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教材在师生间的特殊关系

浅论教材在师生间的特殊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浅论教材在师生间的特殊关系

"

论文关键词:教材 师生关系 人文意识

论文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根本要做到一要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使教材成为师生间特殊的对话者。它是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意识,在智慧、道德、身体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审美上近可能接近真、善、美的社会人的关键。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在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此时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应该让学生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加以指导,就可以建立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应该从师生关系出发,从教材出发,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字、词、句、篇的揣摩和体悟,去感知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那么,教师应该捕捉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一、教材在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语文教材(在此专指教科书)是学生接受知识、训练能力、开阔视野的凭借物,它在内容上包容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在形式上体现了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规则,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作为教师就是通过教科书来向学生传达知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的[1]

(4

5)。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并没有完全放下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子,在教学中仍然是重程序(解题——概括大意——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点——布置作业),重技术(如记叙技术、描写技术等技术),而学生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也没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没有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的课堂依然是教师讲为主,学生不愿看教材,不了解教材。所以,师生都应该重视教材在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以教科书为主,吃透教科书,其他教参只是作为参考与借鉴;作为学生,也应该读透教科书,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但现在的教学教科书却遭到了师生的冷遇:教师对教参的关注过犹不及,学生则把大部分的时间耗在题海战术的训练中,对教材持视而不见的态度。所以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或是教师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或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活跃了,个性张扬了,但提出的却是不是“问题”的问题,所回答的问题与要研讨的话题之间,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风马牛不相及,绕开了教学的重难点,甚至游离于教材,随兴所至,随心所欲,表面上热热闹闹,如在合作,似在探究,实则华而不实,结果文本中文质兼美的语言变成了学生课后练习的知识点、训练点,文本中的人文教育也变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没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反映在教学上就是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三、新教育背景下,教材与师生的关系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材观,不仅把教材当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还必须把它当作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当作师生间的对话者,这样教材才会常读常新,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到文章要表达的真情实感。《读者》杂志创办二十年来,长盛不衰,被称为读者现象。《读者》常务副主编胡亚权在回顾《读者》的文章中曾这样说过:“编辑部从没有把《读者》当作48页印刷纸去对待,而是把它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培养’。我们把《读者》人格化,努力使它有思想、有追求、有风骨、有情致、有志趣、有格调、有性格、有风韵,有自己是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幸福家园,有自己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祖国。她简直是一位中国公民。这就是读者成功的根本原因。”[2]

(5

4)《读者》的成功正是《读者》与读者对话的结果。因而,教师要使教学成功,也应该像《读者》杂志的编辑部把《读者》人格化一样,把教科书中的文本人格化。既然如此,如何才能使教科书人格化,让文本成为师生间的对话者呢? "

四、教师如何使教材成为师生间的对话者

首先,教师必须要认真细致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的掌握作到懂、透、化。即弄清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重点的字词句,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难点,并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进而将师生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感情、科学性融为一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用自如地掌握教材,到课堂上能用大量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材料。”[3]因此,教师钻透教材后,还应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多读一些参考资料,猎取更多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应对突发事件(指课前没想到学生会提到的问题或做出的答案)时才能左右逢源。

其次,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出切合实际的教案。参考书中的教材,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只适合写教案的老师,因而我们只能参考它,使用那些适合自己实际的部分,不可全盘照搬过来,只有有了符合实际的教案,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再次,教师要唤起学生做好课堂主人的意识。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有学生意识,这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人”,还学生人的权利。现在的教学,教师基本上做到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大多数的同学却没真正地当好课堂主人。因而,还需要教师指导他们,让他们转变以前课堂上只会听记的角色,让他们意识到教材其实就是一个思维敏捷、睿智的思想家,进而引导他们学会研读教材,做好预习工作,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做好课堂主人。

总之,我们老师经常抱怨没有时间来研究教材,学生经常埋怨没有时间阅读书籍。其实不是没有时间去做,而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理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它的精髓,因而都把时间耗在不必要的环节上了,比如学生的练习,练习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练习应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但我们的课后练习大多是那些老掉牙的习题,结果加大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教师与学生彼此不能理解,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的能力依然是原地踏步,教师和学生都白累了一场,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引路人,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语文既是语又是文,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那才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的“文”是通过对“语”的推敲、揣摩中悟出的。

参考文献 [2]陈秀娟.语文教科书是一位特殊的对话者[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

(3).

[3]启扬,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M].扬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小河
一起恶作剧
清明节
我和妈妈做水果拼盘
坐着汽车会老家
有关植树节
让妈妈轻松点
路灯
我是个小侦探
压岁钱的传说
第一次写
植树
菊花
儿时的趣事
梅花山看梅花
煤矿培训工作总结
社会实践学习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埋头苦干 岗位建功--社区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2011年青年教师培训体会
在“十佳廉政公仆”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的讲话
2009年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名教师培养工程”阶段性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总结
大学生寒假钢铁公司实习报告
寒假实习报告总结语
记稽查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
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我国的理性选择
建设项目概算审计的几点思考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有职能
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审计的影响
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
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际应用
独立审计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弊端分析
高校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探讨
浅论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要求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博弈——会计准则生成的规则
我国自然资产审计问题探析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四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五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八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六
《邮票齿孔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五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四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