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30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毕业论文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生产方式落后等正日益阻碍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牵动着所有地球人的神经。

作为1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所研究和探讨的对象是大地表面的现象和事物。它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的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人。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1。

1、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内容,有的是在课文的正文中举段叙述,如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73页:关于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有的在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分组研讨,如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0页的活动2:关于山区开发中的注意问题;有的在课外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调查,如人教版<<地理>>8年给级下册第90页: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中蕴藏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要充分理解,深入发掘。这样才能找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结合点和切入点:

1、环境观和资源观教育内容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1星球,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水、土地、空气、矿产、动物、植物……离开它们中的任何1样,人类都将无法存续。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环境的压力却明显加大。教材中大量的篇幅、图片显示着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无计划开采、滥砍乱伐、水源污染等环境遭破坏的信息,为教师提供了详尽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2、人口观教育内容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但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的现有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材中多次叙述。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可圈可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3、生产生活观教育内容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类型不尽相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相距悬殊。教材中展示的农业陡坡垦植、草地过度放牧、大水漫灌、工业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浪费严重等内容,均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全面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主阵地,但它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全部。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正深入人心。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也不例外,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研究过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师都知道,旧教材也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罢,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1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并以大量的篇幅和图片描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1主题开展教学,提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笑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的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的保护与当地人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勿慵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

且指向性明确,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1课,组织学生研讨活动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我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湘西州是以汉族、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杂居地,但不同的村组都有1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3个民族分别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有同学说:我是土家族,原来家里只种粮食作物,看到邻居家在地里种甘蔗发了财,我家里也学着人家种甘蔗,只两3年时间家里就盖了楼房。1个苗族同学说:我们苗族有很多远古神话传说,但我们不会用文字记录,我怕有1天会在口口相传中传没了,现在我们学习了汉字,就可以用汉字记录下来代代相传。1个汉族同学说:苗族的草药非常历害,跟苗族人1起居住,我们也学会不少草药,应急时还真管用。可想而知,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多少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3、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1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又针对了中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应注意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观毕竟是1个牵扯面宽广的高深课题,教师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把握教材中所涉及问题的难度,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熟知的当地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2、不苛求学生在研讨这问题时面面俱到,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均需假以时日。

3、遵循由小及大、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原则。

4、不要轻意否定学生对某1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5、对可持续发展观中所涉及的几个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不可简单定义和概括。

6、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生命永远是第1位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北京六天采访的感想
一堂生动的说字分析课
一节特别的课
看病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冯老师上的一节课
一堂生动的课
与众不同的一节课
一堂与众不同的写作课
不听话的后果
有趣的题目
最有趣的一堂写作课
搭错车
有趣的汉字
论全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浅论知识共享中的沟通障碍分析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1)论文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艺术试论 (1)
浅论当代社会以瘦为美审美现象(1)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1)
浅析基础教育理想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几点不足(1)论文
试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思考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1)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略论数字化校园建设
试论教师新课程理念生成的和谐氛围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
《比尾巴》近义词反义词
10《比尾巴》教学设计
《比尾巴》朗读指导
《比尾巴》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反思
新课程中“三性”的体现──《比尾巴》教学札记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比尾巴》词语解释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比尾巴》词语造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比尾巴》教学思路谈
在自主开放中“比”出来的精彩──《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建立孩子喜欢的语文课堂──《比尾巴》教学设想
资源重组 趣味延伸──《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比尾巴》教学案例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