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析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

【论文摘要】积极挖掘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地实现美育,是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之一。

【论文关键词】情操修养 审美能力 潜移默化

美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在从事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指导、训练外,还应积极挖掘其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并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提高年轻一代的道德水平和审美修养,这也是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艺术创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语文学科本身蕴含丰富的美学

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其选文多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犹如生活的百科全书,藏珍储珠的宝库。每一篇课文中的蕴藏均称得上思想博大,精深,哲理精辟、透彻,文中所塑造的各类人物,形象生动、情感真切,其文笔优美、引人人胜。

(一)从作家身世来看。职业教育的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大多是光照汗青、流芳千古的革命家、文学家、诗人和科学家。如,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高尔基,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有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白清,有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还有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在科学事业上立下不朽功勋的钱学森等。这些伟人、名人及其崇高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足以做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并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永恒的丰碑,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塑造出自己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二)从作品上来看。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都是凝聚着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名人名作。具有很高的思想典范性和艺术鉴赏性。如,高尔基的《丹柯>、衰鹰的<筏子>和孙犁的《荷花淀》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无不感人至深、催人奋发。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所选唐诗、宋词等。也处处闪烁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灿烂光辉,我们从中既可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自然美,也可看到时代的辉煌一一社会美。再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奇妙的电子计算机>和《黄鹤楼》等。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自然荚和艺术美的享受。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优秀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欣赏到各种美的形态,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修养水平。

(三)从人物形象、作品风格上来看。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作品风格,均具备其令人难忘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处处都体现作家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审美观。如《百合花》中的通讯员、新媳妇,《荷花淀》中的水生嫂,《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和他们个个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尤其是那些受作家褒扬的人物形象,更能在学生心目的纬幕上留下清晰、美好的印象,带来活泼舒畅和乐观主义的精神享受,并能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这些美好形象还能被学生铭记在心。成为他们做人立业的楷模。不断地增强自己的人格美。"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美育

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将语文课上好教活。做到使学生喜于听、乐于学、悦于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学科特点。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审美情趣,建立自己独特的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教学风格。

(一)精心设计导语。导语用于一堂课的起始或一个问题的开头。传统语文课导语习惯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介绍,流于形式、平淡无华。而富有艺术性的导语,不仅能够巧妙地吸引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揭示本课的教学主旨内容,为教师的下一步授课设立悬念,而创造出优美的教学氛围。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文章及作者生平事迹进行。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应联系学生中学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背景》、《春》等文章来开篇,并适时地帮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和写作风格,尤其要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霄登》一文对朱自清的高度评价,再顺理成章地介绍《荷塘月色》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作者的崇高品德和艺术风格,寓讲课于轻松愉悦之中,以获得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提问、穿插艺术。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偶尔也会采用提问、穿插,但往往是随意性大和无的放矢。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效果,还应讲究课堂上提问和穿插的艺术性,使学生在提问和穿插中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能将新学知识灵活地记忆下来,并同时获得美的熏陶。如在讲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就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向学生们提问,并适时地为他们介绍春节的由来和各地人们过春节的习俗爱好和庆祝活动。这样做,不仅能制造短暂的悬念,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产生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还能使学生在这种愉悦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讲究课堂语言艺术。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不同于一般口语,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适应教育对象心理特征,审美趣味,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作品的特点,适时地使用风趣、活泼,富有韵律美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则喜于听课、乐于接受,这样不但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还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共处于愉悦、轻松的状态之中。如:在讲《筏子》、《行路难》中的语言,应该做到悲壮、激昂;讲《拿来主义》、《守财奴》时语言犀利、幽默;讲<珍珠鸟》、(雨霖铃》的语言,缠绵、幽远。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美育的根本任务恰恰也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修养。所以说,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决定了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美育渗透职责。语文教师应该要从教书育人的高度上重视教学中的美育作用一一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更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鹦鹉
参观动物园
我的烦恼
车开不了了
快乐的课间
我们的老师
致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一封信
沙包比赛
爸爸妈妈不在家
小雪花
水仙花
美丽的秋天
成语接龙
下雨
下象棋
关于下岗青工再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9年暑假环保社会实践报告
乡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徐思晨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09年城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热水器行业广告投放情况调查
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
2004综合治理先进材料(通信)
全国人大代表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街道)
关于就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非公有制造林情况的调研报告
监督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研究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美国IT审计最新进展(1)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思考(1)
管理审计初探(1)
找准定位 强化发展“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1)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实施与完善(1)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
关于内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1)
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1)
发挥内审职能 提高依法治校水平(1)
试论我国国家审计领域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对策(1)
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1)
审计监督:如何应对国库集中收付改革(1)
积极探索 认真实践 努力做好经济责任审计(1)
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1)
政府审计发展十大趋势(1)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一
《春的消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感受美 体会美 欣赏美——《春的消息》教学设计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六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四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春的消息》教学建议
《春的消息》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