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

论文摘要:通过对学校各专业中职学生开展就业导向对学习的影响调查,探讨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助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生 影响 调查

当前,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中等职业教育掀起新的教学改革浪潮,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转变。“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展开。而作为教学主体的中职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对他们自身的学习会产生多大影响?如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根据对本校学生开展的调查,探索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的影响,旨在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提供帮助。

一、对象与方法

我们自行设计了中职学生关于就业与学习的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选读中职学校、选读专业的原因,期望的就业去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随机抽取本校2005.2006.2007级三个年级的学生100多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四级评定。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与就业相关的问题

(2)在问及学生选择目前就读专业的主要原因时,47.10%的学生依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所学专业,说明不少学生在准备接受职业教育的初始,就开始考虑就业岗位是否合乎个人兴趣爱好,是否适合个人特长。应该说这个群体有较好的学习内因。而16.13%的学生和17.42%的学生是接受了他人或家长建议来选择专业,这与家庭背景、家长社会经验、社会关系等有一定关联,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指向预期就业目标。

(4) 44.09%的学生认为,中职学生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高层次高学历毕业生。22.80%的学生认为行业准入制度是就业压力所在,21.93%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欠缺是就业的障碍,认为社会背景不同对就业产生压力的学生也有11.18%。目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职学生的就业对手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今后两三年内,高职学生毕业人数渐成规模,势必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在学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中职学生要想抢得一席之地,须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下功夫。行业准入制度是一道门槛,中职教育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奠定基础,也要有远见卓识,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特色技能。同时设法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提升学历。

(5)对未来就业的形势,42.69%的学生认为很有信心,25.45%的学生就业信心一般。一方面可见学生对个人能力、就业去向充满信心和期待,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就业市场的复杂性和难度估计不足。学校如果不予以适当的就业指导,将会出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局面,学生就业满意度会严重受挫。

2.与学习有关的间题

(1)通过调查,超过83.00%的学生认为,就业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影响或一定影响:只有13.00%的学生认为就业、出路的问题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没有影响或不清楚。从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到规划未来的就业出路,就业如同指南针,指引学生求学的方向;就业如同发动机,为学生学习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思考就业问题,关注就业去向,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2)从调查结果分析,基于就业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的专业选择,大部分学生热爱专业学习,20.86%的学生表现出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64.95%的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感兴趣,只有7.96%的学生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但事实上,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普遍不容乐观,我们职业教育者对此应加以反思:如何保护学生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如何调整他们不容乐观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认真反思令满怀希望的学生失去兴趣、消极倦怠的具体原因。

(3)认为是就业需要产生了学习兴趣的学生占33.98%。认为被他人认可、被群体尊重与重视,既体现个人价值是学习动力来源的学生占42.36%。认为教师的引导带来学习兴趣的占15.70%,不清楚学习兴趣来源的有7.96%。事实上,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就业需要、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这两种动力都是可持续动力,是源动力(发自内在的)。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和就业需要其实互相依存。"

(4)当被问到准备以什么方式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时,32.90%的学生认为应努力搞好专业学习,36.90%的学生认为应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认为搞好专业学习和发展综合能力都很重要。专业学习是为了获得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迭加。所谓高素质的劳动者,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应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等。有21.94%的学生表达了提升学历的愿望,这与学生认为就业市场压力主要来自高层次高学历毕业生有关。学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还有8.17%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就业培训来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5)调查显示,学生不愿意被动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希望以更好更强的姿态面对竞争。50.32%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最需要做的是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希望学校提供就业信息的只有9.89%;希望学校提供求职就业方面的指导的有21.94%;希望由学校出面向社会推介毕业生的有17.85%。事实上,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因而最根本的是在踏出校门前学校对他们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最需要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主动进入就业市场,有助于学生与高学历毕业生开展竞争,更有助于学生从容面对岗位变化、职业变更。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就业导向对学生学习存在影响

从学生择校、择专业,到专业学习和就业期望,就业始终在发挥其导向作用。就业导向有利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建立、巩固,有利于推动学生专业学习,引领学生自我培养和自我塑造。但是,我们在发挥就业导向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导致学生对就业的预期过高,因为期望越高,一旦面对就业市场的真实现状,更易出现落差,产生挫败感;过分强化就业意识,易造成学生对就业岗位的定位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宽泛择业。

2.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就业导向下的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不少中职学校所面对的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与他们所反馈的专业学习兴趣相去甚远,学生上课走神、打磕睡的不乏其人,甚至无故缺课。虽然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占到85.81%,但是这仅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专业思想和较好的学习内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学过程中专业学习内容抽象、繁杂难记,导致学生兴趣寡然,望而生畏,以至厌学、恨学。教师应着眼于保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授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具教仪,在如何让学生乐学、好学方面有所突破。目前任务引领式、目标导向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都在力图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3.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以岗位摇求为标准”是唯一的标准

不能仅局限于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应单纯以应付职业资格考试为教学主导思想,不能以适应特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唯一目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也许看到的是很高的学生初次就业率,但却有损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或“技能机器人”。众所周知,一次性学习不可能掌握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一生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已经向跨职业、跨行业、跨产业的复合态势转变。因此,就业导向下的中职教育应积极倡导的是:着力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既强调学生获得专业能力,同时又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正确评价、学会做人、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及技能比赛等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竞赛,拓展学生多方面才能,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丰富学生专业学习以外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既能立足于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又具备跨职业的本领,从而拓宽就业出口,甚至能主动创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

4.学校应及早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业前景分析等,促使学生尽早规划,尽快思考,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遴选等,要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主线,既关注职业技能又培养其人文素质。学校应及早开展就业市场实际需求的调研,掌握所需的就业信息,对学生予以就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成功迈开就业的步伐。

综上所述,准确领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理念,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俺家的洗碗比赛
一套美丽的家具
我当了劳动委员
元旦游艺节
烧纸船
难忘的一次拔河比赛
我第一次踩单车
重庆一日游
我是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小巧手
我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新年快乐?
挂窗帘
安静的高二(1)班
老师我想对你说
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
巧借学习动机论,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德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学习与借鉴
谈现代教师的教育良心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初探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师德建设对和谐、平安校园的辐射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概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兼谈素质教育
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课堂教学转型的技术背景与认识论根源
《金色的鱼钩》教学谈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关注那一部分学生──《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里的“三哭”
《金色的鱼钩》教学杂谈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分析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