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体系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问题,从明确就业指导目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改进就业指导方法等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得以蓬勃发展,学校规模及在校生数量逐年增多,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竞争曰趋激烈。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与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顺利就业,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l、就业指导目标不够明晰
高职院校~般设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但由于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理解为就是给学生联系工作,落实具体单位,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功能,还未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教学计划。此外,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只认识到加强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而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的深层思考,缺少必要的就业指导知识,从而造成短视心理和行为,重服务,轻教育的情况比较严重,忽视对高职生进行择业、就业观念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就业思想教育。
2、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对高职院校来说“生源决定生存”。因此一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招生而忽视了就业,对就业工作在机构、人员和经费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到位现象。由于经费和人员的不到位,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无法保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因而缺乏稳定的、反应灵敏的信息渠道,没有建立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稳定的信息交流平台,阻碍了人才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
3、就业指导教学力度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原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工作及就业指导人员素质还有待改进和提高。首先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课时明显不足,课程设置大都为选修课或一般的讲座;就业指导教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少实践环节和具体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难以适应新时期就业形势和就业任务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实际需要;其次是部分就业指导教师教学水平欠缺,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少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具体工作中针对性不强,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影响指导效果。
4、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形式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普遍存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随意性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等问题。就业指导主要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层工作,只是帮助解决高职生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例如,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就业指导的对象也往往只是应届毕业生,忽视了对高职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社会需求
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的最重要目标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就业。通过就业指导,使他们毕业离校时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二是帮助学生就业稳定。通过就业指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使他们就业后不至于很快失业;三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科学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他们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他们懂得在职业生涯的各个不同阶段,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队伍建设是关键,有了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队伍,才能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和服务质量。要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选拔机制,挑选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就业指导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二是建立由辅导员组成的系部级就业指导队伍,并建立院系两级就业指导网络服务体系;三是给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他们从就业指导工作中逐步具备职业资质,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四是给就业指导人员相应的深入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和考察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市场,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便学院调整专业或课程,增强办学竞争力。
3、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要把就业指导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适当增加课时量,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从新生入学开始直到学生就业,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在不同的时期适时开展职业指导专题讲座,主要包含专业发展方向、实践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与面试技巧、个人形象与礼仪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和就业形势,合理制定求职期望和战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修正职业规划,做好实习前的技能储备和心理准备,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择业及就业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
就业指导工作要以学校为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可聘请社会上专业的生涯辅导机构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和职业规划、形象设计等,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水平。还可以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等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特点,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求职自信心。学校也要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围绕就业指导工作内容,重点开展模拟招聘会、求职洽谈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常规性的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事关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与学校的未来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特长,使大部分学生找到满意并适合自身的职业岗位,才能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办学水平,提高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
- 厨房里的大怪物
- 家乡的桂花酥糖
- 爱
- 我爱我的小台灯
- 湘西美食
- 野菊花
- 灭蚊灯
- 垃圾
- 为自已喝彩
- 美丽的校园
- 对话
- 我爱我的文具盒
- 西安肉夹馍
- 气泡泡
-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 试析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 关于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 关于增强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动因及对策
- 试论“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对于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
- 关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类型与对策分析
- 试析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 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 试析从威斯康星大学发展看独立学院社会服务
- 试论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 试论高师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
-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引进
- 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分析
- 试析省域合作的教师教育的联盟化发展
- 三问“态度”抓住本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例
-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 《我的叔叔于勒》三次“对话式”教学案例
- 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 同情、理解和爱:《我的叔叔于勒》个性诠释
-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个案分析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 《我的叔叔于勒》教后记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对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渗透”的研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讨论为例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从程红兵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看整体风格模式的教学特点
- 画了一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