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0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的思考
毕业论文
摘自:《Q学网》
新课改开始已经3年多了,人们都在关注它的变化和趋势。我们作为身处地理课改第1线的实践者都面临哪些问题?我们有必要作1次深层次地思考,并有责任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现。
1、新课改的到来,教育职能的转变,使地理教育正面临新的任务
新课改,首先带来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变化。地理教育是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未来的教育越来越将成为终身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学习、提高的能力,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需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职能不再是现在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包括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等。地理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老师教学生学到学生主动地学,是教育发展和现在的课程改革的1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个任务比单纯传授知识要艰巨得多。
2、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地理教育要承担新的课题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的质量问题。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与环境之间的有效衔接愈趋紧密,环境意识也已成为衡量未来公民素质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标志。要培养真正有责任心的公民,首先要对社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这就需要在中学地理课程以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重新定向,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而使地理课程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地理教学将由于围绕环境教育进行而更为生动具体,这将成为地理教师要承担的新课题和责任。
3、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使地理教育必须抓住新的机遇。
由于对人的培养目标是趋于综合的,学科的交流、科学的发展都趋向综合。在初中阶段加强课程综合化研究的背景下,初中地理知识已不再是完整地、系统的。因此在地理课改中,如何挖掘新课标的深层次内涵,把地理知识有效地综合,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和再造。把教学目标精心进行分层,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使地理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接近生活实际。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中也将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综合能力与综合知识的评价。显然,这些为地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4、信息化社会的出现,创新人才的需求,使地理教师必须迎接新的挑战
信息化社会不仅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引起人们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革。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对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多媒体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有利于反应和理解能力弱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接受知识。如我在讲解《南极地区》时我先播放了1段小动画自动演示,并布置好问题,让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找答案。课件演示时,我离开讲台,站在学生中间亲近学生,并直接监控学生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并在之后的问题接龙游戏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本身是1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适应新的变化
新课改的实施使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功能更加增强,在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诸多问题中,地理知识都有发挥作用的广阔领域。面对这些问题让学生有意识地接触自然与社会,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驾驭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本身就是1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正视自己,来迎接新的变化。
总之:今后要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指导课程改革的新实践,勇立改革的潮头,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到达理想的彼岸,开创地理教育新的明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的花
- 我的小老鼠吉米
- 我真想哭
- 第一次洗红领巾
- 美丽的茶花展
- 美丽的南国风情生态园
- 可爱的金丝熊
- 难忘的星期天
- 打篮球
- 快乐的星期天
- 兔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第一次当“邮递员”
- “三八”妇女节
- 石头、剪子、帕子包
- 试论中职学校培养适应性会计人才
- 关于中职学校女生体育兴趣培养初探
- 关于在中职学校实行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探索
- 关于中职学校家居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创意思维
- 关于中职学校提高AutoCAD课程教学质量探讨
- 浅析中职幼师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关于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反思
-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课型与教法初探
- 关于中职学校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的探讨
- 关于中职政治课教学要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
- 关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思考
- 试论中职学校教学实习被忽视的原因及改革途径
- 试论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课
- 浅析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刍议
- 关于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 《师说》特殊句式
- 《师说》重点难点讲解
- 《师说》难句解析
- 《师说》问题探究
- 《师说》译文
- 《师说》结构分析
- 《师说》文体知识
- 《师说》课文题解
- 《师说》主题思想
- 《师说》写作背景
- 《师说》固定句式
- 《师说》学习指导
- 《师说》词类活用
- 《师说》多音字辨析
- 《师说》词语古今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