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导入教学 创设情景 建构新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下面,笔者就初一代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 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 同类项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三分钟后。

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二分钟后。

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 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 -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 -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 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 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师:我们初一

(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参考文献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

1、2期。

3.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4.孙宇翔:《运用“比喻”使教学生动的一例》,《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扭秧歌
爷爷来了
不听话的小树
小猫和鱼的故事
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君子兰
日全食
蘑菇该奖给谁
希望的田野
一色的冬季
奇特的窗玻璃
赶会
美丽的公鸡
我爱你中国
致关心公园的单位和个人的感谢信
一封来自水灾地区的感谢信
致领导关怀感谢信
老年协会感谢信
面试后英文感谢信
中秋节慰问感谢信
幼儿园家长的感谢信
致谢单位组织的感谢信
银行给学校的感谢信
小学生助人为乐感谢信
助学感谢信
家长给幼儿园老师的感谢信
致幼儿园的感谢信
英文感谢信范文
给班主任的感谢信
从老舍小说人物的“异化”看其文化批判意识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分析
时代理解与个人理解院苏中的文学评论
企业文化论文:浅谈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论文: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打造开放型的企业文化研究分析
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试论分析
企业文化如何凝聚竞争力研究分析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研究分析
电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试析
苏中文学评论的价值
企业文化论文:浅析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鲁迅作品对当代青年成长的教育意义
戴尔企业商业管理经验研究分析
《阿Q正传》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创作艺术比较
备战2008中考作文——选用材料篇
中考作文中审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
破折号的双用
备战2008年中考作文——立意出众篇
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古诗中的“对写法”
备战2008年中考作文——表达协调篇
2007年中考作文湖北宜昌卷
备战2008年中考作文——安排结构篇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
四大名琴
08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之四:选题作文将成为新宠
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二: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文学常识备考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