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

关于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

"

论文摘要:速滑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要从少年儿童时期抓起。在抓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密切结合专项特点进行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等基本功训练,为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和将来创造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速滑弯道技术;少年儿童运动员;技术基础训练

l前言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过阐述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在速度滑冰运动项目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文章,但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如何学习掌握弯道滑跑技术基础训练的文章不多。即便是未来的世界冠军,也是从小抓起的。初学速度滑冰的小运动员将来无论从事速度滑冰专业训练,还是短道速度滑冰专业训练,都需要掌握精湛的弯道滑跑技术,日后才能滑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对于业余体校的教练员来说,有必要针对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弯道技术基础训练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笔者多年从事专业和业余少年儿童速滑训练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的一些看法,与同行们共同进行探讨。

2陆地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

作为一名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学习和掌握速滑技术的基础是速滑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训练,要重视陆地弯道技术的基本功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密切结合专项特点.进行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的训练,更应注意少年儿童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1柔韧性训练

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中,要重视和加强掌握速滑弯道技术所需的运动器官专门柔韧性训练。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的练习形式,有爆发式和慢张力式2种,笔者认为慢张力法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训练中值得推荐。少年儿童时期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如果速滑运动员每天都坚持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和在训练后的整理活动中做各种主动的和被动的、静力性的和动力性的柔韧性练习,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2.2动作协调训练

在弯道的技术训练教学中,动作协调性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员对完成弯道滑跑动作的空间感觉和肌肉感觉,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双腿动作协调关系,提高其协调能力,使运动员技术动作更加准确。提高少年儿童运动员弯道技术动作的协调性,首先应进行全面身体协调能力的练习,如各种球类或自编操的协调性练习;各种徒手弯道交叉步的练习;皮筋牵引做的弯道交义步协调练习;左右脚弯道交叉步的练习(各种徒手的和器械的弯道技术练习);手扶物体做弯道交叉步练习;利用台阶做的弯道交叉步练习等等,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结合。掌握以上技术动作协调练习,使专门性的协调练习得到提高。坚持专门性和专项的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2.3动作节奏感训练

动作节奏感训练旨在培养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对完成技术动作的时间感,提高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神经肌肉反射的灵活性,这是形成合理技术的再要方面。对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应经常用较快节奏和音乐伴奏进行节奏感的训练,如采用做韵律操,使用节拍器和各种口令等等,这样可以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训练兴趣。在进行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教学中,结合专门性和专项技术动作时,教练员除了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外,也可用击掌和哨声来控制运动员的动作节奏练习。

2.4弯道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练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转换的灵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能更快地动员呼吸循环系统的活动能力。

2.5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少儿时期由于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骼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易变型,这一阶段少儿身高相对长得快,肌肉长度比横向增长快。只有在l6~17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才缓慢下来,肌肉的横断面逐渐加大。为了提高少年儿童的负熏能力,可采用单、双腿跳,蹲跳、跨步跳、抱膝跳,跳障碍物等组合性游戏,这样既能提高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又能在趣味训练中达到训练效果。此阶段力量训练安排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宜过高,让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完成即可。只有适合于少年儿童生理发展的水平要求,才能为他们所接受和理解,并能逐渐转化为自身的要求。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孩子从7~10岁之间就开始了速度滑冰的基础技术和基本功训练。一般初级训练大约4~6年左右,长时间力量训练对于少年儿童运动员来说,趣味性力量训练显得更再要了。由于速度滑冰运动项目蹬冰的一瞬间所用的力量为自身体重的140%~175%,所以在少年儿章时期发展和提高肌肉力肇是一项重要训练任务。

2.6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训练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对少年儿蕈进行耐力训练时,采用的方法、手段应全面和多样化,以提高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兴奋性,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的到来。少年儿童运动员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每公斤体重所消耗的氧量多,血红蛋和肌红蛋白的含晕较少,他们的无氧代谢能量物质储备较少,这就抑制了少年儿童运动员速度耐力的适应能力.耐力训练在此阶段应注意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采用改进氧化输送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代谢功能。冈为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会使少年儿童运动员心脏的心壁增厚,这样心肌力量虽然增强了,短时间内运动成绩也会提高,但是由于心腔较小,成年时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在训练时可以采用“追逐换位跑”、“小范围抓人练习”、“看谁积分多”等趣味性训练。少年儿童速度滑冰运动员耐力训练应尽可能安排在空气清新、条件较好的环境中进行,如沙滩、河边、树林等地。

2.7专门性身体训练

少儿速滑运动员专门性身体训练是指在陆地上进行的、整个身体工作的性质和方法尽量和冰上滑跑动作相似的练习,如滑行、滑跳、屈走、滑板、滑轮、弯道交叉走、弯道交叉跳、弯道左右脚压步、皮筋牵引弯道练习、滚动台弯道交叉步走、滚动台屈走、台阶弯道交叉步练习等。对于一名尚未对专门性练习产生浓厚必趣的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来说,上述的训练方法手段虽有实际效果,但仍得简乏味。专门性身休训练较一般身体训练提高了难度,因此应采用丰富、新颖的训练内容激发他们对专门性训练的热情,克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弱点,努力完成训练任务。

