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进路探索

浅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进路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进路探索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学 学科建设研究 进路

论文摘要:从狭义上看,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就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抽象和综合,使之成为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学术界对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也涌现出一些独创性的见解,这是令人可喜的一面。但是,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这些成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还只是零碎的看法。本文在对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可能进路,以期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视角。

广义的学科建设是指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使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同时,要集中人力、物力,对若干个重点学科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在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本条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进行建设,形成优势和特色。具体地讲,学科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学术方向、学术梯队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狭义的学科建设则是指明确界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边界,确立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构建它的基本理论、范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从狭义的角度上看,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就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抽象和综合,使之成为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拥有一些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出版物和期刊;成立了不少的职业教育学术研究机构,同时授予了职业教育学的博士点和硕士点等。但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目前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特别在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方面还非常薄弱。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来探讨和分析未来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可能进路,以期能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

一、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

职业教育研究既包括针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包括为了建立职业教育学而专门进行的理论探讨(为了更好地区别这两者,本文采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狭义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对应)。刘诗能在《围绕四个意识:对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省思》中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问题意识朦胧,缺少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二是学理意识萎缩,缺少对于职业教育原理与法制的深人研究;三是方法意识淡漠,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四是创新意识干瘪,缺乏理论创新且很难给政府决策与职教实践提供指导。回顾近五年来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所进行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争议;对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讨论;对职业教育学学科身份的争论;对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参见余婉娜《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但是,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这些成果也存在着不足。它们或者是在原来的理论框架内增添了一些新内容,或者就原来理论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但能够对整个学科产生推动作用的突破性成果并不多。一门学科的发展,关键是要看是否有新事实的发现、新理论的形成或新方法的产生。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虽以学科的形式出现,称之为“职业教育学”,但其学科地位在学科同行中一直备受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无法确立自己特有的研究范式,无法使自己与其他相近的学科区分开来。纵观近几年来有关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覆盖面不广,很多甚至是简单的低水平重复;二是部分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者盲目追赶研究潮流的倾向,不能很好地立足于本国、本学科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三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学科意识相对薄弱,缺少有突破性的创新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既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也无法像哲学等其他成熟的社会科学那样拥有自己严密的学科逻辑体系。因而其学科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等一级学科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面临着学科危机,“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科表现出的危机有所差异,但学科危机是伴随学科制度化发展的一种普通现象”。职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其学科建设研究或多或少必将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范式、理论构建等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随着跨学科交叉越来越显著,各社会学科之间的研究边界趋于模糊,很多社会学科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独特的学科立场并非易事。从微观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学本身的许多理论问题还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等。正如徐国庆所说的,目前很多所谓的“职业教育理论”其实并非理论,缺乏深度与逻辑是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的一大弊病。相信每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都和我一样热切地想知道,我们应采用什么思路或方式来进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以摆脱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面我们将对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可能进路进行分析。"

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进路探索

(一)以借鉴为前提通过借鉴丰富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

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借鉴引用国外的多,本土原创的少,同时“对其它学科研究成果过分依赖”。的确,尽管中国的职业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原始教育,但作为学科的职业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却离不开西方的模子。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也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特别在课程的研究上,比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及日本的产学结合等。同时,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有关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也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借鉴了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普通教育学和整个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可以为职业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借鉴研究容易显示出一种倾向,即倾向于往高处借鉴一门声誉更高的学科”。鉴于借鉴的局限是借入学科容易囿于借出学科本身的局限性,职业教育学在教育学等一级学科的烛照下,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系统、话语体系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并非易事。此外,很多学者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的“引进”和“借鉴”持一定的批判态度。但笔者认为鉴于目前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还非常薄弱,所以很有必要吸收和借鉴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在职业教育研究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没有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启示就没有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建立;没有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为职业教育学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成果也没有今天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应该说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学要完善和成熟仍必须要以借鉴研究为前提,这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进路之一。

