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论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6

浅论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原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弄清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教师 教育 教育模式 对策

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国以前的封闭模式与开放模式并行;二是从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师教育模式以封闭模式为主导。建国以后,我国教育面临很大的问题便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因此重建教师教育体系,便成了急需。三是我国教师教育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的转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总之,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模式的选择要有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比如,建国后我国实行的封闭式的教师教育模式为国民教育乃至基础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应该以开放性的、灵活性的为主。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应该贯穿起来;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应该统一起来等等。因此,从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来提出建设性的、积极的对策来促进教师教育模式的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乃至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封闭式的教师教育模式在我国教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所谓封闭性模式,是指通过专门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普通文化科目、专门科目和教育科目、教育实践的混合训练,以达到特定的培养目标。封闭性的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封闭性、垄断性、计划性、等特点。封闭式的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教学内容、课程、学制等比较单一以致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很难有建设性的发展。现在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基本上处于垄断的地位——因为教师教育基本上有师范院校来实施,虽然现在国家鼓励非师范大学设立教师教育学院,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体制等保障,非师范大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说我国教育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也比较深刻。所以说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基本是封闭的。

(二)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脱节以及一次教师资格认证定终身的现象严重

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主要是注重职前培训——大量的师范院校便是职前培训的基地。而职后培养还不够完善合理,国内只有部分非师范高校内设有教师教育学院,而且教师教育方法、手段、理念还相对落后。基本上形成了一次教师资格定终身的现象。这种现状极其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从而导致了我国很多教师教育观念陈腐,教育方法死板、落后。这种现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教育的发展。

(三)培训教师进修的学校水平偏低

从事在职培训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总体水平低于同级的师范院校,这种水平的倒挂的现象,表明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毕业生再到水平相对较低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接受再教育是不合理的。这种现象极其不利于教师教育的发展,因为这种模式是不科学的,没有基础的,没有强大的内动力。

(四)学科教育水平和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认为学科教育水平是指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化水平,它要求教师不但对其所教学科知识的全面专业的掌握而且还要求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也要大量的掌握——即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教师教育水平,我们认为是指培养教师如何教育学生的水平。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教育教学技巧。两者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如果两者偏废其一则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会很难实现。因为只有专业知识而不懂教学方法和技巧,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想什么,怎么和学生沟通是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另一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

(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低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获取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权,表现出专业的职业道德,并且逐步提高自身育人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这就更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所以说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教师教育的一个重大迫切的问题。

(六)旧的教师教育课程,难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教育基本课程陈旧,难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主要有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学、心理学,总的看来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内容陈旧,非常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难以体现师范院校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鲜明的师范特色。所以课程体制陈旧是教师教育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

(七)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不高

在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要求主要是学历的要求,但是标准很低: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且对教师职业的培训只有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这种注重学历达标的现象而不去考虑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是不可能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 "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对策

(一)建立开放的、灵活的教师教育模式

所谓开放性模式,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即是指通过文理学院、综合大学或其它专门学院附属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科,为欲获取教师资格的本科或本科后学生提供教育科目和教育实践训练的一种教师培养模式。从世界教师教育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知很多发达国家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比如日本、美国等。由此可知,封闭性教师教育模式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和正在走向开放性教师培养模式。我们认为,中国的教师培养模式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逐步完成由封闭到开放的过渡,在更远的阶段走向完全的开放。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不但非师范类学校开设教师教育学院而且社会上还出现一些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

(二)实施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制度

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模式应该是实施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我国目前实施的基本上是职前培养和教师资格定终身的教师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不科学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原有的知识体系很可能会陈旧、过时。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建立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第一,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职后培训专业机构,使其与职前培训连贯起来,并且规模化、产业化;第二,我国的中小学校应该和教师教育专业培训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于加深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展开教师教育工作;第三,教师应该增加再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从思想上不断要求进步;第四,专业的教师教育机构应该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

(三)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水平,应该逐步提升对教师入职资格的要求,改革与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组建专门的教师教育认证机构,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和课程认证制度,确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构建教师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以促使教师在从业生涯中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水平。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设施建设与课程建设,加强对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改进质量评估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逐步形成以本科和本科后教育为主体的教师学历教育格局

中国有三级教育体系即:传统的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学校和本科师范院校。中师、师专正逐步萎缩,随着以教育硕士为主体的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的需求正不断扩大,三级师范设置正逐步过渡到一级本科设置的教师教育院校,而这样的本科院校工作的主体是本科层次的教师教育,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情况,提供部分专科层次的教师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主要以教育硕士为主,教师教育机构从三级设置到一级设置、三层次教育的过渡。

(五)提高培训教师进修的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水平

目前全国范围内存在着职前和职后教师教育机构水平倒挂的现象。负责教师职后培养或继续教育的教育学院系统普遍水平较低,其师资力量、学术实力和办学水平均不如以教师的职前培养为重点的同级师范院校。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就应该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和提高培训学校从业人员的素质。

(六)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统一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化水平程度;教师的职业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技巧等。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是缺一不可的。所以说教师教育要把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统一起来。我们认为做到以上要求需要两点:第一,专业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统一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自己也应该不断的学习充电并且时刻认识自己在专业化或者是职业化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学习。

(七)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必须对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旧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是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学、心理学,总体而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新的课程改革除了以上基本课程外,我们认为还需要开设下列课程:第一,实践课。以往的教师教育的课程往往注重理论课程,有些教师培训也就是一种形式,走过场。以老师为核心,主要是以讲授的形式给学员灌输知识。这样的课程效率低,成效不明显。实践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实践课让老师把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这样能够促使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二,教学经验讨论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指很多专业相同的老师在一个班有代课老师主持,各位老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方式以及本专业的知识创新点等拿出来供集体讨论。最后筛选出五到六个大家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供集体参考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到了
我的“虫”爸爸
我想……
下雪了
三八妇女节
可爱的猪
放风筝
接力赛
粗心的我
假如
快乐的一天
精彩的演出
国色天香游记
老师是一朵母亲花!
拔河比赛
经典辞职信
英文辞职信辞职书
辞职信英文版2篇
深造离职申请书
搞笑辞职信
委婉的辞职信
搞笑辞职信经典语录
学生会辞职信
业务员辞职信
2012年最新标准辞职信
辞职信怎么写
简单的英文辞职信5篇
史上最牛的辞职信
学校教师辞职信
文言文辞职信2篇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
浅析公共卫生疾病与卫生防御
论清末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变迁
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浅析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研究
不同疫情时期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医学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析
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建设与传染病防治的研究
农村传染病防治中的健康教育策略
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的监测和协调
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传染病防治专家陈菊梅:女人如树
门控式公共卫生间自动冲水马桶
中国公共卫生初创记
门诊工作中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答谢中书书》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观潮》参考译文
钱江涌潮成因
理解词类活用后的意思
《观潮》课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三峡》教学设计1
《三峡》教学设计3
三峡工程的世界之最
《观潮》教法指引
《三峡》教学设计2
《湖心亭看雪》课文结构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