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0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和教师道德建设
"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问题 职业道德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心理困惑最多的时期。
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教育者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而且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教育问题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1.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素质差,学生的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对考试或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只求能够过得去,混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
2.性格心理问题
第一,自卑自贱心理严重。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由于长期处于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消极表现。
第二,自私自利心理广泛存在。现在的职校学生在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少考虑别人的想法利益。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夸张炫耀、故意捣乱、标新立异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自我满足感。
第三,不良极端性格普遍存在。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狭隘、暴躁、依赖、妒忌、孤僻、抑郁、神经质、偏执攻击等。说谎、欺骗、敲诈、偷窃等现象经常发生。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不上进”、“不可教”、“没希望”、“不学好”的典型。职校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第四,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不少职校生进入职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因而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不思进取,生活自由散漫,混世度日,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二、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第一,回避社会交往。在初中阶段,职校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同学评为差生,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来往相处。久而久之,职校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疑虑,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
第二,缺乏对老师的信任,师生交往关系不良。对老师自然会有一种疏离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想与老师亲近又怕受到冷落。当老师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恰当时,则会出现对立情绪。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
第三,虚拟网络交往频繁失度。现在职校生普遍存在上网成瘾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满足,便想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更有一些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沉溺于虚拟网络而忽视真实人际交往。使人际关系更加冷漠,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成胜任职业教育的效果对技能培训的要求。教师的威信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好。崇高威信获得的最基本条件是,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业务能力。对于一所学校的领导来说,要管好学校,首先要抓出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在师德建设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师德,二是师能,无德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无能的教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会误人子弟。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时期,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学生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老师脾气、秉性、爱好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同样那些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生活作风邋遢的老师也为学生不良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高尚的道德品质使教师提高了威信,教育过程能顺利进行。
教师爱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主要来自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呢?我认为: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教育中受到锻炼。第三,向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学习。第四,不断增强自觉性,提高自制力。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担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用自己的言行威信影响他们,做“人之楷模”。这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
参考文献: [2]赵霞.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中国论文中心,2009.6
[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偶像周杰伦
- 老爸的西瓜肚
- 桂林
- 养蚕
- 感恩
- 幸福
-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 爸爸的味道
- 友谊的梦
- 蓝色的天空
- 默读父亲
- 和谐奥运腾飞中国不朽之神
- 外婆的爱
- 大王
- 我的爸爸
- 研究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
- 研究关于数字化变电站中通信解决方案
- 分析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建构主义
- 探讨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标尺
- 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的现状和发展
- 浅论我国创新绝缘材料护航电能输送
- 研究水墨动画中的中国画
- 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研究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
- 浅谈中国移动结合物联网发展要点
- 研究商务英语中的项目教学法
- 探析金融危机影响下对我国货币体系构建的模型
- 戏曲电视剧的中和美学的研究
- 研究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
- 分析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1
-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10
- 背影学案
- 《芦花荡》 教学设计6
- 《三峡》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10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0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6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5
- 《台阶》教学设计9
- 《背影》 教学设计12
- 《蜡烛》教学设计5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6
- 短文两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