问题的关键不是借鉴的好坏,而是要把握好借鉴的“度”,多大程度的借鉴才算合适,如何借鉴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服务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借鉴研究中需要仔细掂量的问题。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研究者们有理论原创意识,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理论建设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既要处理好传统的职业教育理论与现代的职业教育理论的关系,又要关注职业教育外来理论与本土理论的关系,还要把握好职业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与继发性研究的关系,同时还要有批评性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即在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理论进行理性审视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突破现有的思维方式、研究范式、方法体系等的束缚,尝试从新的视角来进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

(二)以问题为中心围绕学科建设问题展开创新性研究

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不能脱离问题而存在,必须走“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职业教育学的问题包括两类,即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这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甚至有时是很难区分的。所谓学科应当建立在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交汇点上,主要还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和研究来带动和促进基础理论的建构。对于学科建设而言,理论研究是根本的,但只有建立在经验问题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才有价值。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研究者要进入行为者的意识,才能了解什么对他们是有意义的问题。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日益融合,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可以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而形成问题研究的专业性视角,即学科研究视角。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问题研究必须要从职业教育学的学科视角出发,这样才能有利于明确自己的研究视域,避免研究的盲目和泛化。我们不能抹杀开放的多学科研究对发现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问题所产生的效果——有时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内部规律的独特性,作为职业教育学的专门研究学者必须要懂得从众多的视角中选择最适合的视角,即职业教育学学科视角。只有站在专业的学科视角来选择问题,才能使职业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看,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以实际需要为动力,但学科问题的学术性与现实问题的有用性是无法完全统一的。学术的东西不一定能产生直接的实际效用,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学术价值。比如,探讨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无多大作用的,这也有一定的根源。更多的时候,这种纯理论的职业教育研究要追求的并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要获得学术领域的认可或是一种学科建设的价值。目前要建立职业教育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不太可能的,但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关键是需要研究者有一种问题意识。职业教育学的不成熟恰恰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现在很多问题还在酝酿之中,没有形成定论,这给研究者以很大发挥的空间,是一个职业教育研究创新和突破的辉煌时期。一门学科或一个研究领域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人提出问题,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提出问题。正因为现有理论框架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疑问,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且可行。找到研究的突破口,提出问题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研究的进路。"

(三)树立职业教育学学科意识展开学科对话

事实上,今天很多成熟的学科最初都是借助于其他学科的话语而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阔的领域,职业教育学也必定要与其他各学科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研究者要跳出有限的视阈,展开学科对话,从不同视角来看待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各种问题,使职业教育学健康、健全的发展。关于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进行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这一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站在其他学科的立场来建设职业教育学科,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职业教育学当成一个研究领域,一个其他任何学科都可以涉足的领域。他们以职业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作为依据来说明问题,比如职业教育心理学即是心理学在职业教育学上的应用,同理,职业教育管理学也是管理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科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职业教育学的学科群会越来越庞大,研究成果也必将越来越丰富,至此,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就会水到渠成,地位牢固了。另一种观点主张要站在职业教育学的立场去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职业教育学的独立地位作为学科发展的本源。他们认为必须把职业教育学当成主体脉络,是根基和树干,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慢慢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用职业教育学的立场逐步涉足到其他领域而产生相应的分支,这样职业教育学之树才能常青,枝繁叶茂。尽管前者受到很多非议,认为这将使职业教育变成一个研究领域而非学科,但这却是一个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笔者认为要摆脱这种尴尬就必须树立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意识,同时在借鉴和转换其他学科知识时,要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对于职业教育学来说并非都是确定不移的,它们能否为职业教育学做贡献,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实践的验证。学科的交叉能力是衡量学科内在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在进行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时要注意其学科的发散性和收敛性,正如库恩所说:“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事实表明,在保持职业教育学学科身份独立的前提下,及时与其他学科展开对话,把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职业教育学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是明智之举。

