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呢?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它所拥有的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总会与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取向、“一教两证”的教育制度、企业仿真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等,就具有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就会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界就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简称为高职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是涵盖高职院校的全体成员为实

现高职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要孕育校风,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失落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前途渺茫,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自信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内在成才意识,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分析来自就业、竞争的压力,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成才的信心,热爱所学专业,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它往往会发挥规范与制约的育人作用。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中高职院校应注意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做到校园建筑的使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力求教学与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兼顾校园环境中软、硬件工程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融实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人从中获得方便,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在继承和发扬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经验的同时,需注意在校园的设计和布局中应将象征学院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色调、造型和组合的交融中,让人油然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

参考文献: [2]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妈妈、狗狗
关于植物运动的报告
大象、金字塔和一分钱换一万块钱
一年四季,我爱你
海绵受挤压的“委屈”
我读书我快乐
神奇的鞋
给哥哥的一封信
我的数学老师
快乐的星期六
我的妈妈
观影片《ELKLE》有感
把微笑献给自己
我的梦
新龟兔赛跑
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之我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根”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下)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详细内容
对我国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的反思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详细内容
孤独·疏离·悬置
浅谈涉港澳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新探
亡灵奠祭中的生命祈盼——“烧纸钱”民俗别解
浅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上)
《乡下人家》2
《文成公主进藏》
《普罗米修斯》
《小英雄雨来》2
《永生的眼睛》2
《尊严》1
《永生的眼睛》1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牧场之国》
《花的勇气》
《触摸春天》
《麦哨》
《小英雄雨来》1
《大自然的启示》
《父亲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