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职学校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的探讨

关于中职学校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1

关于中职学校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的探讨

"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建筑力学的学科特点,针对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现状,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每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分层教学的做法,对分层教学的实施及评价机制进行了阐述

论文关键词: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班内分层

建筑力学是工民建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的基础,它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有关。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必须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中采取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

一、构建合理机动的层次体系

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工民建专业学生人数不多,考虑到师资等因素,我们采用的是班内分层形式,即保留行政班不变,在同一班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分层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主要是数学、物理)、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等,经过测试、交谈等调查形式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基础扎实或基础一般,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B层次(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学习较自觉)、c层次(知识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每一位学生所处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层次体系,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可以升层或降层。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几个环节

1.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等,注意层次和梯度的开发。其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关键,总体来讲,教学没目标要体现以下特点:对C层次要进行扶持,使之完成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对B层次要强化,对知识理解有深度;对A层次要优化,对知识的运用要熟练,注意提升发展空间。教学的最终目标基本统一,但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如对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c层次:①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②能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简单力系的平衡问题。

B层次:①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②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较复杂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A层次:①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②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复杂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2.分层授课

学习建筑力学要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方法,解题是学好建筑力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解题来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师首先讲授全体同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后,便可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嗣绕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层次,拉开档次,要求C层次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层次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A层次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题是分层指导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C层次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3.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筑力学只有通过多训练才能掌握好,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练习,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第_二层次为综合题。第

二、第三两层次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层次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次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4.分层辅导

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科任教师在自习课、课间、晚修时间的辅导应重点加强对C层次学生的个别辅导,采用低起点、小步走的方法,使他们完成必做题,对A层次学生主要是点拨,帮助他们完成综合题,使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单元测试分层

每一单元学习完后,教师就应组织一次单元测试,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试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各层次教学目标命题,测试题可以出两套,即A卷和B卷,A卷是基础题,B卷在A卷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提高题,A卷供c层次学生使用,B卷供A、B卷层次学生使用,测试完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和总结,使全体同学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对B、C层次优秀的同学可以考虑升层,各层次不能达标的同学,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达标,若是确有困难的,A、B层次的同学可以考虑降层。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1.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就是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所在,评价要以学生个体表现为参照物,即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评价是多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性评价。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也应重视其学习过程,学生的总评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单元测试等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数的比例可以不同,例如A层次占30分,B层次占40分,C层次占50分,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C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不同。对于期末测试的命题与单元测试类似,其区别在于A、B、C三个层次都含有两部分即基础部分和分层部分,基础部分相同,分层部分根据目标要求有所不同,卷面题量一致、总分一致,这样做便于学生成绩的评定。

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但只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一定会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捉迷藏
我的小闹钟
成功的一件事
不吃荤的小白兔
考试前的烦恼
在那严峻的日子里
捉小蝌蚪
一场车祸
金色童年
老师,我想对你说
我的桔子……
为自已喝彩
师恩难忘
我爱money
难忘的水枪仗
浅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1)论文
从戏剧冲突和语言特色看《雷雨》的悲剧意蕴
浅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趋势(1)论文
谈学习型团队的组建及其人力资源的管理(1)论文
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
伊索寓言
浅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保障的完善性(1)论文
《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艺术转换
浅论体育舞蹈的价值
Diwali Stories
谈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浅探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1)论文
浅探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动因、问题及价值(1)论文
Dhruv - The Pole Star
《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知识训练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教学随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达纲练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时训练
勇敢些,再勇敢些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本剧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内语段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