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更注重情感培养。德育课教师要认真研究中职生的情感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和熏陶,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培养积极、高尚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情感培养;中职学校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要“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这充分表明,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要认真研究中职生的情感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和熏陶,不仅有助于中职生克服消极情感,培养积极、高尚的情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一、中职生的情感特点

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件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中职生由于受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及熏陶,积极的情感在他们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露。如道德情感中的爱社国、爱集体、友谊、自尊、责任等情感,理智感中的兴趣、欲望、自信等情感。但因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情感品质尚不成熟,大多停留在浅显、低级水平上,又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和历史的社会的因素,消极情感在他们身上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表现为任性、固执、自私、虚荣、猜疑、失落、厌学等。把握中职生的这些情感特点,并在德育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是中职生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保证。

二、德育课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

根据多年来从事德育课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和激发情感因素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教师自身的情感,提高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师要进行道德感、理智感的教育,首先自身要有这种情感,如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理智感,真挚的爱生情感和忠于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尤其是后两者对一个德育课教师来说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情感。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十六七岁的学生,他们各方面的因素相对偏低,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许多学生还存在失落感和自卑感,这就要求老师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帮助,同时以积极、热烈的情感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从老师的这种情感传递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总之,教师情感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也就会带着感情,用整个心灵去接受你的影响。

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情感的能力,要有情感丰富的教态。教师在讲课中如能保持稳定和饱满的情结,洋溢出积极而热烈的情感,讲解的思想内容寓理性于情感之中,就会给学生带来情感的享受,并由此“亲其师而信其道”,爱听德育课。相反,如果教师以冷漠、呆板的面孔出现,语调平谈无味,缺乏激情,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都有杰出的演讲才能。他们的演讲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除其高度的哲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以外,也与他们热爱人民、追求真理的真挚情感分不开,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爱憎分明的表情、落落大方的举止、抑扬顿挫的语调、简洁明快的语言、恰当的语速等良好的情感素质,才能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2.了解学生的情感信息,注重情感培养的实效性。了解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感信息,是对中职生进行情感培养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情感特征是个性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加以个别培养,学生情感的共性方面,则要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一般的情感信息可以从阅卷、批改作业、谈心、座谈会和调查中获得。必要时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具体感受和体验情感信息。这样,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时可以把教学内容中思想教育的要求与相关的学生情感的培养联系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以提高情感培养的实效性。如针对学生当中出现的“追星族”,教师就应该重点把心灵美的教育与培养纳入教学中去。可以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专题讲座和录像放映等形式,激发他们崇高英雄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如针对中职生中较为普遍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教师可以聘请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使学生懂得中职学校也是成才的摇篮,中职生同样也能大有作为。

3.课堂举例要贴近学生,达到情知交融。在德育课教学中,准确把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维和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完成思想道德教育是_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德育课教师在课堂上对所举的事例和联系的实际要精心筛选,真正贴近学生。所选的事例除具有真实性、科学性、革命性、先进性外,在选材时还要注重选用那些时空上接近,有人情味,有情景气氛的事例,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情知交融。如在讲《哲学与人生》第五章“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时,针对“拜金主义人生观的残余表现及影响”,我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一次,我碰到单位一个五岁儿童,当我告诉他爷爷在找到他时,他从兜里掏出一元钱,说“叔叔,别告诉我爷爷,给你一元钱”。当学生听到这里时,都十分慨叹和震惊,深刻地意识到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影响尤其是对目前儿童心灵和污染的严重性,从而使同学们自觉地去克服和清除拜金主义人生观在自己思想上的影响和遗毒,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相互信任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喜欢德育课,自觉接受你的教诲,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是要接近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真正做到宽严有度,宽中有严,严中有爱,逐渐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接近你,与你交流,师生之情才会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才会明显。那种随铃声而出入课堂,课堂课外与学生“老死不相往来”的倾向是不可取的。

5.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单纯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的需要正确选择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例如,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章“知荣辱有道德”中的行业道德规范时,我选择了“2007年8月13日下午,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湖南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堤溪段大桥突然垮塌,共造成64人遇难”这个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投影仪反复播放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大桥倒塌画面和人员伤亡的惨状。看到学生的表情从震惊到愤慨的变化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上述案例违背了哪些职业道德?”和“作为公路工程人员应该遵守哪些行业道德规范?”两个讨论题,分小组讨论,小组长做记录。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明白了遵守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总之,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教育艺术,需要人们在理论的实践上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只要在日常的政治教学中不断以真善美的情感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会唤起学生刻苦钻研、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使中职学校德育课真正成为人人都想上、人人都爱上的一门课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理想
我们的语文老师
我心目中的老师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辛勤的园丁
“小熊猫姐姐”
我的老师
我最敬佩的人
关怀
我心中的好老师
我的数学老师
老师的眼神
苗老师
关于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试论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
谈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于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
浅谈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批评(1)
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评价构想
谈对办好独立学院的几点思考
学校德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论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内涵(1)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索
从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看西方的中国想像(1)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倾向
鼓励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
试谈低段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别从“板鸭”走向“野鸭”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引导自主学习,享受阅读乐趣──《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片断欣赏
由一位学生小小的举动引出的思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杂谈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看图提问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随笔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仿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