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浅谈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4

浅谈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 教育体系

【论文摘要】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阶段,教育办学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职教师资的培养就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作者在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师资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对职业师范教师培养中的知识要求和教育体系构建进行总结,为完善我国职业师范教师培养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和要求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章中都有阐述,集中起来主要有两种既“双师型”和“能力本位”,“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或标准有多种说法,一般学者标准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双师型”教师既有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能教学、指导,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能引导师范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或教师职业基本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四证”是指毕业证、技术(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等。

“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与本职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四方面均达到才构成了一种“专项能力”,专项能力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又构成了一项“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

无论是对职教师资“双师型”还是“能力本位”的要求,二者的共同特点都是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因此基于这样的要求,对于职业师范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要求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职业师范教师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中教师知识能力的规范和特点,针对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及对职业师范教师教育知识能力认识的要求,我国职教师资的知识结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教学法知识:这是师资教育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普通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普通教学法知识主要是教学的基本知识及教学的基本技能,具体为:学习和学习者的知识信念,教学的一般原则,课堂管理的知识及技能,教育目的、目标的知识和信念。学科教学法知识是职业师范教育的重点,包括专业学科教学层面内容,是使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技能的掌握方法的知识;特定内容的课程知识,包括专业方向中涉及的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策略。

2.学科专业知识:这是职教师资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学科的本质结构及学科涵盖的范围,学科知识是该学科的基本事实与概念的关系,本质结构是指学科的不同范式,影响着学科的组织及探究的方法;涵盖的范围是学科的方向,在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不同技能的基本要求。

3.专业技能知识:这是职教师资最重要的知识,也是区别与其它教师的主要方面,她包括在学科知识基础上的职业应用技能,既在学科范畴内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实践知识和职业操作技能,其特点是与该学科在社会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能发展同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4.反思性发展与教学知识:美国教育学家肖恩认为,反思既当人们对某种行动存在有疑惑、问题或感兴趣时,人们就会提出问题,然后在行动中或行动后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这种行动。职教师资反思性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要具备对学科知识的反思,既对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发展对职业的要求、职业技能的改进,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教学策略、教学技能,以及不同学生的教学反映具备反思性解决问题的知识。

三、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

2009年5月26日,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在河北秦皇岛举行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工作研讨会。会中对职教师资培养提出应探索“4+2”(4年本科+2年研究生教育)、“3+2”(3年高职+2年教师教育)、“4+1”(4年本科+1年教师教育)等模式。这些模式的探索更有利于职教师资的培养,但在当前情况下,职教师资的培养仍以普通大学师范教育模式为基础,因此本文对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也以4年制教学为基础,在理解掌握职教师资基本知识结构的特点要求下,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和专业需求特点,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调整,逐渐形成和完善了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制定出符合培养要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其基本结构体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的教育教学模块。

1.教师教育模块:在该模块的设计中,遵循传统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以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基础,既《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材教学法》为主,但针对职教师资的教育特点,对基础必修课程进行适应性的改变,设置为《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三门。同时结合教育技术及专业职业教育发展,设计部分选修性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专业课题教学讲座等)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必修和选修课程必须达到基本课程和学分要求。 "

2.学科专业知识模块:学科专业知识在必修课部分主要体现学科专业结构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该学科专业基本事实与概念的关系,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对学科课程体系和结构有基本的了解;另外在专业选修课部分,针对学科职业的发展和要求以及学校办学能力条件,设计体现不同职业技术特点的模块选修课,每个选修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组成,学生通过模块选择实现对专业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认识和学习,(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设计的模块为:①酒店服务;②导游;③会展策划;财务管理专业设计为:①公司财务;②税收策划。)该部分学生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必须达到基本课程和学分要求。

3.实践技能教学模块:该部分针对学科专业和职业特点要求设计,主要实践环节体现为三个部分:①学科课程基础实践;②教育教学实践;③学生选修模块的职业技能实践。第一部分依据专业特点主要通过课程实践完成,第二部分在普通师范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时间要求较长,但在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中由于学业时间限制只安排1个月左右,第三部分是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核心,通过该部分实践落实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由于其在体系中的重要性,其形式内容和时间的保证就成为在该体系中的重点。实践中形式内容上主要通过校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和学生在模拟岗位上的技能训练为主,时间要求上针对不同专业技能及企业的要求,安排学生实践时间至少应该达到半年左右,通过该阶段的实践性学习,学生不仅仅获得职业训练,掌握职业技能要求,而且在实践结束后还必须获得实习单位及相关部门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学校要求的基本资格能力。

4.反思性教师的培养:严格说来,该部分的内容不在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中反映,但却是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该部分的内容将促进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的反思性思考,同时为就业后教师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吸取传统“师徒制”和高等教育“导师制”的优点,在对职教师资的培养时,学生从进入学校学习起就在所学专业专业课教师中明确自己的专业导师,导师每年指导的学生不多,一般要求导师在4个年级中共指导的学生不超过20个,这样导师有足够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与导师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接触与交流,在探讨和交流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不断进行反思性思考。同时在同一导师指导有不同年级的学生,每次交流中或其他时间里学生之间也可以充分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对教师教学方面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其对教学的反思。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对各方面知识的反思性学习,培养和完善了学生反思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核心要素。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根本的依靠力量。职业师范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职教师范生职业认知的了解和引导应有足够的重视。从充分认识职教师范生知识结构要求开始,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及学生课程体系入手,定位职业教师教育,从入学阶段开始通过有效“导师制”制度设计和实施,全方面全阶段培养学生“反思性发展能力”,主动从教的热情、坚定从教信念、积累从教知识、锤炼从教能力,将对职教师范生长期持续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2]曹广辉,赵晓峰.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1

2).

[3]张炳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回顾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

(1

1).

[4]周钧.美国教师教育认可标准的变革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5]Schon,D.(19

8

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Basic Book Inc.Publisshers.50.

[6]参仁.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问题与出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9

(1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人敲门怎么办
聪明的小青蛙
妈妈的爱
我的快乐
明明的梦
拍照片
抢馒头
小时候的趣事
我的画写板
我们自己的节日
我家的小猫
梦一场
有趣的游戏
夏令营日记
局长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立足岗位 无私奉献——记一个普通党员
2009年实业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工作总结
基层供电职工抗冰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大学生社会支教实践报告
人力资源部安环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大学生肯德基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有感
听高金英老师事迹报告有感
2009年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大三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云溪区鸡场实践报告
药店人力资源部2009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初中班主任的师德事迹报告
运输物流实践报告
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内部审计浅析(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上)(1)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1)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比较研究(1)
内部审计外部化理论的几点思考(1)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的运用(1)
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高校内部审计中的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1)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1)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重新审视“声符”(1)
关于对内部财务审计及对策的研究(1)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苏轼词两首》有关资料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名人点评苏轼
《雨霖铃》教学实录
《雨霖铃》教学实录
《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语文教学个案分析──《雨霖铃》教学中创新理念的体现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苏轼生平
豪杰知多少──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时多少豪杰
渡尽劫波,参悟人生──苏轼《定风波》赏析
痛并快乐着:苏轼艺术人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