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2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教学 主体作用

论文摘要: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当前中学数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并且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数学新课程理念,挖掘数学新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一、亲其师,信其道——多赞赏

“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间,从权威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但做学生的良师,而且做他们的益友。只有从上认同教师了,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科目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尤其不能歧视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只要讲究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就能成才。须知,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的成长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就会造成能力上的差异,但这并不是他们将来能否成功的惟一决定因素。况且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分,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未必是一流的。我们不经意的偏见和冷眼也许会让世界少了一个爱迪生。如学生张琳,初中刚入学时数学不及格,一直以来对这门学科带有极大的恐惧心理。我通过观察发现,她实际上有学习潜力,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成绩不理想,信心不足。于是我平常注意对她多加鼓励,定期给她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其实际情况给她制定阶段学习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三年的努力,她的中考数学成绩跃居中上。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支持是学生找回自信、勇于努力进取的最佳良方。

二、上课上出“味道”——设情境

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前提。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扇形图”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有了对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了解,于是除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中的扇形统计图之外,还请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请他们对班级中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数量情况进行登记,通过课前预习,自己先试着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并分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因此,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情况的优缺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这样便在探索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学生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其学习积极性,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使数学课上得“有味道”,学生很喜欢。

[1]

三、妙问生辉——巧设疑

教师要运用幽默生动的,巧妙地启发式设问,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正如《学记》所阐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引导者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以疑促思,由思生趣,从趣中学”。

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y=kx+b(k≠0)和特殊的一次函数即正比例函数y=kx(k≠0)”的教学时,窗外传来了一阵阵蛙声。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两种函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灵机一动,问道:“如果我们把一次函数y=kx+b(k≠0)比作田野里头的小蝌蚪,那么我们可以把正比例函数y=kx(k≠0)比作什么呢?”学生先是一愣,迅即回答道:“青蛙。”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他们认真地解释:“因为小蝌蚪有尾巴,青蛙没有。一次函数y=kx+b(k≠0)有常数b这条尾巴,而正比例函数y=kx(k≠0)没有。”我当即表扬了他们反应敏捷、表述准确,一时学生跃跃欲试,课堂学习气氛很活跃。

四、学贵置疑——多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是形成探究能力的突破点。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置疑,小疑则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者。”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家G·波利亚说过:“中学应当时常提出较有挑战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起丰富背景的问题,能预先尝尝科学研究工作是什么滋味的问题。”可见从疑到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开端。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置疑,善于发问。其次要重视归纳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以及探索性演绎法等常见数学研究方法的思维训练。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决定了它更讲究思维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比单纯地学习数学结论更为重要。教师应试着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了解前人发现某一定理的思维过程,精心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科学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为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中形成独有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2]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5-158.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2003:1-6.

[4]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出版社,2003:71-73.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彩缤纷的香港
洗碗
小金鱼
可爱的家乡
龟兔赛跑(续编)
我长大了
新龟兔赛跑
龟兔第二次赛跑
白衣天使——我爱你们
郑州亮起来了
航天飞机的自述
让座
美好的梦
我的一位好朋友
钓虾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当代挑战及其启示
否决一府两院报告是喜是忧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学理论论文(1)
立法价值及其选择法学理论论文(1)
欺诈概念辨析法学理论论文(1)
论权力腐败的法律监督法学理论论文(1)
司法独立制度建设的人文基础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论司法独立及其实现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法学理论论文(1)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法学理论论文(1)
系统政治学对系统法学的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效力之比较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2)法学理论论文(1)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一株紫丁香》(课堂实录)(1)
《中彩那天》 B案、教学实录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五
《一株紫丁香》课外阅读资料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四
《中彩那天》A 案、教学实录
《中彩那天》教学建议
《一株紫丁香》听课点评
《一株紫丁香》教育叙事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随笔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三
《一株紫丁香》教学实录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一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