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索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07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索

摘要: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数学教育在新世纪的竞争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特点和作用,实现数学素质教育和数学人文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探索的主题,数学作文为学科综合、学科渗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创新 数学作文

1、 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纪之交的2000年定为“世界数学年”(WMY)。

在历史上是第一次用学科来命名一个年代,其宗旨是“使数学及其对世界的意义被社会所了解,特别是被普通大众所了解。”

在21世纪,数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之中,在社会发展中也将大显身手,成为构筑当代文明的基石。王梓坤院士在《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中指出:数学与人类文明同样古老,有文明就必须有数学,缺乏数学不可能有科学的文明,数学与文明同生并存以至千古。数学将是社会变化的有力工具。

数学的确定性,使它成为一种国际规范语言,保证人们准确进行信息交流,数学将从单纯的学科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普通技术。

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王梓坤院士指出:今日的数学对国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国富,还在于民强。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数学是21世纪公民的重要素质。 传统教育把“传道、授业、解惑”当作基本使命,教育就是把基本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下一代,所以知识就是目的。这种模式就是应试,升学!而知识增量的加速,知识外储化的趋势,以及伴随知识不断更新而出现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的兴起,对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提出了挑战。教育再也不被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想、热情、信心、责任感等。

从创造的角度讲,知识为创造提供了材料支持。获取知识的能力,即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创造提供了技术支持。非智力因素,即情商为创造提供了动力支持。这一切正是创新的源泉,是个人发展不竭的动力。进而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育是以育人为中心,是以活生生的、整体意义上的人格为中心。

1.3 教育发展的需要。

2、 数学作文

2.1 作文。简单的说,作文就是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作为名词“作文”一般指学生作为练习时所写的文章。

从小学到中学,作文几乎都是语文单科的专利,作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文体也别具一格,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

2.2 数学作文。简单地界定,数学作文就是学生写自己有关学习数学的体验与收获的文章,其内容一般应是学生通过老师的教、自己的学和探索的过程,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来揭示数学的本质,揭示数学素质教育的功能,揭示数学的知识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甚至是更高层的理性价值。可简单地认为:数学作文可以是对数学现象、数学问题的看法、认识和探索;可以是对数学中简洁、统

一、对称等美的认识和感受;可以是对数学学习兴趣、动机、方法、思想等的感想和反思;可以对数学知识、教师教学等的批判性思考;可以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探索,跨学科应用、整合的理解;可以是科学与人文的整合的创新,甚至是由数学而产生的科学幻想和猜想,……就文体来讲,数学作文也可以是说明文、记叙文、应用小论文、议论文、诗歌、散文、故事等。

2.3 数学作文题设计与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2.3.1 双主体原则

教师主体、学生主体的双主体原则是设计和实施作文的关键。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教法,广泛阅读和理解相关内容,精心设计引言,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指导,开拓学生思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参与,积极思想,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3.2 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作文题应当遵循学生目前的认知结构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适应性,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理性具体)的认知程序。感性材料既是形成表象的基础,又是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和理性分析的起点。所以,在设计和实施前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鲜活的生动的事例、图片、图形、幻灯、录像、教具等,并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从而丰富数学内涵。

2.3.3 学生自愿参与性原则

设计时既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又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又因为数学作文题是数学新问题,还没有形成重要的经验和教学目标、内容及完整的评价体系,尚处探索之中,应当遵循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比如在选修课、活动课等校本课程中开设作文训练课,它将是有益的探索,也将有光明的前景。

2.4 数学作文的评价初探

总之,评价是主观的,是难驾驭的,但其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明确的,对数学作文的评价总结以下三个原则:

2.4.1 激励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激励性原则将产生强有力的内驱力和外驱力,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动机,有利于对数学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也有利于综合学习。

2.4.2开放性原则

对学生的数学作文,没有象学生在语文高考作文那样的评判等级,最好也不去产生。因为数学有它本质的特征,笔者认为,只要是学生原始的、真实的感受和大胆的猜想,都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学生的观点、结论是错误的,只要他说得有道理,都当评定为优秀作文。数学作文中,没有差生。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2.4.3 美学原则

