骨”,它全面地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不得不令人敬佩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需求导向”,其深刻内涵完全可以从黄炎培早年提出的“职业教育目的”中得到完整的诠释:“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闪烁着以人为本的光辉,意思就是职业教育要着眼于满足个人成功的需要;“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就是职业教育要着眼于满足行业成长的需要;“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就是职业教育要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从“本能教育”到“能力本位”

当今世界,对人的能力训练与提升,已不仅是技术性问题,而是策略性问题。放眼世界,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把“能力为本位”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则。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命题,也早被黄炎培先生所看重。针对中国的旧教育制度,他呼吁“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改文字的教育,而为实物的教育”。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知能,得了以后,是要去应用的”。他倡导“本能教育”,主张“以能力增加若干,发达若干”来衡量办学是否有成效。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实行能力”的目标,黄炎培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教学合一”的原则,主张“职业教育实习是重”,采用“先习后学制度”。他要求办职业学校“必须深入某种职业环境。如农必于农村,商必于商业区,工必于工业区”“职校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

对于注重培养“实行能力”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先生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阐述,而且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办学实践加以施行。中华职业学校克服重重困难自办工厂、农场或依托实业界为学生实习实作提供条件,尽力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即使在抗日战争中,冒着日机的狂轰滥炸,中华职业学校也千方百计租借民房或在校内依靠师生动手修建实习工厂,开办模拟性的职业组织。

黄炎培先生注重能力训练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对发展“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和重要的示范价值。毋庸讳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尚未完全克服。对此,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有利于构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1.开发实施“能力本位”教学的课程。改造现行课程体系和结构,由行业引导,开发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的教材及评估方案。

2.创造可供“能力本位”教学的条件。改变以传统课堂为中心的做法,建立用作学生实习实作的职场或模拟职场,通过校企合作渠道,提供学生训练能力的条件。

3.采用开展“能力本位”教学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教学方法。

4.建设适应“能力本位”教学的师资队伍。改革目前普职教师一体化的人事制度,制定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建立职业教师获取职业能力和资格,职业人员到校任教的机制。

5.完善利于“能力本位”教学的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的行业协调组织,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能力培养标准制定和课程开发的过程。

我国正在制定和实行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教育部牵头,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参与的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有人认为,“如果说高考是检验普教质量的尺子,那么技能比赛就可作为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笔者认为,这话虽然有些极而言之,但也不失为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的形象解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讨厌的大公鸡
看电视大战
小鸟死了
我发现了蚱蜢的秘密
哥哥的文章发表了
幼儿园的“雪”
给小树穿棉衣
吃辣椒
家乡变了
踢足球
公鸡抢食
有趣的的网球活动
我当小工
转呼拉圈
看谁吃得多
试析五年制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试析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试析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简论普通高校会计实验室建设问题与建议
试析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建议
试论构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新思考
试论CI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简析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
论职业教育科研的应然探讨与实然分析
试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新探
试析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发展的研究
试析中高职数学课程的衔接
浅论职业教育中设计素描教学理念的创新
试析完善高职院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思考
试论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之四
《锄禾》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