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职高生的网瘾行为

浅论职高生的网瘾行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职高生的网瘾行为

"

【论文关键词】职高生;网瘾;心理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成为职高生接触社会的又一通道,上网成为职高生生活的一种普遍行为。但随之而来的沉迷于网络的行为使部分职高生迷失了方向,荒废了学业。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瘾行为的心理特征、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人具有生的本能即生存本能和性本能;死的本能即指向自身的自责、自杀等及指向他人的攻击、侵略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各项制度的限制,人的潜意识中的性意识、攻击性等受到很大的制约,互联网的匿名隐蔽、虚拟性、互动性等特性,让人们去掉了很多心理压力,许多人在上网聊天、谈情说爱、游戏等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部分职高生由于心理不太成熟,缺乏控制力、判断力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带着对电脑和网络的陌生、新奇和向往步入了“网络时代”。最初只是在课余和节假日去网吧消遣一下,不久便上了瘾,此瘾像流感一样,在学生中传播,而网吧又遍地开花。据调查,在网吧上网的80%以上是中学生。出现了部分学生旷课、伪造病假条、通宵达旦地上网的现象,甚至个别学生为省钱玩电脑而饿得面黄肌瘦、体力不支,上课时精神不振、打瞌睡,无心学习,存在着严重的网络心理问题。上网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育正面临着网络的新挑战。

二、职高生网瘾心理分析

大多数职高生的年龄在 16-20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是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主要心理特点是:(1)认知能力正趋于成熟,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对社会问题较为敏感,但阅历尚浅,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2)情感非常丰富,反应强烈,情绪容易冲动、闭锁而不稳定,缺乏调节方法;(3)自我独立意识加强,成人感增强,参与活动的意识强,但缺乏自控、自律、自制的能力;(4)人际交往意识强烈,尤其喜欢与异性交往,但缺乏辨别能力,易上当受骗。

由于网络风格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符合职高生的心理,学生网民的队伍飞速增加。上网到底做什么,这与年龄、环境、需求等因素有关,学生上网心态一般有:(1)认知型。这些学生上网注重与学习、知识目标有关的信息、知识、技术等,上网时充分利用大脑,凡是与自己的目标无关的信息一般不光顾,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显然是我们所倡导的;(2)游戏型。这些人(主要是男同学)热衷于玩电脑游戏,其内容大部分是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打斗或战争。也许正是通过这种渠道发泄其潜在的攻击、愤怒或仇恨;(3)表现型。这类学生由于性别、性格、能力、相貌等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许多欲望、追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在网上受匿名的保护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畅所欲言,提出的观点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充分展示了个人魅力;(4)情感型。他们上网是为了结交朋友和虚拟地谈情说爱,以满足孤独、寂寞的情感需求。职高生由于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许多学生上网往往是后三种,因为缺乏自控能力,易步入网络误区,甚至不能自拨。 "

三、职高生网瘾的危害

上网本无可非议,但如果过分依赖电脑和网络,就有可能本末倒置,与现实世界中学习、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越来越不想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社会适应性也越来越差,反过来更逃向网络,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上网成瘾,其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对学生而言其主要危害有:(1 )荒废学业。随着乐趣的增强,对上网时间的失控,为此编造各种理由逃课,几门课不及格,试读、留级在所不惜。这类学生厌恶学习,怕见教师和同学,怕考试,白白浪费青春时光;(2 )集体观念淡漠,心理不健康。长期沉迷于网络的人,容易自我虚化,整天想入非非,上课时还做着白日梦。他们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感到一切对自己的不公平,脾气暴躁,沉默少言,谈不上关心他人,关心集体;(3)人际交往能力差。有些学生本来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却变得思维敏捷,滔滔不绝,得到认可。这使他兴奋异常,随着在网络天地不时得到种种心理满足后,发现已离不开电脑、网络了,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人们的沟通的时间越少,朋友就越少,“发现和人说话很吃力”,现实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小,生活越来越封闭,人际交往能力只会越来越差;(4)影响身体健康。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上自由说谈、谈情说爱或网上互动游戏,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病,如紧张性头痛、胃肠神经官能症、忧郁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意电脑显示屏,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发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等,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已网络成瘾的学生要做长期、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从网络的泥潭中自拨出来,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

四、诊治办法

面对愈来愈多的职高生陷入电脑、网络的心理误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将电脑、网络一律封杀,而应早作准备,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对症下药。

(1)正面引导,提高认识。对INTERNET、电脑的利弊要分析清楚,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对网络的使用要扬长避短,尽量避免其负面效应,特别是教育学生不可沉迷于网上游戏、聊天等等。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校园网的内容,把安全设置成最高级,杜绝他们接触网上的色情内容。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经常性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消除有些学生家长“玩玩电脑无所谓,只要不出去,就不会有什么事发生”的错误认识,让家长明白网络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危害,达到控制学生在家上网的时间、次数、内容,尤其控制住晚上的上网时间,避免误入歧途。

(3)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如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读书征文活动,各项技能比赛,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或到野外爬山、野餐等。分散学生对上网的过分注意力,培养较广泛的兴趣,避免陷入只有“上网”一个爱好的泥潭。

(4)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吸烟、酗酒、赌博类似,对上网入迷也属于行为过剩。为了从客观上约束他们的行为,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规章制度,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辨别、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实行自我管理:①学会选择,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有为必有其不为,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和自己学习目标有关联的东西;②学会拒绝诱惑,学会说“不”,提高自控能力;③制定行为契约,作一些自我约定,接受老师、同学、家长的监督,远离那些沉迷网络的朋友,成为互联网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

(5)分析成因,对症下药。对一些上网成瘾的学生,要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发掘沉迷电脑、网络的原因,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需要,并且发现满足需要的其他途径所在,从而摆正电脑、网络的位置,改善上网的心态,同时给予相应的现实生活、学习方面的指导。例如,如果发现学生是因为学习困难、成绩不佳、丧失学习信心而沉迷电脑、网络的,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指导及必要的补课,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自信,重新投入学习中去,随着成绩的进步,培养起越来越浓厚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仍可能厌倦、害怕枯燥的学习,又躲进轻松有趣的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来了
我学会了洗碗
不平凡的“六一”
擦地
我爱我家
扫墓
迎泽公园
我的好伙伴
骨肉情深盼团聚
我是个有趣的人
爱的放手
独一无二的我
我是个电视“迷”
与雪儿分别
母爱深深
公安分局###同志“学创”事迹材料
×厂巾帼红旗事迹材料
2009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心得
村民委员会主任事迹
大酒店模范职工之家先进事迹材料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认识金融危机
设计研究院精神文明建设事迹材料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英语教学)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先进组工干部事迹材料
2004“集团先进个人”推荐材料(财务工作)
民兵之家建设先进事迹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我国审计报告准则的国际一体化进程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部审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审计结果公告的构想
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有待规范
金融企业的违纪行为及其审计方法
审查担保贷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如何撰写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和成本定价视角看国有垄断企业效益审计
企业内部绩效审计探析
美国效绩审计的发展与思考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及单位风险的安全隐患
存货赤字余额的原因及其检查方法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一
《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AB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二
《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一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四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三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