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0年跨越发展的理性思考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0年跨越发展的理性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0年跨越发展的理性思考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10年跨越发展 有中国特色 理性思考

一、历史回眸:高等职业教育在跨越中发展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传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难以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应运而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处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前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就业联系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社会的强劲需求已经充分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与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发展的,不但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跨越,而且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的跨越;不但实现了数量上的跨越,而且实现了建立培养“一线人才”目标定位的跨越;不但表现为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大学功能使命、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重组、教学内容方式、学生成分构成等方面的跨越,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的跨越。放眼当今世界,中国要对世界高等教育作出新的贡献,很可能首先是高等职业教育。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我国北大、清华还排列在世界著名大学200强之外,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能够拿得出、叫得响、有特色、领风骚的当数高等职业教育,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率先改革、一枝独秀,已具有一定的国际领先水平,在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稳定社会、推动教育公平和区域统筹乃至社会和谐方面崭露头角,找到了一条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来提升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外的强烈关注。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首选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以期解决面临的实现工业化、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障公平、转移农村劳动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等诸多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

二、未来展望:高等职业教育在转型中提升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的这些新问题和新困境,亟须在新一轮发展和竞争中破解难题、夯实基础、“苦练内功”、重新洗牌、优化整合,在改善外部环境和深化内部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的跃迁,从“大发展”转向“大提高”,从“规模速度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地位和外部环境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实行与传统学术形态决裂,努力寻求创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教育形态,从而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开创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1.科学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从“粗放型”进一步转向“集约型”。高职教育发展的主体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创业型(“两高两创”)人才,发展的主导是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发展的主线是工学结合,发展的主旨是就业创业。

2.社会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市场需要”进一步转向“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的外延扩展(数量、规模)还将适度增大,对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拉力”,将大大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

3.内涵提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从“规模跨越”进一步转向“模式转型”。高职教育以基础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中心的内涵发展(质量、特色)继续增强,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融入大学、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文化、实践和国际这十大元素并达到相当的比重。

4.制度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从“传统学院模式”进一步转向“工学结合模式”。高职教育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形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材应用和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

5.“强校”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从“借鉴意义”进一步转向“倍增效应”。高职教育打造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并在世界上领先的高职名校,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果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框架,带动所有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6.服务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从“自我发展”进一步转向“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与经济联动较为紧密,区域性较强,结合产业、行业、企业特点,创新产、学、研、用的内容与形式,实现共优双赢,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内涵提升的必然诉求。

7.学历高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从“最终确立”进一步转向“嫁接创新”。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昭示着高水平、多样化的探索不会止步,在我国借鉴国外技术本科的大学发展模式,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乃至高职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8.终身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从“学历型社会”进一步转向“资格型社会”。要以“终身教育”理念统辖高职教育,走出“教育就是学校课堂”这一狭隘的教育模式:21世纪强调人的内在本质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着力构建以成人继续教育为纽带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交桥”。

9.集团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优势的重要形式——从“优势互补”进一步转向“优势集成”。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进纵向衔接、横向联合、政府主导、校企合作、中介参与,积极探索集团化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实现方式,成为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生机与活力、实现“二次飞跃”的有效途径。

l0.国际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引进来”进一步转向“走出去”。高职教育作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优先领域和先行区,应由“本土化”向“全球化”拓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竞争性人才。

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将控制在300万人左右,依然保持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今后1O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实现更高水平的“大众化”。为了完成培养大量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一战略性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发展中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呈现出两大转型:从量态扩张转向质态提升;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建设。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范畴,无疑也将属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范畴,或将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力军”和新的“增长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升品质”,更多的是基于我国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国情考量,有可能也有责任承担起实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战略的突破口这一重大使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寒风中,一朵绽放的雪莲
我真的很棒
“刘翔的老妈”,你慢点吧
如此追星
班有“五侠”
我印象最深的人
我的自画像
我长大了
枫叶赞
同桌的“他”
我的乒乓球老爸
镜子里的我
我的好朋友“卢铭”
大嘴巴哥哥
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与广西贸易结构优化研究(1)论文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1)论文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解析
对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新思考
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对策分析(1)论文
“无需意思表示之法律行为”学说评价
浅议“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之存在
论经济全球化给昆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论文
厦门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研究(1)论文
基于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度探讨(1)论文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讨(1)论文
南阳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论文
完善我国的民法理论体系离不开物权行为
谈《晏子使楚》的教学要点
抓“只好”教《晏子使楚》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二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五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三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A、B案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八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二
《杨氏之子》A、B案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