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正方形为载体的中考试题赏析

以正方形为载体的中考试题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8

以正方形为载体的中考试题赏析

正方形是初中的重要知识内容,纵观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可以发现诸多以正方形为载体,结合其它数学知识的优秀试题,格调清新、构思巧妙,较好的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现拮取几例加以赏析:

1 与拼图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1 (湖南湘潭市)如图1,将一副七巧板拼成一只小猫,则下图中 ∠AOB= .


例2 (湖北荆门市)用四个全等的矩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3所示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44,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若用x,y表示矩形的长和宽(x>y),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2 与多边形、圆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对几何性质的综合运用.

三者的平方关系.可利用梯形的高来建立桥梁

作用.如图5,分别过点

A、B做AE⊥DC,BF⊥DC,

垂足分别为E、F.设

梯形ABCD的高为h ,

例4 (江苏南通市)在一次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学习小组要制作一个圆锥体模型,操作规则是:在一块边长为16cm的正方形纸片上剪出一个扇形和一个圆,使得扇形围成圆锥的侧面时,圆恰好是该圆锥的底面.他们首先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方案一,发现这种方案不可行,于是他们调整了扇形和圆的半径,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方案二.(两个方案的图中,圆与正方形相邻两边及扇形的弧均相切.方案一中扇形的弧与正方形的两边相切)

(1)请说明方案一不可行的理由;

(2)判断方案二是否可行?若可行,请确定圆锥的母线长及其底面圆半径;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圆锥的母线长为R,则 ①, ②,由①②,可解得 , . 故所求圆锥的母线长为 cm,底面圆的半径为 cm.

点评 将正方形与多边形、圆结合是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此类题目涉及知识点较多,跨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具有综合运用相关数学知识的能力。

3 与“动点问题”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对不变因素的探究能力.

例5 (湖北武汉市)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F⊥CD于点F。如图8,当点P与点O重合时,显然有DF=CF.

(1)如图9,若点P在线段AO上(不与点A、O重合),PE⊥PB且PE交CD于点E.

①求证:DF=EF;

②写出线段PC、PA、CE之间的一个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P在线段OC上(不与点O、C重合),PE⊥PB且PE交直线CD于点E。请完成图10并判断(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分别成立?若不成立,写出相应的结论(所写结论均不必证明)

解析 (1) ①如图11过点P做PH⊥BC,垂足为点H,连接PD.此时四边形PFCH为正方形.容易证出△APB≌△APD,推得 ∠BPC=∠DPC,进一步可得∠BPH =∠DPF;由∠BPH +∠HPE =90°,∠EPF + ∠HPE=90°,得∠BPH =∠EPF.因为PE⊥DC,可证得DF=FE.

②由EF+CE= PC得:DF=EF= PC-EC.因为PF∥AD,有 ,将DF= PC-EC代入得: PC=PA+ CE.

(2)连接PB、PD,做PF⊥DC, PH⊥BC,垂足分别为F、H,在DC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得PE⊥PB.此时有结论①DF=EF成立.而结论②不成立, PC、PA、EC存在PA=PC+ EC关系.证明与②类似,略.

点评 动点问题是中考热点问题之一,它要求学生善于抓住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和不变因素,把握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例5中,无论动点P在线段AC上如何运动, ∠BP

[1]

E是直角以及四边形PFCH为正方形是不变的.

4 与对称、旋转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变换的思想.

例7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14),易证BM+DN=MN.

(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15),线段BM,ND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

(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16的位置时,线段BM,ND和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解析 (1)如图17,把△AND绕点A顺时针90°,得到△ABE,则有DN=BE,∠EAM= ∠MAN=45°.进而可证得:△AEM≌△AMN.所以MN=ME=MB+EB=MB+DN.

(2) 线段BM,ND和MN之间存在MN = DN-MB.

点评 平移、翻折和旋转是初中几何重要的三种变换方式,变换之后的几何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的边、角均相等.巧妙的运用变换的基本性质或构造变换图形,均可以使题目的解答简易而顺畅.

5 与函数图象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1)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2)与图20相对应的P点的运动路径是: ;P点出发 秒首次到达点B;

(3)写出当3≤s≤8时,y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16中补全函数图象.

解析 (1)图19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易求得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 (t≥0)

(2)从图20的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动点P的纵y在运动时随时间t的增大开始时逐渐增大,而后又不变,最后又减小至0,说明P点在正方形的运动路径是:M→D→A→N.由图18、19可知,P点从点M运动到点B的路程为5,速度为0.5,所以首次到达点B需要时间为10秒.

点评 函数图象问题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中考试卷中也往往作为具有一定区分度的题目出现。例8是一个分段函数问题,其关键是依据函数图象弄清楚点P在正方形ABCD上的哪一段运动,坐标与时间、路程如何变化.

6 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2)E、F在什么位置时,定制这批地砖所需的材料费用最省?

点评 实际应用问题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准确把握题目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方程、函数等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难度.例9中的问题(2)就是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数学模型,通过求函数最小值的方法求得答案.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猫可可失踪记
美丽的太行山
我的妈妈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观看打乒乓球
做果汁
有趣的游戏
蜜蜂与蝴蝶
懂事的好孩子
地上的小蚂蚁
我有一个好伙伴
辣椒
可爱的小鸡
快乐的夏天
我心中的好老师
市场部员工辞职信
简单的辞职信范文
业务员辞职信范文
员工辞职申请书
实习生辞职信
教师辞职报告
修理工辞职信
新员工辞职信
护士辞职信
教师辞职申请书
简单的辞职报告范文
银行员工辞职报告
教师辞职信范文
单位辞职申请书
私人的辞职信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研究分析
以和合奋进之势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简论
延安水浒传:日本人眼中的中共领袖
关于制造企业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的探讨分析
袁雪蕾诗歌及评论
资讯 人物评论
《水浒传》内涵探讨
文学评论的怪相应该铲除
吉尔诗歌及评论
执行力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浅谈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管理研究浅谈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问题解决对策研究简论
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重点试论
培育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途径浅析
构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常态机制试论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2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海底扩张和板块学说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
观测项目及各物候期出现时的特征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1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反思性案例分析
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
物候的南北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3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大自然的语言》词语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