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学校体育评价的改变

浅析学校体育评价的改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学校体育评价的改变

"

论文关键词: 体育 教学评价 改变

论文摘要: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包含体育教学评价的改变,且新的体育教学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本文就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变,从评价目的、评价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形式四方面具体地进行探讨。

新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把体育教学评价作为重要内容,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总体上说,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包括: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激励与发展功能;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运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多元的综合评价。笔者就此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从评价目的、评价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形式四方面对体育教学评价作一些探讨。

一、评价目的的改变:由甄别到促进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注重学生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却淡化了甄别与选拔功能,而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的功能。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统计学为基础,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即大多数学生都属于中等水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秀。即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而其余的大多数只能获得较低的成绩。这样,评价过程必然就变为一种甄别过程。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牺牲品。新课程的评定要求与此不同,它把评定看作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它关注的是通过评价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

这样,在体育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对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其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和价值观形成,从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体育长处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喜悦,进而增强自信心,培养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便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二、评价取向的改变:由目标取向到过程取向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国家颁发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教学测验参考量表》为标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绝对性评价。这种评价是以预定目标为标准,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评价。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需要使评价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强调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

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是以学生体育学习结果或教学结果与体育课程预定目标相对照,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其基本方法是“量化研究”。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准确”,这种评价取向往往将预定的学校体育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评价的结果是被评价的学生体育学习结果或教学结果是否“达标”的数据。目标取向的评价,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评价者是主体,被评价者是客体。这种评价取向在学校体育评价中简便易行,好操作,一直处于支配地位。这种评价取向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

为了使评价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我们需要采用过程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种评价取向承认评价判断的过程,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同时,它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 "

三、评价标准的改变:由量化评价到量化与质性结合的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绝对性评价。这种绝对性评价过于死板、封闭,只能让身体素质好和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就很难在学习中得到成功。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在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评定时,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发源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评价,以科学所崇尚的客观、量化为标志。量化方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然而,量化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这样,学生在体育方面生动活泼的个性就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在体育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怜的几个数值,体育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中。所以,在体育教学评价时,教师除应该把学生课堂考核的运动成绩作为一个绝对性的标准外,还应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进步幅度)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教师采用这种评价标准,既可以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成功,又可以让身体素质较好或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积极的练习也能得到成功,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实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质性评定的出现,并不是对量化评定的简单否定。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质性评定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体育教育现象。因此,它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依然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定。

四、评价形式的改变,由单一化到多样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形式采用单一化的外部评价。单一化的评价表现为内容单

一、方向单一。内容单一指仅以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进行测试和打分;方向单一指评价的关系是由上向下的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形式,一改以往的现象,要求开展内容、方向的多样化评价。

单一化的外部评价是以管理者为主的评价方式。由于新评价要求走出甄别评价局限,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它也就不再是过去那种从目标、标准到命题全部一刀切的僵硬面目,转而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这就是说,在评价内容上评定必须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将其态度、情感、意识、行为纳入评价内容。即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对运动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还包含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发展、运动意识、交往行为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真正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面效果。在评价方向上,评定必须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将评价变成自评、互评、组评和教师评的多元化的评价形式,既要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评定,又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把三者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将评价过程由过去的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在重视多样化评定时,我们还必须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把学生置于社会环境中,允许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作的贡献,也应成为合理的评定内容。

综合体育教学评价的变化,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评价应该以增强学生体质与培养他们长期终身体育观及优良品质相结合为评价的目标,采用客观、公正和多样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以及掌握和运用运动知识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发展与构思.体育科学,1998,

(4).

[2]季浏.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樊临虎.体育教学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张进武,金慧惠,颉梦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教育探索,2007,

(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数学课
妈妈学乐器
班级投稿风
参观王河庙
可恨的骗子
遭遇坏锁
学会体谅父母
由小食品想到的
我的文章发表了
一堂课
家长会
骂的滋味
我学会了喝咖啡
除夕之夜
不抛弃,不放弃
浅析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浅谈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
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
浅谈多元主义方法论之于创新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探讨
浅论从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困惑看社会性别教育策略
关于加强本科建筑理论教育的思考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基于价值效益原则的思考
浅议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试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浅论公安院校文件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司马光》教学设计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七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解读《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五花八门巧识字——《称象》识字教学课例
《称象》教案片断
小谈《棉花姑娘》的教学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巧设情境 读悟仿说——《小壁虎借尾巴 》案例分析
阅读的情感体验要求“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设计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四
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片段评析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