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职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探析

中职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中职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探析

"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调适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中职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中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客观两大因素。教育工作者必须区分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对于消极的逆反心理应在具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教育和调适。

一、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作为青少年一部分的中职生,虽未进入社会,但由于比其他青少年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往往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种种不适,由此形成了逆反的心理。中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主观因素。中职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首先,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其次,青少年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但是,作为青少年的中职生在心理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二、中职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三、中职生逆反心理之教育和调适

对待中职生中存在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应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同时,应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是,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而对待中职生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教育。

(一)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

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教育者的指导,而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职教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尊重中职生,进而才会减少中职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二)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心理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实表明,感情可以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中职生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均有体会,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上课。如果职教工作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被教育者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厌恶、背离、逆反心理。

(三)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较有威望者的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四)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中职生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涵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职教工作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分,帮助被教育者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这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

(五)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中职生逆反心理的调适应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办法。

总之,在中职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逆反心理的出现是十分正常的,它对中职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中职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多样性、范围的普遍性,要消除所有消极的逆反心理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教育者应正确对待,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和调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堂课
家长会
参观王河庙
上数学课
可恨的骗子
由小食品想到的
班级投稿风
我学会了喝咖啡
除夕之夜
遭遇坏锁
我的文章发表了
不抛弃,不放弃
学会体谅父母
骂的滋味
妈妈学乐器
浅议高校管理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对高校师资管理的启示
浅析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在教学与教改的道路上求索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
浅论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
浅谈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问题探析
浅谈把跨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关于利用行为科学理论打造高职院校班集体
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在高师分析化学实验中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试论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关于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重建的普遍条件的思考
浅析教育伦理视角下的教师批评权
浅谈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乌鸦喝水》教学个案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七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八
改写《乌鸦喝水》
初读 品读 美读──《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六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五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主角——《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及评析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随课文识字——以《乌鸦喝水》的字词教学为例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理解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荷叶圆圆》教学导入