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2
关于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探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论坛 网络交际
论文摘要:网络论坛交际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各种论坛的每个领域里都渗透着当代大学生留下的观点和痕迹。其内容小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很多内容对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借助网络论坛发表着对所在学校、所在社会的消极态度,给自己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安全。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网络交流的影响,各种生活都带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交流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这种网络交际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平衡与宣泄,保证心理健康,但这样可能更容易孤立自己,缩小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自我主义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虚拟的“人际交往”将可以弥补这些欠缺。网络交流可以通过QQ、E-mail、博客和论坛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的进行对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网络交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际心理进行思考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各种网络交际当中,论坛是最容易被学生选择的交际空间。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3]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4]乔虹.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
[5]孙远.青年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说
- 我的爸爸
- 朋友啊
- 我的爷爷
- 我的老爸“书”
- 都怪老师
- 几句话
- 妈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 我的自白
- 我发现了一位“变脸”老师
- 她是……
- 我的爷爷
- 皱纹
- 我的爸爸妈妈
- 老妈缺点竞争赛
-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
- 化工企业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2010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2012年大学生暑假公司实习报告
- 2012年暑假义务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 旅行社暑期实习报告
- 大学生暑期建筑工地实践报告
- 志愿者2012年暑期支农支教报告
- 师范大学生2010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大学生库房及销售部门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大学生暑期社区社会实践报告
- 文化文物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浅谈
-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公共医疗供给实证
- 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 我国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建议
-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
- 控制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 构建西安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 防范和控制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途径
- 我国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思考
- 规避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对策思路
- 治黄的工作需要强化增收节支
- 现金流量的作用与分析
-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加强联通财务风险的管理措施建议
- 《雪》教学设计3
- 《组歌》教学设计3
-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4
- 《海燕》教学设计3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1
-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4
- 《海燕》教学设计7
-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 《组歌》教学设计4
-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2
- 《组歌》教学设计
- 《海燕》教学设计8
- 《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