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判断论》中,说我们对某种事物的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则可以说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评价就是美,即使是丑的东西,我们也可以从批判性的角度来认识其中的美的存在。对数学作文的评价,应从各个维度去表扬学生,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2.5 数学作文题目的设计与实施

2.5.1 选题

选题应遵循前面的原则,下面谈一点体会:

选题可以只从某一角度入手,也可以从某一事物的各个维度入手。涉及到智育、德育、美育、心理、动手能力等方面,让学生有广阔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从知识、方法、问题、变式训练、课外活动、数学史话等具体事物入手,选定有意义的题目。

2.5.2 写引言

引言,相当于材料,通过老师深入地分析和理解,并查阅相关理论、科学的资料,把所选题目阐述清楚,并作出有益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方向。

2.5.3 实施

把写好的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操作,一般给三天左右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反思、分析,完成较高质量的文章。

2.5.4 批阅,交流,总结

学生交作文后,教师认真评阅,对每一篇文章指出其闪光点,找准学生的创意和有益的地方,并作出评议,给出恰当的评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一般一个小组4—6人为宜,相互交流,包括创作的动机、思想和结果。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发生了思想根源上的交流与碰撞,将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有时它比老师的认识还要深刻,还要深远!最后总结,发现同学们的变化令人欣慰;他们实现了学科综合,涉足宽广,他们浓烈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他们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更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创新思想,……都让我感激不已,这是多年来教学中从未有过的现象。

2.6 数学作文实施的意义

2.6.1 数学作文的探索可能是中学教改的有益探索。社会科学与自然

科学的渗透和结合,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学科综合是教改的必然。 2.6.2 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

我校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中”在课程改革上迈出了大步伐,国家

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共同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管理、高级技术的后备人才。“数学作文”作为活动课程,在实施的半年中产生了很大的效益。

2.6.3 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首先是对数学的兴趣更高,更加热爱数学了,兴趣与爱好更广泛了,因为在参与数学作文中,都得到了肯定和表扬,数学作文没有差生。在数学作文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与人品,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强,激发他们的激情与梦想。其次,数学成绩普遍提高。因为有了兴趣,方法改进,学得更扎实,更有信心。再次,学生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更加深刻,从作文中发现学生从不同角度的认识都给老师们提出了挑战!

2.6.4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实施中,数学通过广泛的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写出了令人深思的文章,甚至是有很多新名词、新事物、新观念,让我们老师深感知识上的不足和涉及范围不广,给我们提出了挑战。这样激发教师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提升自己,向科研型方向转化。

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兼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2.6.5 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信人人都有才,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不是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成绩上都是姣姣者,有的同学甚至数学分数很低,但他(她)在数学作文中表现的独到超过了高分同学。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数学作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反思

数学作文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新问题,需要全社会积极投入、探索,完善它的目标、内容、评价原则,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将是一片沃土,孕育无限的创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放学路上
令我快乐的一天
小树的四季
爱看书的小红
妈妈的爱在哪里
第一次大扫除
美丽的荷塘
台风
放学的路上
我有一个闹钟
熊妈妈的三个孩子
市政府的景色
婆婆的生日
制作小沙包
幼儿园致学生家长的感谢信
给小区物管的拾金不昧感谢信
同学聚会筹委会的感谢信
集团新年给员工的感谢信
致捐赠人的感谢信
给老师的一封感谢信
家长给幼儿园教师的感谢信
给母校的感谢信
病人致医院领导和医生的感谢信
给月嫂的感谢信
学校致慈善基金会的感谢信
老年公寓致高校学生的感谢信
拾金不昧感谢信样本
学生家长感谢信
治病捐款感谢信范文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思维浅谈
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人物比故事更重要(点评)
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简爱时代
新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态势研究分析
浅谈外国小说《飘》中的人物文学素养
浅析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反抗心理
时代语境下的人性彰显(小说评论)
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初探浅析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京东商城物流模式的研究浅析
用《西游记》学乘法口诀
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林黛玉”和“简爱”
电子商务语境中的中小城市发展浅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阿长与〈山海经〉》的艺术魅力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生感想集锦
写真事,诉真情──《阿长与〈山海经〉》导读
南京大屠杀留下的是世界的伤痕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案例
美伊战争的影响
王二小的故事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2
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
《阿长与〈山海经〉》人物描写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法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内容提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