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议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议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教学 逆向思维 思维能力

[论文摘要]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可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执果索因能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们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是正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同学更是如此。为此,我在讲究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 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概说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爱我家
妈妈的唠叨
妈妈的唠叨
“神创论”可以休矣
我家的一件珍品_药瓶
唠叨的妈妈
人类起源
我家的一件珍品
幸福是妈妈的唠叨
现代建筑物加固技术概述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随意换用或混合使用
建筑长度超过多少必须要设置变形缝
透水砖的来历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裂缝原因的分析
矿院建筑馆雨季施工方案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问题总结
土方作业雨季、冬季、夜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怎样保存索赔的依据?.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输条件下的施工实例
装修注意事项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进行商品房销售?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
一般设计原则
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提高篇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巩固篇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