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课程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课程考核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课程考核

"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 改革

一、现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微机室考试;考试形式单一,常用“笔试”、“机试”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在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都就业难的时代,为什么却出现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难觅一个“数控技师”?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专业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机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路在何方

我们知道“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用人单位欢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针对现行计算机专业考核机制中的种种不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路在何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考试的“不可替代”性和考试独特的“教育资源”性,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为龙头,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走出校园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让学生带着一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一代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蓝领”,也要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

三、课程考核改革的试行概况

(一)考核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基础统

一、选修放开”。即对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基础统一”这块,经过多年的完善,有一套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提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选修放开”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活模块”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结合自主选择。

”活模块”是关键,笔者认为在选择“活模块”课程时,要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恰当设置活模块课程,或增添或删减,并且每个模块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计算机专业的课时安排,可以适当减少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从社会”所需”、学生”想学”的角度,调整课程安排。例如:愿意从事“速录师”工作的同学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手绘等课程;搞网站建设的还要学习微机常用外部设备、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岗位课程。

(二)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岗位能力采分点”测试法。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试考核大纲要求,结合社会行业需要,由计算机专业教师组制定、编写出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知识、岗位能力“采分点”,实行模块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考核时均以“采分点”为依据,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比如,上机操作课,教师应给出本节课要达到的“岗位能力采分点”,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然后填写上机实验报告单,写出收获、体会、疑惑和反思等相关内容。教师及时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层层递进”测试法。

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摸底,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动手能力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制订阶段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接着,当堂考核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努力的新台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3.“小组合作”测试法。

师生共同设计好课题,将考题带出考室,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好胜心,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比如,给出任务:班级网站的建设。各小组接到任务后,根据成员自身特长分工协作:收集、整理、归纳资料;设计版面,录入相关信息;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班级像册进行加工处理;用Flash创建一个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Logo图,等等。

这种考评方式不但将所学的Flash、Photoshop等多门课程进行整合,而且还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各小组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4.“学用结合”测试法。

有位朋友的电脑无法正常开机,请我帮忙维修。学生学过《微机常用外部设备及维修》,何不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就请班上对这门课学得最好的两名学生前去维修,经过几小时的检查调试,终于排除了故障,这两个学生得到用户真诚的赞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这种专业自豪感与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样的成就感最贴近生活、最有用,不像网络游戏,只有在玩伴之间才能了解,老师、父母不会替他们高兴。

5.“因人施考”测试法。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 ,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另处选择一至二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进行发展,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

6.“工程环境”测试法。

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工程环境中测试已成为必然,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企业还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企业里进行,可由学校教师及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

比如,学习网络技术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Photoshop时,到摄影楼去,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的搭配、色相饱和度的调整、色阶的应用等;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时,让学生先到网上查阅各种硬件的网上价格,给自己开一台电脑的配置清单,与电脑经销商开的配置清单进行对比等等。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上考核方法,可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有侧重的选择、组合。

(三)考核形式的改革

1.一课一测,扎实基本功。

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上机操作课,学生都以每节课的“岗位能力采分点”为依据进行自我测试,以书面作业、上机操作(上机操作测试可由学习互助小组完成,教师抽查)等形式,将知识、技能分散到平时的每一节课,逐一加以落实,一课一测,一课至少一得,扎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

2.以实战操练代替考试。

每个模块的总结性测试,可让学生用命题设计、作品制作、维护维修等实战操练代替考试,以评委综合打分代替考试成绩,以向家长做汇报表演代替成绩单。

3.通过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

通过定期地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拆装、图形设计、网页制作、程序设计等技能比赛、技能表演,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

4.“兵”帮“兵”的方式进行考核。

计算机教研组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资源优势,在全校范围内培养一大批专业骨干学生,比如机房的维护维修、校园网的管理等等。大胆启用“兵”帮“兵”的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再分别从教师、学生层面对他们进行考核,合格并有责任心者留用。让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

5.多证书考核。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各模块又分为初、中、高级等多个层次,考试方案甚至考试题目都预先告诉学生,目标性很强,非常适合中职学生考核。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四、课程考核改革初见成效

这说明改革是成功的,具有推广的价值。这套改革方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专业的主攻方向,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探索更加主动;“岗位能力采分点”,使学生清楚自己离专业水准的差距;“因人施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突出以人为本;“小组合作”,使学生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创新精神更强;“层层递进”,在教师的帮扶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走向完美的人生;“工程环境”,与实际工作贴得更近,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更强,学习更加努力、更有成效。

结束语:

考核只是计算机专业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相互配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郊外
秋天
美丽的冬天
我的好朋友
候臣咖啡文化村游记
英雄赞
胜似亲人
我家的小狗
我的校园
丰收的季节
美丽的森林
夕阳美景
倒霉的我
鸡腿和汉堡
一张难忘的照片
爱心浇灌文明花(“光彩之星”事迹)
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学习张云泉事迹有感
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
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09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高中生寒假实践报告
园林队绿化工先进事迹材料
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总结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书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优秀人大代表典型材料
绛县综治办先进材料
怎么写寒假实践报告
高中教师暑期培训学员感言总结:在路上
环大明山旅游带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
现代财务管理中如何做好成本控制(1)论文
强化税收宣传改善税收环境(1)论文
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1)论文
谈电力营销现状与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1)论文
海南会展旅游品牌构建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电子商务冲击企业现金管理(1)论文
浅论多元化经营的电力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1)论文
浅谈新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1)论文
论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务管理(1)论文
电子商务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1)论文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1)论文
物资供应商管理模式的探讨(1)论文
《泉水》教学设计之一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一
《泉水》教学设计之三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A、B案)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四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二
《笋芽儿》AB案
《泉水》教学设计之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三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一
《小鹿的玫瑰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之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