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析基于“四种融合”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论析基于“四种融合”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5

论析基于“四种融合”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

论文关键词:四种融合;岗位;职业综合能力;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高职语文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就业需求。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四种融合”改革理念,围绕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革教学手段、重构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而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如何开展人文素质课、基础课程的改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1提出“四种融合”课程建设理念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培养专门人才,追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同时,高职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可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做到人文素质、专业技能教育并重,二者不可偏一。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四种融合”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四种融合”指的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融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融合、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职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这里的“融合”是指颠覆原有课程框架,重构新的课程体系,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打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界限,使高职语文课和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倡导多元成才价值观。

2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涵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这一培养模式,而不对课程内涵进行改革,只能是空中楼阁。高职语文课程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五年教学实践中,通过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革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印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进入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证了专业基础课为技能型人才目标服务的功能性和统一性。

2.1瞄准就业岗位要求创新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按照“以就业为导向,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指导思想,在理论上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经济管理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所设的就业岗位必备基本知识和能力来选取教学内容。如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是文秘、行政事务办事员、档案管理、对内对外的公关联络接待,要求具备公文处理、文字誊印、应用文写作及其它文字工作、语言表达和社交礼仪、信息处理等能力;会计电算化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是出纳岗、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岗、财务管理,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口头表达、组织协调、社交等能力;市场营销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是销售管理、营销策划、营销、市场开发,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策划创新、撰写营销应用方面的报告和信函等能力;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是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公关营销、导游、计调、旅行社的内部行政,要求具备语言表达、分析判断、组织协调与公关等能力。

通过分析各专业能力要求的共通点,我们将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确定为基础知识应用和职业综合能力两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应用又分为:经典文学与人文素质、人生态度与职业道德、中国水利文化三部分内容,挑选贴合各专业的选文,使得高职语文课程真正为专业学习服务。职业综合能力模块重点体现为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在遵循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基础上,开展与专业相对应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凸显语文教学的职业性、实用性、高效性,同时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

其次,重新构置“情景化、任务型、项目化”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一体化。从第一堂课开始即实施“任务驱动”模式,给学生布置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如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写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成功推销自己”、写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等等。这项任务贯穿课程始终,要求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升综合素质,并在课程结束后上交成果。实践教学证明,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课程意义,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其参与热情。"

再次,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配合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经济管理系建有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室,学生可以在此进行职业口头表达、职业书面表达模块的相关实训,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学院及系部与校外单位签订了5个有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安排学生到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参加义务讲解员工作,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带领学生到大王滩水库、兴安灵渠等地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水利文化,并学会撰写调查报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感到学有所用。

2.2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既具有基础课的特性,又必须具有面向专业课的特色,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要体现为:

情境模拟法:如在“自我推荐与模拟应聘技巧”章节,模拟设置求职情境,让学生按照要求扮演公司企业面试主管和求职者进行现场训练,使学生熟悉求职环节的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讨论式教学法:在“人生态度与职业道德”章节,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调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专题研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和发言提纲,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演示完毕后,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学生进行答辩、展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最后由教师结合研讨的情况进行总结。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根据本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我们选取了10多个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案例,开动脑筋,触动灵魂,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并得出正确结论。在“人生态度与职业道德”章节,选用文学历史故事、生活哲学故事等引导学生培养个性气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在“职业书面表达”章节,提供格式规范的文书范本和优秀学生作品,使学生掌握这些文书的规范格式,并能正确使用和正确写作。

课堂观摩法:在课堂上选择相关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如反映理想信念的教学视频《恰同学少年》,反映广西民族风情的《美在广西》、《刘三姐》等。通过观看生动感人的影视资料,寓教于乐,使学生心灵受到陶冶,受到生动的教育。

2.3围绕能力目标重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很难有效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更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全面评价学生认知水平、综合素质、能力应用的科学考核方法:即平时考核30%+能力考核30%十期末考试400l0。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考勤、听课情况、课堂发言等,能力考核包括教学互动表现、实训成果、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等。笔试和口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符合课程的大纲要求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做到了高职教育与职业培养的统一。逐步建立和完善10套高职语文课程的试题和习题,通过课程网站的习题库,学生可以自主到课程网站上进行练习和测试,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取得更大的进步。

经过多年的建设,高职语文课程日趋成熟,历年来各学期学院督导、教务处及学生的评分均高于95分。所培养的学生无论在职业技能、素养和动手能力上都得到了专家、行业企业的认可。普遍反映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社会交际能力较好,写作技能娴熟,能够胜任岗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的职业竞争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鹰捉小鸡
去游泳
去菜市场买菜
我有新帽子了
看星星
可爱的小蝌蚪
运动会
小实验
抢电视
大雨中的快乐
爸爸教我学英语
闪光的蝴蝶结
游泳
老鼠看病
看喷泉
中国移动优秀员工事迹
优秀团干事迹材料
网通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派出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测量实践报告
读书辅导员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暑期社会报社实践报告
文明学生事迹材料
大学生教师实践报告
大学生电工技术实践报告
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个人主要事迹
大学生洗衣中心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大学生酒店打工实践报告
大学生物流中心实践报告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材料
回归财务数据:也谈风险导向审计(1)
小规模企业审计指南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
如何收集和保全审计证据(1)
国有企业年报期初余额审计分析(1)
账外设账的查证方法(1)
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及其披露的思考(1)
无形资产审计判断之探讨(1)
公司法中与独立审计有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1)
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1)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审计结果公告的构想(1)
浅议信息技术时代的网络审计(1)
网络审计初探(1)
OA系统的应用促进政府价值流优化(1)
审计效率及有效性与新审计准则(1)
东方电子财务报表审计失败的认定分析(1)
《搭石》课文简说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建议之一
展开想象和梦幻的翅膀——《小小的船》教学片断评析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教材细读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想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
《北京》习题精选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教师导入,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案例及评析
读中积累 读中感悟——《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细读体悟 演读见悟--新课标教材第一册《自己去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