学科发展的规律要求职业教育学必须要打破固有的学科结构和体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正是由于职业教育学是一门“后发外生型”的学科,再加上职业教育学本身就是典型的涉及多学科的一门“融合学科”,所以很容易吸引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来进行研究。这些原来从事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在探讨、研究职业教育时往往带有原来学科的痕迹,跨学科研究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几年来,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探讨有逐步多元化的趋势,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进步。但如果过分强调多元化而忽视了共性的东西,就会使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在貌似繁荣的理论霓虹灯下逐步迷失自我。职业教育学的跨学科视角研究必将给职业教育研究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同时也要提防职业教育学被其他学科“异化”、“同化”甚至“边缘化”,在多元理论格局并存的基础上,保持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四)构建职业教育学独特的学科话语系统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职业教育学话语具有开放性的品质,所谓话语的开放性是指职业教育学学科话语是反霸权的,是一种以多元对话为基础的话语。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研究没有什么“门槛”,任何对职业教育发展有兴趣或关心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话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如果从学术的角度,从学科发展的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隐藏着相当的危害。目前我们在描述、解释、预言职业教育现象或者进行职业教育研究时所用的语言都过多依赖于现有其他学科的惯用语言,缺乏创造性地建构职业教育学的独特的话语。事实上,现有的公众话语甚至学术话语并无法很全面、透彻、准确地与一些独特的职业教育现象相符合,这种包罗万象的研究话语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科的解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学独特的话语关键是要明确概念体系,因为概念体系是整个学科话语的基础,同时要规范职业教育研究的专用话语,使研究者能够在丰富、清晰的概念体系中进行对话和研究。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依靠职业教育研究共同学术团体的力量,从专业的角度来构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话语。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不是简单的对职业教育现象进行经验总结,并不是任何人对职业教育产生的一些观点和想法都可以形成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不可否认,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大众话语可以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些素材,但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学作为-I']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独特话语和学理规范,职业教育理论的提出需要有一定职业教育学理知识的积累和专业学术修养才能完成。二要摆脱对西方“完美话语”和其他学科“经典话语”的过分依赖,转而构建基于中国职业教育学专业视角的“本土话语”。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密切联系,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那种过分依赖西方职业教育的霸权话语来诠释中国自己的职业教育的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同理,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且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学科,其学科话语必须要摆脱哲学、教育学等强势学科的话语的控制。在其叙述的方式、概念的表达、原理的诠释和逻辑的展开等各方面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三是要正确处理学术话语与日常话语的关系,注意职业教育学话语的独特性和多元性的统一。我们在追求职业教育理论表述的严谨性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话语的灵活性,增强职业教育理论的亲和力和启发性。追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规范迫在眉睫,但这决不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学科话语可以脱离平民大众,走一条孤芳自赏的不归路。相反,职业教育学学科话语必须要与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者要从专家的立场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学的独特话语,同时还要肩负着把这些话语灵活生动地诠释给职业教育实践工作者和其他领域的学者甚至是普通大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品质,使职业教育学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没有门的房子
猫并不笨
地球生病了
小鱼的自述
20年后的我
光阴似箭
未来的马
20年后的科技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大话“悟空”故事
学习的苍蝇
别让地球成为火星
老鼠“督督”去旅行
我想发明的智能雨伞
未来的飞船
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城市应急综合管理改良思辨
一季度经济:总体向好 稳中有进
企业基层工作如何顺应当代经济发展
基于因子分析下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探索性研究
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
城市活动策划对城市经济的深远影响
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
2015年一季度内蒙古经济运行情况
商业竞争企业项目招投标体系完善管理的内部优化研究
浅析汽车行业产品的服务营销模式
试论新时期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诉讼战略研究
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建设
适应新常态,需要新思维
适应经济新常态 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游褒禅山记》中心思想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春景诗歌改写
《赤壁赋》课文背景知识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作背景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文相关人物简介
《赤壁赋》教学设计之四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词语解释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修辞分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文景象对比
《赤壁赋》古今异义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心思想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一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二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