2.8专门性弯道肌肉力量训练

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训练中,提高少儿速滑运动员向左倾斜支撑技能和肌肉力黾的支撑能力,足学习和掌握弯道滑跑合理技术的重要保。在进行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把握好训练原则。

a.根据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在教学训练中需要多采用动力性练习,尽量少用静力性练习。

b.少年儿奄速滑运动员在进行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时,多采用跳跃性练习,少用或不用负重练习。

c.采用全面小肌肉群肌肉力阜训练与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d.采用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与心肺功能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e.采用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与分解、完整的弯道技术动作肌肉力量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f.要重视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专门性肌肉群爆发力的训练等。

3冰上弯道技术基础训练

3.1冰上弯道的滑跑技术练习

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冰上弯道技术训练中,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动作,抓好冰弯道技术基本功:运动员左、右腿弯道支撑练习,左右腿走弧练习,弯道的交叉步练习,冰上弯道皮筋牵引练习;掌握以上技术练习后,也可蹬拉重物练习,让运动员提高在身体倾倒的情况下熟练掌握和控制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单腿支撑的能力。学习和掌握弯道滑跑技术,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3.2弯道滑跑蹬冰动作练习

在进行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中,要根据他们滑跑的速度来决定练习场地的半径。应在半径小一些的弯道上练习弯道技术,最好是在冰球场地练习,冈为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腿部专项肌肉力量不够,技术的熟练程度不稳定,滑跑的速度较慢,因此所产生的离心力小,所以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中,不宜在弯道半径较大的速滑跑道上进行弯道练习。"

3.3直弯道的衔接技术

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训练中不能忽视直弯道的衔接技术,应重视弯道技术和直道衔接技术训练。一名运动员弯道技术好与坏,滑行是否流畅,与其直道人弯道的技术好坏是分不开的。入弯道技术好坏对能否顺利通过弯道滑跑起着关键性作用。出入弯道滑跑技术是否正确,对能否合理利用弯道提高滑行速度,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4意念在弯道技术训练中的作用

要让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更快、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除了以上的练习方法外,仅靠教练员的讲授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运动员思维能力的作用。无论足冰上训练,还是陆地训练,都可用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弯道滑跑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头脑中经常再现正确的弯道滑跑技术的视觉表象;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再用语言提示运动员,带着意念练习技术;也可让运动员彼此观看对方的技术动作,相互提示加深记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冰上教学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冰上站立

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中,首先让运动员掌握平行站立的方法。两脚稍分开,两刀平行,通过示范与语言教学手段,把方法与要求讲清楚,队员反复练习解决稳定站立,才能进行踏步熟悉冰性,在滑行达到轻松自如后,才能学习弯道技术动作。

4.2双支撑蹬冰

双支撑蹬冰动作是指自浮腿冰刀着冰开始,到蹬冰腿冰刀蹬离冰面止的动作过程,是蹬冰腿快速展腿以达到最大蹬冰力量和最佳蹬冰效果阶段。少儿速滑运动员要从分解动作开始逐渐掌握。

4.3自由滑行

自由滑行是指蹬冰脚蹬离冰面后,另一脚借助前次蹬冰惯性在冰面上支撑滑行至该腿开始蹬冰前的滑行过程,为下一次蹬冰做准备。在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教学训练中突出一个“练”字,逐步延长单脚支撑、双脚交替滑行,在支撑滑行中体会“重心”左右移动。

自由滑行对支撑动作的要求:a.支撑腿冰刀由外刃过渡到平刃支撑;b.保持鼻、膝、刀成三点一线的滑行姿势;c.身体重心位于冰刀中后部的上方;d.保持两肩平稳,上体朝着滑行方向;e.保持基本滑行姿势平稳,不得上下起伏。

在冰上训练教学中抓好冰上站立、双支撑蹬冰、自由滑行等几个重要环节,可为以后学习较复杂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5小结

以上是笔者20多年来对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基础训练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在进行少儿速滑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基础训练时,还要注重从少儿运动员个体特点出发,培养运动员逐步形成结合自身特点和技术风格的正确滑跑技术动力定型,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教练员在制定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计划时,应认真掌握少儿速滑运动员各种年龄段生理、心理和解剖学特征,注重训练的趣味性;在少儿速滑运动员的训练中应掌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训练培养小队员冰上自我保护意识,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减少冰上伤害事故的发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乒乓球老爸
我真的很棒
我长大了
同桌的“他”
大嘴巴哥哥
如此追星
镜子里的我
我的自画像
班有“五侠”
“刘翔的老妈”,你慢点吧
寒风中,一朵绽放的雪莲
我的好朋友“卢铭”
枫叶赞
我印象最深的人
论经济全球化给昆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论文
浅议“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之存在
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解析
“无需意思表示之法律行为”学说评价
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与广西贸易结构优化研究(1)论文
对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新思考
厦门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研究(1)论文
完善我国的民法理论体系离不开物权行为
基于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度探讨(1)论文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讨(1)论文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1)论文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对策分析(1)论文
南阳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论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A、B案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八
谈《晏子使楚》的教学要点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二
抓“只好”教《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五
《杨氏之子》A、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