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0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

论文摘要:文章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及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进而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想。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至今仍沿袭着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及形式与基础教育教材相差无几,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加上教学方式的陈旧单一,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上的厌学,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极为不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1.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客观上决定了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强化服务专业课程功能的原则

“职业”是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所在。多年来,我国职教工作者在借鉴国外职教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同时,一直积极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围绕着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形式及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就“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达成共识。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参照,突职业特色;课程结构以学生素质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横向综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形式以探究和实践为主体,以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也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同步的校本教材。

2.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我校实施的“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验表明:我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的研究也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的历史变革。2005年12月全国职业技术课程研讨会议强调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相沟通的职教课程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06年9月在机电类专业实施了《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工种为核心,根据实施项目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并对文化基础课教学提出了“全方位跟进”的要求。我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方案相应出台。"

二、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想

1.方案概述及内涵

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原则,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内涵可概述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多元发展为目标,以就业岗位对语文学科知识需求为核心,以突出文化基础课的服务功能为前提,以语文应用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这里,“以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是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校不同时期应知应会的项目要求,结合专业课内容,选定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再按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规律,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合,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本方案将学生就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需求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相结合,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解析为3个层面l0个项目,分别是:

(1)就业岗位需求层面。以就业岗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现代企业技能型劳动者应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文阅读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口语表达、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②常用应用文体写作;③快速阅读方法。

(2)终身学习能力需求层面。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本位,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文应用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发言、演讲、辩论等形式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②常用文体写作技巧;③略读、精读、比较、研究等阅读方法;④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及文言文知识。

(3)个性发展需求层面。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及个性发展为参照,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需要及个性发展需要。参考的项目有:①文学作品赏析;②美学基础;③文学创作。

2.方案特点

此方案的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就业岗位能力及专业课程需要,选设语文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用性强。

二是打破学科体系,加强了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沟通与联系,课程结构趋于科学合理。

三是每一层面、项目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要点集中,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四是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要求语文课教师不仅对语文专业知识要融会贯通,还要明确社会、企业、市场对人才语文能力的需求变化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围绕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及专业需要组织语文课教学。"

3.方案实施要求

以就业岗位对语文能力需求为核心重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教学在教材开发、教学方式方法及对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与之相适应。

一是在围绕专业课内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的同时,应注重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与统一。然而,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语文课程又不能完全像专业课程那样进行模块式分解,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科学设计项目内容,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对语文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其关键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是按照分解出的三个层而进行教学,注重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紧密围绕专业课程及学生就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需求,加大实践练习比例及与企业沟通力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日的性。其次,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和社会发展的主人。

三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及方式应体现多冗化操作思路。根据行为导向学理论要求,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时,不仅要通过传统的笔试、口试方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运用完成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

4.方案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此方案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一是观念的制约。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思路,对新的改革理念及做法存有抵触和畏惧心理。

二是师资的薄弱。以岗位需求项目为核心构建起的新的课程开发及教学框架x,j-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念需要更新,知识需要综合,角色需要转变,教师之问需要相互合作,以实现语文教学转变。

三是管理的滞后。任何改革方案的实施,都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机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管理、监督机制的多方配合,而日前在管理体制方面仍相对滞后。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怎样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体系,尚需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鼠看病
大雨中的快乐
游泳
闪光的蝴蝶结
老鹰捉小鸡
我有新帽子了
看喷泉
可爱的小蝌蚪
去菜市场买菜
去游泳
运动会
看星星
爸爸教我学英语
抢电视
小实验
大学生暑期社会报社实践报告
大学生教师实践报告
读书辅导员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电工技术实践报告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材料
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个人主要事迹
文明学生事迹材料
大学生测量实践报告
大学生洗衣中心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大学生酒店打工实践报告
中国移动优秀员工事迹
大学生物流中心实践报告
优秀团干事迹材料
网通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派出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
国有企业年报期初余额审计分析(1)
回归财务数据:也谈风险导向审计(1)
OA系统的应用促进政府价值流优化(1)
公司法中与独立审计有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1)
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1)
网络审计初探(1)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审计结果公告的构想(1)
审计效率及有效性与新审计准则(1)
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及其披露的思考(1)
浅议信息技术时代的网络审计(1)
如何收集和保全审计证据(1)
东方电子财务报表审计失败的认定分析(1)
账外设账的查证方法(1)
无形资产审计判断之探讨(1)
小规模企业审计指南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
《搭石》课文简说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小松鼠找花生》案例及评析
《搭石》教材细读
《北京》习题精选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细读体悟 演读见悟--新课标教材第一册《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读中积累 读中感悟——《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想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建议之一
教师导入,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展开想象和梦幻的翅膀——《小小的船》教学片断评析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