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铁路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办学模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论述了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更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以教育思想创新为主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注重高职特色和教学质量,探索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创新和创业精神。就铁路职业教育而言,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应本着面向铁路、面向社会、面向建设、面向管理,以培养服务铁路一线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宗旨。这一培养目标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化定位,在人才层次上定位为:高等;在人才类别上定位为:铁路相应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服务范围上定位为:铁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服务层面上定位为:铁路一线与社会基层;在毕业生水平上定位为:能运用铁路行业现有技术;在对从事工作的任务职责上定位为:改造、运行、实施;在特色上定位为:在

一、两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

二、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上,应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培养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体;在人才素质目标的构建上,应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要求。

1.基础知识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专业的数学、材料、计算机基础和力学等基础理论;二是扎实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如机械专业的机械设计、电工电子与控制、机械工艺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知识基础;三是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文化、市场等知识。

2.基本技能的要求。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技能两方面。如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工程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的技能就是机械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文字处理技能、电工电子的基本技能就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技术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相辅相成,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两个必要基础,是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双翼。"

3.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这是人才总体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即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二是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各专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各自的特色。如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提出了突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软、硬件维护的技术应用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式

铁路高职院校应依据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建立起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重视实践、实训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尽可能接近1∶1。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

首先,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按能力培养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采用初步培养、单项强化训练、综合提高的三段式递进培养形成。其次,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宗旨,从铁路建设和发展所需的职业岗位(群)入手,按照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要求,设置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进而选择设置“够用的基础课和必需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性、主体性和“教学做合一”;并把产学合作始终作为人才培养的必由途径。第三,采取“双证制”培养模式,即学院发毕业证,同时要求学生拿到劳动部门和铁路部门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构建突出核心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学校与铁路企业共同确定毕业生核心职业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确定相关能力,组织核心课程,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第五,根据铁路企业对人才类型和素质的要求设置专业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能力本位,按培养重点职业能力的应知、应会要求,组合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构建教学模块,实行按模块、分学段(一学年分四学段)培养,学生从上一学段进入下一学段学习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第六,按照理论→集中实践→理论的思路,构建“三明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

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积极与铁路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应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优良的工程环境和实践条件,在铁路企业中安排较长时间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以企业中普通技术人员的身份深入生产工程现场,熟悉企业环境,了解工艺技术,直接参与技术攻关和生产管理工作。学生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既能拓宽和深化专业知识,又能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

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校不但要增强市场意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转变人才培养的质量观,而且要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企业将会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信任,人力资源的开发将会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考试亦由单一的知识继承性考试逐步转向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的考核,考试方式开始由闭卷笔试一统天下逐步转向多样化。但是,高职高专院校的考试考核方式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的改革。"

1.对课程进行分类考试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以认知为主的理论课程(如数学)要以“考核应知、理解、会用”为重点;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如计算机基础)考试研究要以“应知与应会考核并重,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测评”为重点;实践课程的考试研究要以“技能、能力鉴定为本,加强考核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考试效度、信度”为重点。积极推进高职高专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考试,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考试水平和质量。

2.认真组织考试评价工作。学校要对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试卷分析、考试评价和总结做出明确规范的要求,并将其纳入相关管理制度。每次考试后认真做好考试质量(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分析评价和师生教学质量评价,并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活动中。

3.加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探索实践力度。针对素质培养的特殊性,按照强化形成性评价的原则,精心设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方案》(包括评价目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指标体系、评价工作实施办法、评价过程的记录、评价结果形成、反馈与档案管理),真正实行“教、学、管”三结合,组织好方案实施,使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更客观、全面、有效,强化其在学生良好素质形成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特色就是就业,特色就是生命线。只要努力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同样能够树立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2]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

(22).

[3]罗辉,梁赵清,等.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4]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李宗尧,张明德,王义智,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6]刘军谊.在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结合研讨会上的讲话[Z].200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偷葡萄
描写春天的300字
我的爱哭小妹
写清明节的
我发现了小狗的“纸巾”
老师的微笑
清清的潕水河
我的老家
春天
世博会300字
迎世博会的
玫瑰花
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
课余生活
爷爷生病了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
埋头苦干 岗位建功--社区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2011年青年教师培训体会
2009年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记稽查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
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实习报告总结语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总结
社会实践学习报告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名教师培养工程”阶段性工作总结
大学生寒假钢铁公司实习报告
煤矿培训工作总结
在“十佳廉政公仆”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的讲话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审计环境与CPA审计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证券市场审计需求的产生原因
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呈现的新特征
关于加强审计风险内控制度的思考
应正确划分十二种经济责任
中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
审计评价难的成因与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探讨
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初探
企业所有权安排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谈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
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
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条件下的审计初探
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失败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四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三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五
《邮票齿孔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八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七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六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五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