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前新疆职业教育农机化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新疆职业教育农机化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当前新疆职业教育农机化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论文关键词:农机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机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会对农业机械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针对新的形势,分析了当前新疆职业教育农机化专业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专业地位、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对这些问题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水平,以改革采迎接挑战。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已全面迈入以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时期。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农业机械化在内涵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农机化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改革和创新农机化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机化技术人才,以适应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1 当前职业教育农机化专业存在的问题

1.1农机化专业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所认可,但由于传统和习惯,农机化的专业地位在新疆地区还没有真正确立。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原来大多设有“农业机械系”或“农业工程系”。但由于近年来,招生和就业一直困扰着整个农业工程学科,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多年办学的基础上。以农业工程这一工科专业为生长点,不断拓宽学科领域,生长出众多的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交通机械等属于工学门类的专业,虽然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学科的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的名称不相符,使得真正的农机化专业逐年萎缩。同时许多农业机械中专学校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或与其他院校合并为综合性学院,或升格为高职学院,中专层次能保留的只是少数。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学校2002年3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阿克苏地区原农业学校、财贸学校、卫生学校、文化艺术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六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拓展新专业,原农业机械学校合并后成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水利系,农机化专业作为原主打专业现已基本停止招生。截止目前,全疆各地州农业机械中专学校中已有昌吉、博州、伊犁、阿勒泰、哈密、阿克苏、和田转制或合并,农业机械化专业的调整和削减过于集中,对新疆今后农机化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在对农机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各地虽做过一定的探索,但主导思想仍定位在面向农机事业或企业单位,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干部上,这与目前农机化的服务范围、形式和岗位群是不相适应的,也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不相符。随着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管理和执法功能的加强,新疆对农机化人才的需求将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面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以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新疆职业院校与目前农机化的服务范围、形式和岗位群不相适应,从而满足不了农机化发展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逐年下降。

1.3农机化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社会对农机化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课程涉及范围太窄,与新疆农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采棉技术、园林业生产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畜、禽集约化饲养与草原畜牧业机械以及与农机化市场相联系的农机推广与销售、农机信息化服务等相关知识和能力都相当缺乏,这样的课程设置与现代农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相适应。

1.4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教学内容方面,以我校农机化专业所开课程为例,专业课程,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全国农业学校统编教材,内容较陈旧,南方、北方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这与农机化的地域性是相矛盾的。地域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机化服务的内容也不同,教材内容只有充分考虑农机化服务的地域性,才能构建符合当地社会需求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教学条件方面,农机化专业的实验室存在以下问题:①可供使用、操作的农具太少;②由于农业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原有教具已不再适用。③农机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实训环境太差;④校外实训基地不够稳定;⑤开发和应用农机化服务方面的教学软件太少。

1.5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

人才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多年来,各高职、中职院校农机化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了一定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农机行业工作,他们在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岗位上,相对非专业人员具有明显优势,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各类新型农机在农村广泛应用,他们又普遍感到知识的不足与滞后。通过对近年阿克苏地区农机学校农机化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学校虽然学到了一定的农机化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维修等技术水平较低,动手能力差,遇到实际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2)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农机化发展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农机化发展的步伐,导致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际不相适应,面对大量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

(3)因课程设置的原因,学生对农业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农机应用与农艺脱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的管理与应用。

(4)学校对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做得不够。因基层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培养知识面广,适应力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

2 采取的措施

2.1确立人才市场化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配置同其他资源一样,将通过市场来配置。因此当前必须转变理念,确立人才市场化观念。凡是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就是职业教育应该培养的人才;应该围绕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知识结构,不应拘泥于原有的传统和观念。当然,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培养目标的确立应有预见性和超前性。

2.2调整农机化专业的课程设置

目前设置的农机化专业仍以种植机械为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机化专业人才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就应以广义农业为服务对象。农机化应从过去侧重的种植业和田间作业机械横向发展到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机械化,纵向扩展到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及销售的机械化,这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工科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使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应适当增加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和设施农业等相关课程。

2.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新型农机技术和机具的不断出现,现行教材总体上与农机化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学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组织教师编写有关的实用技术教材,赋予老教材新的信息,合理增删内容,增加应用性课程,在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2.4注重提高职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实施职业教育,要求教师集理论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一体,在专业教学中打破理论、实验、实习的界限,把其合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时进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还可通过派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来提高教师素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的心
一个愉快的星期天
洗碗筷
妈妈“您辛苦”
我帮妈妈扒耳朵
做幻灯片
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
正月十五焰火晚会
初冬校园寻访记
石榴树
喜欢吃的水果
身边的小事———吃药
活泼可爱的小狗
我喜欢养花
精彩的排球赛
浅论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霍兰德职业人格测试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探索
试析经济落后地区高职英语校内实训教学的探索
论析农业高职院校班主任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以人为本切实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浅析职业教育中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与方式
浅谈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渗透式"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
浅论适应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
浅析高职德育课程改革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注册数量日益减少的经济学论析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
关于霍兰德理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浅析心理疏导角色作用——基于高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教我“下水”去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拾絮
《安塞腰鼓》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课堂焕发审美的光辉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安塞腰鼓》课后反思
教研,有一种力量叫唤醒
《安塞腰鼓》的寻美活动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安塞腰鼓》说课稿
《安塞腰鼓》教学案例描述
情景教学法──《安塞腰鼓》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