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4

浅谈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影响

"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环境 影响

论文摘要: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经济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及时准确地对金融危机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决策和判断.本文对金融危机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环境、文化环境、招生就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切实做好高职生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市场,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企业生产减缓、停顿,甚至倒闭破产。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也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说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严重的、深远的。

1.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环境的影响

1.1金融危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引致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需求情况直接受制于各个企业对各种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情况具体说,如果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就大,这样就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适合各个技能岗位的优秀学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的需求也就随之良性地增大了;相反,如果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萎缩,失业人数逐渐增多,就势必加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这样学生对在校教育后就业的信心降低,从而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数量的需求也就随之不断减少了。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混乱、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急剧增长、全球经济放缓,而外部需求的减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因素使我国经济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减少,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引致需求降低,从而给高等职业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居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凸显,选择教育质量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好、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强、就业面广的社会心态剧增。面对这种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应作出内涵发展的应对,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发挥出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与特色,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适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1.3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环境的理性预期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接受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它具有投资的共性。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投资是否值得,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成本支付与教育未来预期收益的大小比较。首先,从成本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国家财政大约承担四分之三的培养成本,学生本人承担四分之一的成本。其中学费、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构成了学生家庭投资教育的全部成本;其次,从收益角度看,尽管学生家庭负担了不菲的教育成本,但几乎所有家庭还是愿意花费这样的支出.这是因为教育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受教育者身上获得收益,这种收益包括受教育者在未来获得更多货币收入及非货币收入,后者如较好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较高的社会地位及个人可持续发展潜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最后,从风险角度看,教育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依然存在投资风险。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风险、预期收入风险、专业风险等都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一切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金融危机的世界背景下,一方面教育投资的绝对成本基本保持不变,但由于居民家庭预期收入下降而使教育相对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教育预期收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悲观社会心理预期,教育的预期收益在下降。同时由于金融危机,教育的风险成本在扩大。总之,金融危机使教育成本和风险增加、教育预期收益下降、教育投资最大化利益下降、家庭投资教育的热情与信心下降,大众对教育的消费将更趋理性,金融危机将使高等教育投资能力下降。

2.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

2.1金融危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回归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年开始的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迅速增长为主要标志,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另外.同家已经启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决定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得到'r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称赞。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时至今日,我国高校在校生数增长了5倍,但历史不会重演。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又形成了巨大挑战。与10年前相比,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很低.为高校扩招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国家政策也支持银行大量贷款给高校建新校舍,以适应迅速膨胀的办学需求。现在.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过快、办学和教育经费紧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社会需求又处于低迷状态的阶段,使我们对当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理性的回归,不再一味地赞扬和保有乐观的态度,认清了金融危机下高等职业院校面l临的问题和挑战

2.2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的反作用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动因源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最直接的动力还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社会生活的调控力度,政府先后出台了两年内四万亿的托动内需计划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振兴的要求,政府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存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早日实现经济复苏,解决事关民生大计的就业问题.政府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从舆论导向.以及经费投入上.都会给予高等职业教育以更大的支持,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示范专业建设和开发、课程细化调整、职业发展规划拓展教育、校园先进设施设备、虚拟化网络教学平台等文化领域的建设。

2_3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方面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2.3.1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影响。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当下企业的需求更偏向于高技能和实用性的人才,这就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各个高校最缺的是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即应用型教师。"

2_3.2办学模式的转变。金融危机下高等职业院校应从单一办学向多元化发展办学模式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学养学的模式难以支撑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从单一办学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3_3专业调整和课程内容改革问题。这些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几乎都设置了一些热门专业,如财政金融、会计、外语专业、工商管理等。金融危机中,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金融人才,下岗最多的恐怕也是金融人才。对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专业方面的调整外.高职院校还要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培养金融危机环境下社会所紧需的人才。

2_3.4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欠缺。目前,我国职业发展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及整体规划,由此出现了盲目报考高校、盲目就业等一系列现象。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择业盲目的问题尤为突出。

3.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就业环境的影响

3.1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招生环境的影响

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与经费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人就业发生困难,很多家庭收入减少,这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这样家庭的孩子.可能就不会选择上学,而是出去打工减轻家庭的负担。另外还有一些人,对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后的前景没有信心,认为上学和不上学一样找不到工作,所以也放弃了上高等职业院校读书的想法。根据上面的分析,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招生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但实际情况也不全是这样,一些高中毕业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选择到高校来读书:一些企业的员工应不适应金融危机下企业对员工工作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到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定期深造等,这些都给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对高等院校招生问题的影响。

3.2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中国金融体系也不能幸免,对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回避,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人们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企业用人需求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歇业,给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减速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四是大批的农民工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返回原居住地与高职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趋于严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死亡和复活
泡泡梦
我的家乡
我的好爸爸
蜗牛与黄鹂
布偶小猪
暑假的烦恼
兔兔历险记
小蚂蚁
有趣的孙幼军爷爷
可爱的小海豚
好心人
春天的校园
可爱的小鸟
奶奶中计
研究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先进事迹材料
热水器行业广告投放情况调查
关于就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徐思晨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非公有制造林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
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街道)
2009年城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下岗青工再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9年暑假环保社会实践报告
乡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监督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2004综合治理先进材料(通信)
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1)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
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1)
积极探索 认真实践 努力做好经济责任审计(1)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实施与完善(1)
政府审计发展十大趋势(1)
美国IT审计最新进展(1)
发挥内审职能 提高依法治校水平(1)
管理审计初探(1)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思考(1)
审计监督:如何应对国库集中收付改革(1)
找准定位 强化发展“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1)
关于内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1)
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1)
试论我国国家审计领域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对策(1)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四
李吉林教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细读体验,升华情感——《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丑小鸭》教学构想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