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见

浅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见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教学实践性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要让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职业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这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和主线。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我们职业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由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导致教学质量差、就业难度大、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的恶性循环。所以,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突破口,突出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以进一步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转变观念,以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学生基础差、课程难度大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差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以适应生源质量的变化,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思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对某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交叉重复存在、某些内容难度过大但又对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等问题,就需要将其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删除重复内容,简化难度过大的内容,优化重组知识结构,构成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系统知识框架。在教学中突破难点和关键点,在系统和全面的基础上。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不同,教学效果也当然不同。根据职业教育学科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基础差、课程难度大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研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建造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全套设备、实训车间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装备,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在教学方法要实行“六改”:一改“满堂灌”为“启发式”;二改“单纯传授知识”为“重视能力培养”;三改“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四改“单一课堂教学”为“课内外结合”;五改“单学科教学”为“多科综合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六改“单一笔试考核”为“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按课题、按知识点进行考核。

(2)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能力考核。由于各门课程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课程考试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应制定一套旨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制综合考试机制。这种新型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上采取考动笔、考动口、考动作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试。如德育课考试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并未降低对学生考核的要求,在题型上体现综合能力的考核。例如,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科目考试既有理论考核,又有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占30%,技能考核占70%,注重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

(1)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概念,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2)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另一方面,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地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凶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此外,还应而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节的前提。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四、优化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效率

(1)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教务处设计课程要讲究科学性,优化课程设置的配套组合关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把实践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

(2)制订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目前,实践教学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是合二为一的,并且实践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次要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专业能力的构成,制订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通过实践教学,在能力上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就明确了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从而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3)继续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必须有相应的课时作保证,这就必须对两类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增加课时的数量要视具体专业而定,对于能力要求高且比较复杂的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可定为6:4,对能力形成相对比较简单的专业,实践课与删论课之比可定为4:6,其他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定为5:5。

(4)重视实习课常规管理工作。教务处必须对各类实习课的训练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认真编制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实习教师要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实习结束时要批阅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考试,评定成绩。实践证明,明确的实习要求、具体的实习岗位、适当的实践教学进度、可行的考核方法、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习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

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就业率,以就业推动教学、以教学推动招生,必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外实训的必要性。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在于岗位技能的培养,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学生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顶岗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于这一点,学生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要求尽早接触社会,尽早到工作单位去实习。虽然有些操作在实训中都已做过,但用于实际还要有一个过程,通过顶岗实习,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培训。校外实训基地则是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如果没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问、实习内容、教学目标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完成教学计划的有力保障。

首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既能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又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实际工作氛围,通过锻炼,在实践中增长能力和才干。其次,对学生的就业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实习,学生增加了实际工作经验,企业考察了学生,学生也了解了企业,很容易形成双向选择。这也是高职毕业生高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原因之一。

(3)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在专业对口的前提下,要对企业进行选择,要避免选择那些把学生纯粹当作劳动力的单位或企业,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专业技术和技能有较大的收获。因此,对实习单位的了解考察,是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一项重要内容。

(4)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保证学生进行丰十会实践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实训基地确定后,要不断进行建设工作,使实践教学基地得到不断的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考虑以下几方而工作:一是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要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日标,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请企业的人员到校进行讲课;还可以选派学校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也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等。这些都是校企沟通合作的途径。二是在学生实习期问。学校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便出现问题随时进行协调解决。三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约束。不要因为学生顶岗实习而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要根据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规则,必要时选派老师到企业带队以强化管理工作。

总之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人员,以培养学生掌握一个工种的职业技能为主。毕业时能胜任相应的生产岗位,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综合的、复杂问题的“职业通才”。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就业,在教学上,我们就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校企结合、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世及效牢,又能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老舍名言而发出的感悟
痴迷成就天才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读《石娃》有感
观《暖情》有感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父爱是一座山
读《信念》有感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朝花夕拾》有感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读《忏悔》有感
平安是福值千金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
关于“两课”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浅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谈《光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几个维度思考
试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思考
浅谈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误区举隅及反思
试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整合多重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效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对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四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三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四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五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