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从学生认识方式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从学生认识方式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从学生认识方式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听了1节课,启发了我这样的思考:课堂教学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中除了显性因素之外,还有哪些隐性因素?本文主要就是从影响课堂教学的1些隐性因素人手,来重新审视和理解我们的课堂教学。类似的思考我也曾经历过,比如追求有灵魂的课堂,追求有生命力的课堂等等,但是现在想来,那些思考的范畴都比较宽泛,其内涵和外延都难以把握。有时候,换1种视角来看问题,会使问题具体化,也有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首先对比这几个命题,它们都指向同1目标,那就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活的主要场所,对课堂的关注是研究教育教学的主要空间;其次,无论是有灵魂的课堂,还是有生命力的课堂,都是强调人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只有富有生命力和灵魂

的人存在于课堂之中,课堂才能被赋予人的精神的力量;最后,无论是有灵魂的人,还是有生命力的人,都离不开个体认识世界的方式,个体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了1个人视野的大小、思想的差异、境界的高低。课堂的灵魂和生命力不是虚无的东西,而是依附

在个体认识方式上以及由此带来的1系列的精神产物。因此,学生的认识方式应该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隐性因素。小学数学论文:从学生认识方式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从观察和研究学生的认识方式开始,开碎我们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新途径;从观察和研究学生的认识方式开始,从而把笼统的课堂教学研究具体化和细节化。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总是多样的、复杂的,但是如果要寻其内在规律,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来 看,还是能寻觅到大概的发展脉络的,这个脉络大致如下:感性观察→动手实践→语言描述→心灵感悟。在这4种认识方式中,前3者因为受学科性质的限制而呈现出不1样的形式和内容,最后1点则是对所有学科的超越,是认识方式和内容的升华。只有超越 形而下的认识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中最为珍贵最为有价值的沉淀。

1、眼睛观察:初始认识阶段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来自眼睛的观察,这种观察最初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产生有意识观察。同样,这种观察起初是纯感性的,随着儿童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随着儿童所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的变大,这种感性观察也越来越不纯粹,不纯粹的表现就是理性的介入。当理性开始介入儿童的感性观察之后,他所能观察到的对象就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种伴随着理性的观察将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重要的方式之1。但是,我们要知道,无论理性如何介入观察的过程,其主 要成分即感性的1面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如此,眼睛观察的范围和内容多是“表面的、浅显的”东西,因而这种观察方式也就更多地体现出了1种初始性特征。而正由于这种初始性特征,眼睛观察才在课堂教学中起到1种独特的作用。

什么是眼睛观察的初始性呢?在课堂教学中它的独特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初始便意味着新鲜的接触、激动的尝试,因此,眼睛观察的初始性实际上意味着“首次、基础、尝试”的特征。“首次”是指观察者和观察对象第1次接触,“基础”是指观察对象基于学习内容而言的,“尝试”是指观察对象在观察活动中所具有的1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而正是这样的特征,眼睛观察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起到了1种唤醒、激发的作用。它不1定深入到学生学习思维的内核,但1定存在于学生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某1环节,起着引领学生思维向更深处发展的作用。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1课时,例1呈现的是4个大小相同的圆,但被平均分成了不同的份数,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1个圆里的涂色部分,再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面对教材呈现的4个圆,学生完全能够从直观图形中观察到其中有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大小是相等的,虽然它们表示的分数是不1样的。如果忽略了观察的初始性特征,而是让学生先去写出分数,再来根据图形比较大小,那就会失去由观察初始性特征给学习带来的“兴趣、疑问和探求”的动力。因此,可以让学

生先进行仔细而认真的观察,然后写出分数,进行比较,分析在“大小相等”的背后所存在的真正原因。

还是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教材提供了如下几组分数:

== ==

== ==

== ==

学生在观察每个等式中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如何变化的时候,首先观察到的是1种形式的直观,而不同子上面例子中所体现出的内容的直观,这种形式直观的背后隐藏的是1种变化规律。在这样的观察活动中,由观察所带来的初始性特征体现在形式直观中,而非内容直观上。正是如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对这种形式直观的观察活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眼睛观察作为学生的1种认识方式,因其具有认识的初始性特征,因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对这种作用的重视和运用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

2、动手实践:丰富认识阶段

劳动是人的自然属性之1。在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这不仅因为劳动是人的自然属性之1,更重要的是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够不断丰富认识、累积认识,并和其他认识方式相互作用,使个体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它对认识的”丰富”作用上,同时它又解决了眼睛观察的”表面和浅显”的问题。但对动手实践的作用也不应该过于夸大,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

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猴子洗月亮
烹饪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调皮的风姑娘
月亮姐姐过生日
可爱的“粉儿”
包子的心事
我喜欢秋天
月亮过生日
贪玩的我
名树博览园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享受美味
村边的小河
采油厂百日上产会战先锋发言材料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二
东北林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煤矿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
农村教育之我见——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一
检察院渎侦局先进事迹
防尘防毒安全帽
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报告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
【时代先锋】不徇私情的“三铁局长”罗启辉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组工干部的典型材料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典型材料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搜索引擎营销现状及趋势
探究经营管制的认识与思考
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策略
谈论企业电子商务营销
寒潮下,服装企业的“忙与闲”
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创新
地方农药经营管制调查论述
价值:竞争力再造的主体
论整合营销传播特征——以农夫山泉为例
我国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
论房地产营销中的市场细分
农产品营销状况与对策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对策
营销管理零售分析与运用
市场营销中信用的适用性
烛之武退秦师5
邹忌讽齐王纳谏1
寡人之于国也3
烛之武退秦师3
劝学5
劝学1
劝学4
邹忌讽齐王纳谏2
寡人之于国也4
烛之武退秦师4
劝学6
寡人之于国也1
寡人之于国也2
劝学7
寡人之于国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