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一根铁丝教周长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一根铁丝教周长的数学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周长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又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特别是在计算周长时如何更好地理解(长+宽)×2和边长×4这一计算公式时,学生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造成在生活中不能灵活运用。我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铁丝作教具更为直观、更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长+宽)×2就等于长方形四条边长之和,边长×4就等于正方形四条边长之和的道理。
案例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用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并回忆长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两组对边相等。(如图1)。
2、稍微打开这个长方形,让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其实是由两短两长四部分组成。
3、继续打开这个长方形,在长方形逐渐展开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这根铁丝的长。从而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长+宽+长+宽或长+长+宽+宽。(如图2)。
4、重新围好长方形,稍微打开,引导学生发现这段铁丝正好可以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且每部分都是长+宽的和。于是可以理解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两个长+宽的和,这样(长+宽)×2就迎刃而解了。(如图3)。
5、根据长方形边长的特点,想一想,能否将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呢?用铁丝试一试。这样进一步明确(长+宽)×2的涵义。
⑴将铁丝对折;
这一步让学生明白:一个长+宽就等于这根铁丝的一半,两个长+宽就等于这根铁丝的长度。
⑵将一段铁丝的一端弯成直角。
这一步让学生明白其中一段铁丝的长度就等于一个长+宽。
⑶将弯曲后的短边与另一段铁丝的一端对齐,并把另一段铁丝弯曲成直角。
这一步让学生明白这样做是为了找出长方形的两条宽,并保证这两条宽相等。
⑷展开,扭转,整理,使之成为长方形。
案例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1、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并回忆长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且四条边都相等。(如图4)。
2、稍微打开这个正方形,让学生明白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其实是由四条相等的边组合而成。(如图5)
3、继续打开这个正方形,在正方形逐渐展开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这根铁丝的长。从而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从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图6)。
4、根据正方形边长的特点,想一想,能否将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呢?用铁丝试一试。这样进一步明确边长×4的意义。(如图7)
①将铁丝对折;
②再对折;
这样就可以把这根铁丝平均分成四份,也就得到了正方形的四条边。
③展开,扭转;
④整理,使之成为正方形。
这里选用铁丝作教具的最大好处是:因为它韧性较好,极易变形,有利于演示,更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一根小小的铁丝,让抽象的事物变得有身有形,这种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和触觉上的真实体验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印象。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教材,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善于总结,相信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节专题世界各国庆祝母亲节的时间都不尽相同
- 母亲节专题母亲节习俗
- 元宵节诗词选
- 雪非雪
- 春节习俗大盘点
- 夜宴
- 逝者哀伤
- 小沈阳的99条经典台词
- 元宵节的由来
- 本山大爷您先歇歇吧
- 天亮了,我们依旧是朋友
- 我背上的三座大山
- 新食品缺乏时代(原创首发)
- 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
- 黄辰蒋玥之奇思妙想写文章VS打仗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书面语中词汇石化错误的质化研究
- 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集资类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浅谈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拜伦式英雄的中国化
-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
- UMTS900城域覆盖可行性分析
- 烟草物流中心工业无线网络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探讨
- 室内外覆盖技术选择方法的研究
-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试论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对策
- 油库雷达液位计设计选型
- 存在主义视域下读《白象似的群山》中吉格的困惑与重生
- 中国电信4G与3G互操作优化探讨
-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 浅谈高考语文复习法_语文论文
- 「三味书屋」的丰富蕴涵及其教学处理_语文论文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_语文论文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选择_语文论文
- 浅谈语感教学_语文论文
- 浅谈高一语文教学的学段衔接_语文论文
- 浅谈词语的比较教学_语文论文
- 《xiáo@①之战》几处注释辨疑_语文论文
- 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
- 浅谈语文教学新法的应用特点_语文论文
- 浅谈文言实词教学_语文论文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不平衡性和同步性_语文论文
- 浅谈语文课“三节十步单元预习法”_语文论文
-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