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7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

论文摘要:新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lf前的就业形势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所以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应该要形成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体制。

一、引言

随着近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越迈越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高。各高职院校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出口畅才能入口旺”,学校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保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如今学校每年都有几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只有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了就业,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所以,各高职院校都应把指导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头等大事来抓。

二、准确把握就业指导工作的定位

(一)明确本校自身特色

作为一名指导学生就业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本校的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自身的个性,以避免层次错位,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学生“滞销”情况的出现。首先要从我们的就业工作观念入手,正确把握住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可继续发展的专门人才,而高职院校则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就明确了高职学生的教育是“理论以够用为准”,侧重的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高职本质,充分掘其内涵,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人才。

(二)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注重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突出就业理想、就业道德、就业知识的教育和求职就业、开拓创业能力的训练。

2、援助性原则。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计划、选择、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4、实践性原则。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和学生家庭的联系,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5、系统性原则。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各科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各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的渗透,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育人功能。"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一)做好市场调查,培养对口人才

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克良认为,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己经过剩,现在的局面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是学校培养的不是适销人才。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实用英语、工程建筑、现代文秘、旅游饭店管理等等,市场需求量都很大,有的地方部门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甚至供不应求。

究其原因,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对口学生就是制胜秘诀。各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一方面开展市场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则组织校内外专家和学者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论 证,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调整和设置的国

要依据。

(二)强化就业导向,鼓励与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很多职业技术学生都认为证书是员用之物,其实我们应该指导他们正视理业证书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性,这好日是人的仪态外表,在求职应聘时尤为亘要。固然,我们不能光靠证书吃饭,谁是我们不能否认证书的“敲门砖”作用各种证书一直是社会衡量学生含金量郎准之一,尤其是对于高职,实行学I3 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 鼓励“一专多证”,是主动适应就业哥 求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 为导向,面向市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红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针又性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h快就业就是就业导向的实践运用。高取院校应提倡学生在保证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相近职业的资枯证书,做到“一专多证”,增加在就业市

场中的祛码。除了有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如果毕业生手里有好几本其他证书,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定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一方面应为学生考证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应做好考证服务工作,包括组织报名、提供培训等等。高职学生以考证为自己的就业加码,对相应的训练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考证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强化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从而打响学校毕业生“品牌,’o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

1、苦练内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学生就业的内因,即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环境适应性,等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业绩,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

2、加强与企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

职业能力培养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同时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自我认知与个性指导

3、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认{ 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以对学,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进而帮生 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学生能够」 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 己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定位,从而避免刁 择业当中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眼7 手低,最后只好盲目就业等现象。

同时,在就业工作上,指导教师y学生应加强个体指导。根据学生的个寸特点,目标及能力特长,通过对学生i行职业测评,增强学生“职业”及,’l业化能力”的意识。“量体裁衣”式的乡 导工作,才能为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乖和职业生涯规划。否则,“回圈吐枣”j 的大众化就业指导,只会导致学生就J方向迷茫。

4、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事实上,临近毕业时进行的求职车导己经属于临时抱佛脚了,只能期待飞产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短期交果。我认为,要想以学生为本,以就l为本,真正使就业工作产生实效,可育需要做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应该提前。朔我所知,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在学生大三上学期开设一门课程即《大学生职业月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生此时己为找」作而心烦意乱,怎么还会有心思花费名听取指导意见?因此,在我看来,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应该提前到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完成,而毕业育的求职辅导工作也不应一味地讲授,豆需要增加一些诸如“成功毕业生求职绍验与教训座谈会”、“成功职场人士谈女}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及“如何实珍自己的职业理想”等内容生动且富启芳意义的活动。

四、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心工程”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

就业心理辅导是针对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坯惑而提供的指导与服务。高职院校应努力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推确自我评价,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砍择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l}除被动、依赖的就业心理,树立市场竞争意识,主动就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学校可以通过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误区,如功利心理、自卑心理、自大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适应能力。

(二)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自我认知不准确

学生缺乏自我认知,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具体表现为:一是择业期乏望值过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a便利、住宿条件是否优越等作为选择标三准。二是缺乏艰苦创业、从基层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不愿到艰苦而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基层岗位工作,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三是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i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 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社会因素影响

:第一,薪酬不高。在现今社会,薪:酬的高低不仅在物质上给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消费能力,而且成为体现大学生 个人价值的指标。

「第二,由于受传统招聘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有标准的身高和出众的体形容貌,这就人为的 给广大“相貌平平”的专业毕业生产生 就业应聘的心理障碍。

第三,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人 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 其是在服务行业,工作世界纷繁复杂, 这对于阅历尚浅、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 鉴别和抵御能力差的毕业生来说,在心理上无法适从,由此引发心理问题。

(三)心理调节方法

结合行业特点,进行职前就业心理指导,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 中所谓重大的抉择。要孕育真、善、美 的感受,持有良好心境,构筑完善情绪 J清感。排除诸如不满、愤感、嫉妒、焦 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 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 终生职业”的择业、就业观。建立新型 就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跳 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第二,合理确定择业目标。择业目 标的确立是维护良好就业心理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身体条 件、兴趣特长、性格气质和能力水平, 尽可能让择业的目标跟岗位的要求相统

第三,做好职业的耐挫心理准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面向服务行业,这时我们要教导学生学会忍耐,始终把道理让给对方,在客人面前始终保持平静、恭谦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结语

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就业指导队伍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而学生的择业观教育不是一墩而就的,仅仅在毕业前下点“毛毛雨”是解决不了他们的思想症结的。我们必须长期对学生的技能、认知以及心理进行辅导和培养,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密切联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工作的成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骑自行车
一次快乐的郊游
母亲的爱
春天来了
家乡的桃梨观赏园
我的三个名字
盘古开天辟地
走亲戚
我的家乡开封龙亭
找春天
妈妈我想对你说
寻找春姑娘
难忘的元宵节
美丽的青岛
我想对圣诞老人说
煤矿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总结
在“十佳廉政公仆”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的讲话
大学生寒假钢铁公司实习报告
记稽查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
寒假实习报告总结语
2011年青年教师培训体会
埋头苦干 岗位建功--社区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社会实践学习报告
2009年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名教师培养工程”阶段性工作总结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
高校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探讨
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我国的理性选择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论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有职能
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际应用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审计的影响
独立审计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弊端分析
我国自然资产审计问题探析
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建设项目概算审计的几点思考
博弈——会计准则生成的规则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四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画风》教学设计之六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画风》教学设计之五
《画风》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教学设计之七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之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